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补偿

补偿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8:44  热度:10℃

小编为大家带来:补偿

李老汉的哑巴儿子死了。

死在了县里的精神病院。院方通知李老汉去领儿子尸体时,儿子已出世两天了。但让他们大吃一惊的是,竟见到儿子尸体伤痕累累。他们呼天抢地,大声哭喊起来。

院方说是生病而亡的,身上的伤可能是自残的,精神病人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这个精神病院已发生多例了。

李老汉这个哑巴儿子,也是让他家吃尽苦头,孩子五岁时,村里遇到一个女疯子,呲牙咧嘴,还拿着一根棍子追赶人,正碰上孩子,哇地一声惊叫,儿子从此成了哑巴,之后孩子苦闷压抑恼怒,不久便疯了。他们常年看着孩子,有时甚至要锁起来,害怕孩子发疯伤到别人。也曾到处寻医问药,但都收效甚微。

后来,知道有相关政策,求助政府,一次次碰壁,一次次绝望,一次次失去理智。他们和镇里领导死缠起来,李老汉妻子甚至吃住拉在镇长办公室。最后儿子终于住进了免费的公办的精神病院。

夫妇俩这才长舒一口气,他们还生了一个健康的小儿子,渐渐地无暇照顾哑巴儿子了。

有一次,李老汉妻子去精神病院看望儿子,儿子一见她泪水旺旺,哇哇叫着要扑向她的怀抱,她却一狠心,匆匆跑开了。她怕又一次心如刀绞,怕稍微平静一点的生活又生波澜。

好长时间没去看儿子。

现在却传来儿子的死讯。

儿子可能是被人打死的。李老汉夫妇在旁人一片怀疑声中,强烈要求院方给儿子做尸检。院方给5万抚慰金,李老汉拿了又退回去,有人说至少要赔80万,人命关天哪!他们便提出80万的赔偿要求,院方拒绝。他们立即直奔县政府,县长似乎早已知情,好言抚慰,说研究研究。谁知竟是一月没有结果。儿子还在医院太平间苦苦等待安葬。

李老汉夫妇气极,赶往省城,在省政府广场上穿起血衣,上写天下奇冤等等。县里来人强拉时,李老汉妻子竟直直撞向一辆从省政府大院开出的汽车,虽无大碍,却也鲜血淋漓。这是一辆省政府重要领导的汽车。

事情有了转机。

死去多日的儿子被拉到省城医院,做尸检。谁知,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恐吓威胁声不绝于耳,县里有人警告他,若再这样上访,后果不堪设想。

结果终于下来,还是自残,虽然李老汉没有看到鉴定书。但是,县里已决定给26万的补偿。李老汉夫妇权衡再三,终于接受了这一方案。这是一笔巨款,能让他们家改善很多的。

最后去这家防范甚严的精神病院办理手续时,一个患者,见到他们,紧紧地拉住他们的手,你们的孩子是被打死的,他亲眼看到,在快要咽气时,他还真真切切听到哑巴叫了一声“娘”!

李老汉夫妇好像没有听见,匆匆领钱离开了。

他们用这笔钱盖了新房。

一切似乎都好起来。

只是夜里梦里,他们常常听见儿子临死前奇迹般地那叫娘声,让他们一阵心悸。

学门教育网带来:补偿

猜你喜欢

  • 中国的娃娃皇帝

    中国的封建社会,帝王的“宝座”是世袭的,因此,出现了许多乳臭未干的娃娃皇帝。据统计,仅 10 岁以下的娃娃皇帝就有 20 多人。最早的娃娃皇帝是西汉的昭帝刘弗陵。他 10 岁时继承皇位。最后一个娃娃皇帝是末代皇帝溥仪,他继位时是 3 岁(1

  • 古代避讳的笑话

    古代人讲“避讳”,即子女避祖、父名字讳,臣民避君王名字讳。一般地说,是在写文章、谈话时避开要避讳的字,通常是用其他字来替换。普通老百姓的避讳还好办,而帝王的避讳可没有商量的余地,它带有强制特点,弄不好就会被杀头。由于皇帝的避讳如此神圣不可侵

  • 受尽鞭打凌辱 历史上唯一卖身为奴的公主

    在历史上,当国破家亡之际,那些坚持活下去的公主,其不幸的遭遇则种种各异,离奇的程度超出我们想象,也超出史家记录的范围,我们所能了解的并不多。痛苦就像千百年前的流星。早在我们注目之前悄然滑落,永远沉寂。但历史确也记载下来一件公主卖身为奴的事例

  • 孔子少年的故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

  • 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方游说,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就走上前去问道:"你们为什么争论呢?"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近,而到了中午,太阳就离我们远了。"孔子很有兴趣地问道:"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好像

  • 火是怎样发明的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大都以生肉、生的植物为食,从不知道火是什么东西。一次雷雨过后,人们到着过火的地方去寻找食物,发现被火烧死的野羊吃进来味道非常鲜美,就想把未熄灭的火种带回山洞,但由于他们不知道怎样保护火种,火很快就熄灭了。又有一次,有一个叫

  • 郑国渠

    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大,要出兵讨伐东方各国,韩国首当其冲,岌岌可危。想到秦国大兵压境,吞并韩国的情景,韩王不免忧心忡忡。一天,韩王又召集群臣商议退敌之策,一位大臣献计说,秦王好大喜功,经常兴建各种大工程,我们可以借此拖垮秦国,使其不能东进伐

  • 狡兔三窟

    在战国时期,一些国家的重臣喜欢结交和收养各种各样有一定本领的人,做他的“门客”,给他出谋划策,并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维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做法一时成为风气。如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蔡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收养的门客都很多,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