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汉武帝封将军柏

汉武帝封将军柏

收录日期:2025-08-08 07:21:07  热度:7℃

汉武帝封将军柏

在登封嵩阳书院内有三棵"古柏",最小的称为"大将军",最大的偏称为"二将军"和"三将军",将军柏名不符实,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有一段趣谈。

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正月,汉武帝刘彻登游嵩山加封中岳后,又来到这里(当时叫嵩阳道观)游览,他一进门,看见一棵柏树身材高大,枝叶茂密,赞叹不已,说道:"朕游遍天下,从未见过这么大的柏树呢!"汉武帝面对此树仰望再三,感叹之余,信口赐封它为"大将军"。

封罢大将军,汉武帝在群臣的呼拥下,朝院内走去。来到正院,迎面又看见一棵大柏树,这棵柏树要比"大将军"大得多,汉武帝心中颇为懊悔。但金口已开,没法更改。最后,他还是拿定主意,指着前面的大柏树说quot;朕封你为二将军。"当时群臣觉得加封的不合理,想向皇上建议,但又不敢直言,只好向皇上提示说:"这棵柏树比前院那棵柏树大得多呀!"汉武帝固执已见,大声斥责道:"什么大呀!小呀!先入者为主。"群臣吓得连忙叩头称"是",谁也不敢再吭了。

汉武帝继续行为往前走,又见到一棵更大的柏树,他犹豫了一下,心想,怎么一棵比一棵大?可我已赐封在先,又不能改口,还是按先来后到次序加封吧。于是面对柏树说:"再大你也是三将军了。"群臣们面面相觑,再也不敢作声。

三棵受封的大柏树,因皇帝封的不合理,都感到不是滋味quot;三将军"柏认为自己是嵩山中最大的柏树,却封了个"三将军",太不合理,又恼又怒,一气之下,枝叶枯萎,一命呜呼!现在游人已看不到它了。"二将军"感到自己比"大将军"大得多,却被封为"二将军",实在委屈。它虽心怀不满,却不敢直说,一下把肚皮气炸了,现在树干下部还有裂痕,游人能置身里边往返。"大将军"也深感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因而经常低着头弯着腰,不敢见游客。久而久之,慢慢地变成了现在这样子。

猜你喜欢

  • “杯酒释兵权”背后的惨痛代价

    乍一看来,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好像很潇洒,令人真有那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似乎不费什么劲儿,手腕多多的赵匡胤便将这件原本应该非常棘手的事情给搞定了。实际上,赵匡胤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国家或民族利益的角度来看,应该说,赵匡

  • “枪手”古已有之

    “枪手”自唐朝开始出现,直至清末科举考试结束,一千多年来,从来就没有断绝过。可历史上最幸运的“枪手”当数唐朝诗人温庭筠。有人说,温庭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屡试不第,是他“士行尘杂,不修边幅”。温庭筠虽然长相奇丑,但青睐他的青楼楚馆佳人却不

  • 古人的“环保购物袋”

    公元759年,杜甫为躲避战乱跑到成都居住,转年在朋友的帮助下盖了座茅草屋——即闻名遐迩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主角儿。在诗中,杜甫为自己,更为弱势群体呼吁住房问题。其实,根据《云仙杂记》的记载,当时他的生活还算好,每天“以七金买黄儿米半篮

  • 唐朝的“京漂族”

    “京漂族”是指那些长期在京城工作和生活但没有京城户口的流动人口。据报道,如今北京的“京漂族”多达360万人。这个数据仅指在北京居住了半年以上并且办理了暂住证的人数,如果算上短期的和没办暂住证的,估计不少于500万人。“京漂族”算不上新生事物

  • 古代如何治理“公费旅游”

    古代交通极不发达,各地人员往来极为不便。自秦汉时期起,中央政府就建立了相应的沿途接待制度,由各地方官府设立“驿站”,负责过往官员的接待。驿站所需要的物资、经费由中央或地方政府负担。驿站的建立,为公文传递和官员出差提供了方便:一是免费使用车船

  • 古人的幽默

    幽默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情趣,是一种艺术……是现代生活所离不开的。其实,中国古人早就已经开始运用“幽默”了,中国古代的幽默故事也数不胜数,有些幽默的语言至今还让人觉得别具一格、记忆犹新。晋元帝司马睿,是靠着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才登上皇帝

  • 被骂死的明朝

    明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讲言论自由的封建王朝。明朝推行言官制度,大臣们可以放开了提意见,上至国家大事,下至后宫琐事,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来,不必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

  • 李勣煮粥烧须说亲情

    唐朝的李勣,字懋(音茂)功,本姓徐,叫徐世勣,因追随李渊父子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打天下,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唐高祖李渊感念他对国家的功劳,赐他姓李,改名为徐世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并且封他为英国公,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