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吃苦不讨好的妻子

吃苦不讨好的妻子

收录日期:2025-08-08 10:10:08  热度:11℃

2012年暑假期间,县城外的两所寄宿学校来到彭家畈招生。招生人员把他们的学校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他们学校的办学条件非常好,教学质量高,收费合理。学校教职工全心全意地为家长和学生服务,除了重大节日放假之外,平时的双休日不放假。有些年轻的妈妈问招不招学前班的学生,人家回答说:招,交费要比小学生高,家长必须留在身边照料孩子,因为他们学校的员工少,没有办法照料年龄较小的孩子起居。

招生人员每招一名学生,都要家长签订合同,解释是他们是按计划招生,超过招生的时间,学校拒收。同时要预交三千元的押金,叫做注册费,只要学生在他们学校毕业后,退换这三千元押金。有些家长想都没想,掏出三千元钱交给了招生人员,签订了合同。

方芳的女儿彭璐刚满四岁,原来打算送进教学点(设立在本村)读学前班(没有幼儿园),现在有人上门招生,她为了自己和孩子,也签订了合同,借了钱交了押金。

当晚,她打电话告诉了在外打工的丈夫彭浩,她已将女儿送到寄宿学校,签订了合同,交了三千元的押金,一学期交3000元。彭浩回话说:“本村有学校,接送孩子十分方便不说,你在家种茶,种田,不用买粮吃,也不需要我往家寄钱了。我在外打工,工资不高,除了房租和生活费外,剩下的不足两千元。你将女儿送到寄宿学校,那我剩下的钱就得全寄给你,那家里想装修楼房就得等到孩子毕业后了。”

方芳生气地说:“你不为孩子的前程想想,我得为孩子的将来考虑了,将孩子送进好学校,将来必定能出人头地。”她说完生气地将电话挂断了。

方芳将孩子送到了寄宿学校,为了接送孩子方便,就必须租房子,在学校附近租房子是很贵的,为了租到便宜的房子,终于找到了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可每天接送孩子骑自行车来回要行接近六里路。

方芳在家喜欢睡懒觉,每天都是八点后起床的,送孩子上学,都是公公的事。现在不同以前了,想睡懒觉那是不行的,方芳每天得六点起床做早餐,然后给孩子穿衣服,洗脸,梳头。吃完早餐,就得赶时间送孩子上学。

孩子进了校门。方芳得去菜市场买菜。在家时,她不用买菜,自家的菜园品种比较齐全,现在公公不可能天天给她送菜的。想吃新鲜的蔬菜,她得天天买。

买回菜,还要洗衣服,小孩不知道讲卫生,衣服必须天天洗。在家时,方芳不用洗衣服,婆婆是家里免费的洗衣机。现在她不可能将脏衣服带回家,或是请婆婆天天来给自己洗衣服,洗完后,让婆婆回家。

洗好衣服,方芳才有时间去逛街。方芳在家时,吃完早饭,碗筷一放,走出门去找人打麻将。现在他租住的左邻右舍的女人都不在家,没有人陪她打麻将,她只能去逛街消磨时间。

逛街逛累了,方芳得赶回去做午饭,不然肚子就要造反。在家时,一日三顿饭都是婆婆做,不用她动手,她也懒得动手。因为她有一位全村公认的好婆婆。尽管她炒的菜味道没有婆婆好,不管吵得好不好,不吃菜大米饭就难咽下肚子了。现在她不能要婆婆天天来给她做三顿饭,然后赶回去。

吃完午饭,方芳要睡午觉,在家也是一样,吃完饭,放下碗筷,钻进房里,关上门,躺在床上看一会儿电视,瞌睡来了就睡觉。现在,房东没有给她配电视,没有电视看,只能躺在床上等待瞌睡的降临。

下午四点一十分之前,方芳必须赶到学校接孩子,幼儿园提前二十分钟散学。在家,接孩子不用她动脚,学校散学时,她的婆婆会按时赶到学校接孩子。在家时,方芳此时正在麻将桌上作战,不到天黑决不回家的,现在不同了,孩子要自己亲自接,没有人代劳。

孩子接回家后,方芳又得抓紧时间做饭,在做饭时要关注孩子的安全,不能让孩子受一丁点意外伤痛。在家时,孩子回家了,老公公成了孩子的贴身近卫,这不用她操半点心。

吃晚饭时,孩子见了她做的饭菜,就说:“我尝尝你做的菜是不是很难吃。”尝过之后,宝贝女儿鼓着小嘴说:“这菜太难吃了。没有奶奶吵得好吃。”

是的,她做女儿时,有母亲做饭;外出打工有男朋友做饭;出嫁后,有婆婆做饭。她炒的菜,不是太熟了,就是太生了。要么就是盐放得太多了,就是放得太少了。煮的饭不是太烂了,就是太硬了,不是糊焦味,就是夹生饭,因此她做的每一顿饭是十分难吃的。

两周之后,方芳给丈夫打电话诉苦,彭浩回话说:“你现在学会了花钱不说,还学会了自找苦吃。就按你目前自己做饭,最低的生活标准来计算,我每月剩下的工资全寄给你,你就不用给我打电话了,因为我没有钱养活手机了。”

好容易熬到学期结束,方芳领着宝贝女儿回家,公婆一见吃了一惊,孙女面黄肌瘦,好像是营养不良,老人不好责备儿媳。

方芳的丈夫回家过年,见丈夫进了门,刚放下行李,就问:“你带回多少钱?我半年来没有买一件衣服,明天你就带我去县城买一身好点的衣服,行吗?”

“我的每月工资除了交房子费,除去生活费外,剩余的全寄给你了,我回家的车费也是向别人借的,哪有钱带回家?”

“我吃了半年苦,给你养了女儿,你就这样对待我,这日子没有办法再跟你过下去了。我要离婚。”方芳气愤地说。

“好哇,我求之不得。实话告诉你,我的表弟跟我在同一单位工作,工资我比他高。他的妻子带着女儿在家种茶,养了三头牛,还养了10只山羊,还有三头猪,收入超过了一万元,他的女儿就在本村学前班上学,虽然我村没有幼儿园,可他的女儿学会了多首儿歌、古诗,能数一百之内的数,。如果你不相信的话,你现在可以找我的表弟的女儿比试一下,如果人家的孩子不如你我的孩子的话,我会向你作最诚实的道歉,我更不会同意与你离婚的。”

“比就比,我怕什么?你去把你的表弟的女儿找来。”

彭浩一听妻子的话,走出门去找表弟的女儿田甜。

刚刚进门的田甜跟着爸爸走进了表叔的家门,田甜一见表姐彭璐,就喊“表姐好!表妹可想你了。”

“田甜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表叔常见你的爸爸夸你很聪明,现在,表叔想见识一下你的聪明。你先给表叔从一数到一百,怎么样?”

“行,一。二、三、四、五……十九、二十……二十九、三十……三十九、四十……四十九、五十……九十九、一百。”

“田甜果然很聪明,会数一百个数,你们班有多少小朋友会数一百个数?”

“全班15名小朋友,有十来个会数。”

“田甜,你会背那些儿歌或古诗。”

经测试,田甜会背逇古诗有《鹅》、《春晓》、《静夜思》、《锄禾》、《草》等五首,还有六首儿歌。

轮到彭璐表演时,可气坏了她的妈妈,数数时迟迟不开口,开口时,将在场的人的鼻子气歪了,数的第一个数是一,第二个数二,第三个数是九,第四个数是四,随后是七、八、十、三、六、五,停下了,她说老师只教这几个数。要她背古诗或儿歌时,倒是开口很快,一首古诗只记得一句,如《春晓》只记得第二句:“处处闻啼鸟”;《锄禾》“只记得粒粒皆辛苦。”《静夜思》只记得“床前明月光。”儿歌更不会背了。

方芳见自己的女儿太不给自己的面子,因此也不给女儿的面子,生气地给了女儿一巴掌:“你不好好表现,给你的老娘丢丑了。”彭璐被打哭了。

“你别打孩子了,实话告诉你。我小时候读书记忆力很差,你不比我强,那我们的孩子选择一所好学校,就能成才?是金子不管放在什么地方都能发光,铁永远炼不出金刚石。”

田甜和她的爸爸此时感到很尴尬,临走时说了一句:“孩子那么小,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过分了。”

彭浩送走表弟父女后,返回家时,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你一学期为你的女儿花了一万多元钱,效果怎么样?你现在想离婚,我会放你一条上路,绝不会留下你跟我过苦日子。”

“只怪我的女儿不争气,我这是头戴石臼玩狮子,人受累又难看。”方芳叹气地说。

“如果没有父母,那我们回家了,真要外出要饭了。你现在想要离婚,明天就去办手续。”

方芳知道自己做错了,不好吭声。她没有想到自己成了吃了苦不讨好的人。

猜你喜欢

  • 皇帝如何请吃饭

    帝是天下之主,大宴群臣是恩,说请客吃饭未免有些大不敬,也许改称“赐饭”或者“赏吃”更确切。明代官方的正式称谓把这叫做“大宴仪”,是嘉仪的一种,中国不是叫作礼仪之邦吗既然皇帝宴臣下乃是国家礼仪,当然规矩不可不定,按明制,可分大宴、中宴、常宴、

  • 杜甫卖药

    公元678年早春,杨柳新绿,青竹吐翠。沙头镇的大街上,新近开设了一个“百草堂”中药铺,门首贴有一副独出心裁的对联:“人参独活灵芝草,远志当归何首乌。”药铺的主人是年过半百的“诗圣”杜甫。他是刚从四川夔州东下,来到沙头镇定居的。杜甫刚到沙头镇

  • 大清水师护南海

    1909年,南海东沙岛被日本人强占,激发了大清上下捍卫主权的热情。清政府不顾自身羸弱,毅然宣示主权,维护领土的完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也因缘际会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南海各岛宣示主权的海军将领。鸟粪引来日本人东沙岛,一个面积只有1.8平方公里的弹

  • 神奇的黑头雕

    清朝的奠基人努尔哈赤在起兵之初只有十三副盔甲,全部落人口也不足二十万,但是就凭着这点家底,努尔哈赤开创了百年基业,为子孙入关取代大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说这一切的所得都与黑头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万历年间,努尔哈赤用了五年的时间统一了建州各部

  • 皇尊

    刘邦当了大汉皇帝后,樊哙和夏侯婴一帮人自居是有功之臣,每次入宫赴宴,总是拿刘邦以前的事儿说笑取乐,次数多了,刘邦觉得很没面子,可又不好翻脸。这帮哥们跟随刘邦打天下之前,出身都很低贱,樊哙干过屠夫,夏侯婴是布贩,曹参周勃少年时就偷鸡摸狗,张良

  • 爱哭才会赢

    光绪皇帝驾崩,山都易了色,河都含了悲,乌鸦从头预飞过,呜哇,呜哇,恨别鸟惊心。这奕勖水都没一滴。当然这也怪天,光绪奉安崇陵,十里长街送别。阳光一片明媚,没下雨,没雨水可充泪水,很多人都是带了辣椒水的,一抹眼眶,泪水哗哗掉,“奕劻独后至,亦无

  • 善意不会被忘记

    晋文公登上国君的宝座后不久,就下令征伐曹国。晋军的铁蹄即将踏上曹国的土地时,晋文公重耳下了一道特别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入僖负羁的家里,也不许伤害他的族人,违令者斩。”小小的曹国显然不堪一击,曹共公很快成了阶下囚,皇宫也被洗劫一空,唯独大臣

  • 要么去拼,要么等死

    朱元璋小时候是个混饭的和尚,每天肚子饿了就得念着歪经去讨饭。但他的大明王朝绝对不是讨来的。那时候他身无分文,只有要饭的一双手。后来兵荒马乱,谁都吃不上饭,谁还管他他只好报名从军,压上自己的命,说是吃军饷是骗人的鬼话,谁都知道元朝国库的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