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男人变成2.05米的“绳子”

男人变成2.05米的“绳子”

收录日期:2025-08-08 04:45:45  热度:11℃

发现失火的时候,已经晚了。男人拉着女人冲向楼梯,却被大火扑回。火势迅速蔓延,整栋大楼像一块疯狂燃烧的炭,将每一寸空间烤成滚烫的烙铁。尽管他们关紧房门,火舌和浓烟还是从门缝里一丝一丝往里挤。狭小的房间,逐渐变得炽热难当。是午夜。某城的一个宾馆。

他们住在九层。

他们把床单和被罩撕成宽宽的长条,连成一条绳子。男人估测了一下长度,摇摇头,又脱下他的衬衣,连上。长度仍然不够,男人开始撕扯着窗帘。一股火焰猛地蹿进来,在男人面前拐了个弯。女人说,没时间了。

男人将床上的被褥扔出窗外,然后把绳子系在一根结实的窗骨上,狠狠拽了拽。他对女人说,滑下去!

女人拼命摇头。她开始哭泣。

男人说没事,你抓紧绳子,慢慢向下滑。你准能行的。女人说你呢?男人说你先滑下去,我马上。他把女人抱上窗台,将绳子的末端在她在腰上缠了一圈。男人大汗涔涔,呼吸困难。男人说千万抓紧,记住,一点一点往下滑。男人拉住绳子的另一端。男人说,我爱你。

火焰逼近了男人。女人开始向下滑。她像一只笨拙的壁虎,沿着滚烫的楼壁,一寸一寸地接近地面。

终于,女人滑到了绳子尽头。可是她的身子,仍然停留在半空。四面都是烈焰,女人的手指钻心地痛。她的体力在飞快地透支。

男人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冲女人喊,别怕,坚持半分钟!男人用尽浑身力气将那段绳子往上拉,然后用牙齿,咬开系在窗骨上的死结。刹那间巨大的冲击力让男人的身体剧烈前倾,险些被拉出窗外。男人死死地抓住绳子的一端,冲女人喊,别朝下看!一会儿我喊跳,你就跳下去!

屋子里已经火光冲天。男人感觉自己的头发眉毛都在燃烧。

男人用双脚钩住两根窗骨,像杂技演员慢慢探下身体。男人的表情痛苦并且狰狞,他的身体完全挂在窗外。女人的体重将他的身体完全拉直。

火焰噬咬到男人钩住窗棂的双脚,他感到自己的皮肤在毕剥作响。男人朝女人嘶喊,快跳!

女人跳下去了。她重重地摔在男人扔出的被褥上。四周都是浓烟。几个消防队员终于突破烈焰,朝她的位置跑来。

女人很快站起来。她高呼着男人的名字。男人仍然挂在那里。男人是一段2.05米长的绳子。

男人试图将身体重新绷回一张弓,可是却再一次被拉直。他已经没有了一丝力气。男人的体力完全透支给了女人。他的衣服在燃烧。空中,男人像一位出色的杂技演员。

男人不是杂技演员。女人看到男人静止了几秒钟后,突然从高空垂直下落。空中的男人变成一朵灿烂的焰火。他朝女人高喊:“闪开”!

没能在第一时间逃出大楼的人,几乎全部蒙难。除了女人——她是惟一获救的一人。

猜你喜欢

  • 聚宝缸

       从前有一位农民伯伯,他在山坡上挖地,挖呀挖,挖出一只小水缸来。小水缸在这儿地下,不知道埋了多少年了,现在还好好的,一点也没有破。老伯伯想:我家里穷,连个放米的东西也没有,我就把这小水缸背回去放米吧。太阳下山了,老伯伯干完了活儿,把小水

  • 大掌柜的鱼

    年三十到了,大日升茶行东家的大宅院内,满眼帘的灯笼红光、满鼻子的酒菜飘香。按惯例,除夕之夜东家要犒劳大伙一顿丰盛的酒席。但是,满院子的节日喜气并不能冲淡掌柜们脸上隐隐的担忧。大日升茶行东家是个厚道和气的长者,一直以来他并不过问具体事务,每天

  • 给县太爷当爹

    1。祸从天降清朝道光年间,余姚县北门有家刘记包子铺。这刘记包子铺的掌柜刘长庚已年过六旬,大伙儿都管他叫老刘头。老刘头做包子的手艺那是没得说。他做出来的包子皮薄馅足,外观和口味都是一流。刘记包子铺的生意虽然很红火,可老刘头挣得却不多。这主要是

  • 小善和大善

    毛庄西南角,住着个姓毛的商人,毛商人不但聪明勤奋,能走遍天涯海角做买卖,还乐善好施,哪怕是遇上过路人有难,他也会慷慨解囊帮助人家,因此,毛员外家财虽多,却不遭穷乡亲们妒忌,大伙送他个“活菩萨”的美名,活菩萨有俩儿子,老大金梁五官端正,聪明过

  • 信义无价

    清朝末年,江南有个村子爆发了瘟疫,死了好多人。这村子中间有一条马路,马路将村子分成了前村和后村,奇怪的是,染上瘟疫的全都是后村的村民,前村还没发现一例染病的。有个叫李山的村民尽管住在前村,但他的儿子刚刚出生,为了安全起见,他还是决定举家搬迁

  • 为女抢个夫

    大清年間,倭寇侵边。小孤山大寨主吴老七的女儿玉红还没有一个丈夫。其实山寨里数百口人,理应有年轻漂亮的人,可父女俩都想找一个远离江湖的人过一辈子。吴老七想出一个笨点子,他选了四位武艺高强办事稳妥的兄弟,到山下打听,拣好的为女儿抢一个回来。这天

  • 独眼大侠

    清咸丰年间,江南石门县出了个有名的武士,名叫达臻,他自幼拜名侠为师,轻功剑术一流,还练成了一手金钱飞膘。他不但武功超人,更兼性情耿直,好打抱不平。这年开春,达臻被石门知县聘为县衙捕头。一些地痞无赖、鸡鸣狗盗之徒便收敛了许多,再不敢在地方上为

  • 七弦古琴

    繁华的古风镇上来了一名说书人,姓马。马先生书说得格外好,令听者欲罢不能。当铺掌柜金好古听上了瘾,就常把马先生请去家里,单独给他说书听。金好古发现,马先生每次来家里都会背着一张用布包裹好的古琴,据说是家传的宝物。和马先生相熟后,金好古便提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