小国学网>故事>有些路必须走过才明了

有些路必须走过才明了

收录日期:2025-08-08 06:52:32  热度:11℃

有个古老的笑话:一个人有些饥饿,买了几个烧饼,把第一个吃掉后没有一点感觉,吃了第二个后还是觉得饿,就这样,直到他吃完第七个,才感觉饱了。于是他拍了拍肚子,深有感触地说:“要知道吃这个烧饼能饱,我就不吃前六个了。”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需要历经一个过程,雄鹰历经艰苦练习,才能展翅翱翔;树木历经四季轮回,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海蚌历经砂石的磨砺,才能生出美丽的珍珠;黄河流转了九百九十九道弯,才有了九曲回肠的壮阔画面。如果我们不付出就得到结果,那么我们的人生必将失去很多色彩。况且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立竿见影的好事?总得走一些路,让我们恰好在走路的过程中,积淀丰厚的哲思,走向成功的终点。

记得小时候,看到火苗闪耀,总是蹒跚着走向前,想要伸手去抓,而这时总会被大人看见,旋即一声高喊:“别碰,小心烧了你!”恐怖的口气足以把我们吓得缩回手去。接着大人一边描述火的凶残程度,一边把我们拖走,而我们的脑子里却时时惦记着火苗那摇曳多姿的可爱模样。直到有一天,我们终于背着大人亲手触碰了火苗,一种火烧火燎的痛感袭来,这回总算相信火苗确实如大人们所说的那样骇人。

还有一个故事:一只年轻的小鸟,想飞过大山去看风景,大鸟知道后,劝它道:“这山太高,你飞不过去!”小鸟听了,并没有停止飞翔,而是继续向上飞。它又累又饿,却不肯停歇,直到气力耗尽,再向上看,仍旧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山巅,最后无奈飞回巢穴。第二天,它痴心不改,再次向上飞,依然没能看到山顶。第三天,第四天……直到它老得再也飞不动,只能停留枝头,望着高耸入云的山顶,想象着山外的景色。这天,一只小鸟经过,它问小鸟去干什么?小鸟说:“我要飞过大山去看风景!”它笑着说:“这山太高,你飞不过去!”小鸟听了,头也不回,继续向上飞去。

有些时候,我们用毕生行动获得了一些感悟,想要用这些肺腑之言来警示别人,以避免他们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我们的初衷无可非议,然而大部分人却并不买账,因为这些对你而言是经验,但对他们来说,有些路,必须亲自走过才明了。“梨子究竟什么味道,只有亲自品尝后才能知道。”

有人曾想过发明一种芯片,将所有知识汇集在芯片里,然后植入人脑,需要什么知识只需搜索即可,这样,人们就不用再学那么多枯燥的知识了。我不知道这些人想过没有,直接将芯片植入人脑之后,人和机器还有什么两样?在学习中获得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又从何而来呢?况且前人的知识和经验都那么可靠吗?1963年,坦桑尼亚中学生埃拉斯托·姆佩巴将热牛奶放进冰箱,发现“在低温环境中,热水比冷水结冰快”这一现象,不就否定了人们以往根深蒂固的“冷水比热水结冰快”的错误经验吗?由此,对于后面的那只小鸟,凭着对大山外的好奇,它想出各种办法,终于飞出大山看到了别样的风景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们每个人总要从懵懂到明理,一步一步迂回地走过来,而这一步一步走来的过程,正是我们探索世界的过程。大人们以为直接告诉孩子火苗会伤人,孩子就可以绕过火苗而直接得到经验。可是孩子如果没有一次被火烧的经历,他就永远不能感受到那种被灼伤的痛。就像吃烧饼,如果没有前六个垫底,怎么会在吃第七个之后感觉到饱呢?

成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人生之路本就是由一个个蜿蜒曲折的道路连接而成,只有在这样弯弯曲曲逶迤着通向远方的道路上行走,我们才能欣赏路旁的旖旎风光,收获千般美景万种风情,留下无尽的回味与展望。很难想象,为了直达山顶,顺着索道直升上去,省略了登山的全部过程后,你还能兴致勃勃地描述出哪里的风景最迷人吗?

猜你喜欢

  • 母亲的耳朵

    “办法还是有的。只要找到一双合适的耳朵,我就可以将其嫁接到孩子头上。”医生非常肯定地回答道。于是,一场大搜索开始了,寻找一个愿意为命运如此悲惨的年轻人捐献耳朵的志愿者。可是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耳朵捐出来。一晃两年过去了。母亲的短发留到肩膀的时

  • 孝与不孝的区别,其实就差这一小口

    一道美味的食物,有人只尝了一小口,就给另一个人吃,这是谁和谁?有人吃到只剩下一小口,才给另一个人吃,这又是谁和谁?答案很简单。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母亲。只能是如此。母亲尝一小口只为了知道那食物是否烫嘴,是否走味,甚至,是否有毒,然

  • 婚礼上的母亲

    13岁那年,我失去了父亲。是母亲拼命为我撑起了一片少雨的天空,使我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我幸运地被一家大企业录用,待遇很丰厚,在那里工作不到两年,爱神突然降临。深爱我的不是别人,是该企业负责人的儿子。他仪表堂堂,英俊潇洒,又是重点大学毕业的

  • 一只手的力量

    中途,一位妇女上了中巴,左手抱小孩,右胳膊挽着一袋肉。没有人给她让座位,我只好从发动机盖子上站起身,说:“将就一下,你坐这里吧。”她感激地笑笑。她显然很疲惫,衣服也不整洁,像是个常做小买卖的。怀中的孩子不过两岁,黑黑的,胖胖的,挺墩实。她将

  • 给眼泪一个机会

    平常人用不着时常想着给和平一个机会,但他可能会时常想着给自己的眼泪一个机会。小时候,他第一次学做家务,帮妈妈剥洋葱,一边剥,一边就流眼泪。妈妈看见了,教他把洋葱放在水里剥,果然眼睛就不流泪了。从此他记住了,剥洋葱是要放在水里的。长大了,他结

  • 打个电话给家人

    那是我进大学后的第一个寒假。那天我乘的No.134次列车将于下午4时30分到达A市,再转乘开往我家所在B县的班车,估计晚上7时之前可以赶回家。临行前,妈在电话里一再叮嘱:“路上小心,等你回来吃晚饭。”车行不久,窗外就开始飘雪,气温也遽然下降

  • 一瓶水中的爱

    一位从来没有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过的年轻人要去离家很远的地方出差,途中还要辗转好几个地方。母亲一边不放心地叮嘱一边认真地为他打点行装,不一会儿,就收拾好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他不以为然地看看母亲,翻拣着那个背包里的东西,发现除了必需的物品之外,很

  • 关于母爱,关于抛弃——大爱而弃

    很多时候,常常想起朋友跟我讲的一个故事,关于母爱,关于抛弃。故事是说曾经有一个聋哑的孤母,生了一个孩子。生下这个孩子之后,这个残疾的母亲毅然决定抛弃这个孩子,将其送给了一个没有子女的人家。因为惟有这样,才可能给孩子一个完整健康的家庭,才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