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王小贵智斗铁公鸡

王小贵智斗铁公鸡

收录日期:2025-08-07 17:23:00  热度:11℃

明朝永乐年间,黄庄大洼深处有一个解家湾子村。村上有一个庄稼财主,叫解共起,他为人十分吝啬,常常昧着良心压榨长工,所以人们都不叫他解共起,叫他“铁公鸡”。

铁公鸡家有庄田几百亩,宅院四层,骡马成群,长工、短活长年不断,富得流油,是大洼最有钱的财主。贫苦人为了生计,明知到他家打长工、做短活有圈套,也得硬着头皮去。这一年春耕前,铁公鸡放出话说:“我解共起今年要雇全年的活,只要听话,勤恳干活,年底算账加工钱二成。”听了这个消息,本村王贵等几个人便来到解家门前求活。

铁公鸡走出门,看了看来的这几位,都是本乡本土的庄稼汉,寒暄了几句后板起面孔说:“谁要偷奸耍滑,工钱可就两说着。”

这几个人只想卖苦力养家糊口,根本没有其他的想法,就这样,王贵他们成了解家的短工,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地耕作。铁公鸡看到苗青禾壮、膘肥马壮,心里很是高兴。转眼间这份短活接近尾声,丰收在望,农活渐少。“不能让这些穷光蛋吃闲饭!”铁公鸡又打起了歪点子,他把早盘算好的“妙招”拿了出来。他先是对王贵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后来干脆夜起拔苗、三更偷料来诬陷,说什么“垅大苗稀,庄稼不齐,缺苗断垄,收不够种,马无夜草,几天瘦倒”。王贵他们看出铁公鸡的心思,几个人一商量,干脆算账回家,从此不吃解家饭。他们去找铁公鸡,铁公鸡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板起面孔说:“当初我说过,谁要偷奸耍滑,工钱两说着!算账要钱,你们赔得起我的庄稼吗?”大伙一听,原来铁公鸡连工钱都不愿意给,没办法,只能干生气。当时,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别进来,王贵他们只能憋着一肚子窝囊气各自回家了。铁公鸡见占了这么大的便宜,自然好不欢喜。

转眼秋收季节已到,解家又放出了招工的消息,别人上过铁公鸡的当,谁也不敢来,只有一个年轻人早早来到解家。铁公鸡一看:几年不见,王贵的儿子王小贵都长成棒小伙了,小伙子有力气,能吃苦,是他爸的儿子,不过我还是得提防他点。

铁公鸡一边想着,一边说道:“小贵呀,咱这秋收庄稼多,什么活都得干,你顶得住吗?”

“请老东家放心,碾磨耠子车,锄耪打轧活,我是样样能行。”铁公鸡心里有鬼,于是又说:“那我先考考你,我北洼有一处积水高粱地,你会划船吗?”

“讲划船我忒(推)会,走上几十里也不累。”

“旱地拉运庄稼要赶车,你行吗?”

“要赶车我就(舅)会,拴车套马样样会。”铁公鸡满意地笑了笑,接着又问:“场上打轧,你会扬场簸簸箕吗?”小贵也笑着说:“老东家那您说着了,扬场簸簸箕别提。”

“扬完场,粮入袋,那装八斗多的大口袋你扛得动吗?”

“八斗半的口袋一摸就走,老东家您连瞅都别瞅。”

“收完秋,咱还得种上冬小麦,你种得好吗?”

“提篓下种我保证走在前头,干上几天也落不后头。”

“我西院有一片(篱笆)已烂,你会重新夹好吗?”

“夹寨您别提,准让您过得将去。”

铁公鸡越听越高兴,心想这回可雇着好短工了,接着又说:“小贵啊,粮食随便吃,可水酒咱大洼少点,不见得够你量。”

“老东家,您说哪里去了,说喝酒呀,我一提就够了。”就这样铁公鸡满意地收下了王小贵。

第二天,王小贵与另外几个打短工的开始秋收了。早起后,铁公鸡带着王小贵等人先去西洼积水地划船收高粱。“小贵啊,划船的工夫就属你了,开船吧。”铁公鸡说完,王小贵接过桨,故意高一桨,低一桨,船在水中打转转,气得铁公鸡着急地问:“王小贵,你怎么不好好划呀?”王小贵不慌不忙地说:“老东家,我不是跟您说了吗?划船推会,就是会推着船走,不会划。”铁公鸡没办法,船上的其他短工都是外乡人,不会划船,他只得自己动手划船。

过了一天,铁公鸡又让王小贵赶车拉运庄稼,王小贵笑着对铁公鸡说:“老东家又忘了吧?我不是跟您说赶车舅会,要赶车我得去李庄找舅舅去,我舅舅那可是内行的老把式呀!李庄离咱这太远了,一天回不来,还得耽搁活,还是您先受点累吧!”

几天后,场上打轧高粱,要借风扬场,本来憋着一肚子气的铁公鸡指着王小贵大声道:“王小贵,你不是说你会扬场簸簸箕吗?趁风快扬吧!”王小贵又是故意东一簸箕西一簸箕地乱扬,真是皮连粒,粒掺皮。铁公鸡急得抢过王小贵手中的簸箕,干脆自己扬了起来。王小贵笑着对铁公鸡说:“老东家,好记性,您倒是记住了一样,扬场簸簸箕别提,就是我不会的意思。”再看铁公鸡,嘴撅得可以拴头牛。等粮食装入口袋,铁公鸡用夜猫子眼瞟了王小贵一眼,并指着粮袋不出好气地说:“王小贵,这回该你扛了,卖点力气,晚上有酒喝。”王小贵似乎也着急了:“老东家,您这不是难为我吗?一进门我就说了,八斗半的口袋我一摸就走,就是用手摸摸就走开了,得让别人扛,我可扛不动。”铁公鸡的脸气得由青变紫,由紫变青。

晚上吃饭时,铁公鸡端起酒盅自满自饮起来,王小贵笑呵呵地说:“老东家,您不是说晚上有酒喝?我也陪您两盅。”说着,从酒坛中舀上一提倒入碗中,一仰脖子咕咚咕咚,下去半碗。铁公鸡正窝着一肚子火没处发,一看王小贵喝酒,更是火上加油,冲着王小贵吼道:“你说你一提酒就够了,怎么比我还能喝?那是钱买的,不是大河的水。”王小贵也像生气似的说:“老东家,您一喝酒就犯糊涂了,我跟您说得多清楚,说喝酒,我一提就够,这不刚喝下一半吗?这一提差不多了,别害怕。”

转天,铁公鸡又想到王小贵说过提篓下种走在前头,是个快手,于是他领着小贵来到南洼种冬小麦。刚拴好马,铁公鸡就让王小贵快提篓下种扶耠子。可王小贵一下子跑到了前头,手牵马缰绳往前走。铁公鸡一看,吹胡子瞪眼地问:“王小贵,谁让你牵马呢?快提篓下种扶耠子!”

王小贵像是真着急了:“怎么?老东家又忘了,我不是说好了吗,担篓下种走在前头,干上几天不落后头,您看这不是走在前头吗?您要是看不上我干这活,那我明天给您西院夹寨子去。”铁公鸡明知上了王小贵的当,也只是冻豆腐——没法办啊。只好让王小贵牵马,自己提篓下种扶耠子,这真是奴变主,主变奴了。

第二天中午,铁公鸡来到西院,再看看王小贵的最后一个绝活——夹的寨子怎么样。到那一看,篱笆七扭八歪,大洞小眼,能钻过人,更是气得没半死。他戳着王小贵的鼻梁骨:“这是人干的活吗?”王小贵却笑呵呵地说:“老东家,您看,这样的洞眼,就您的身段准钻得过去,不信您来钻钻?”

这下,铁公鸡被气得死去活来,瘫软在地,变成了泥公鸡。

猜你喜欢

  • 爸,我想抽根烟

    这期我笔写我心”的主题是校园生活,两位作者呈现了截然不同的镜像,前者诗情画意,而后者沉闷压抑。 不能完全说境由心造,但至少我们可以试着去选择一个朝气的态度。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幻想的人。有时候甚至在想,我的生命和我的幻想,哪一个

  • 春风化语一叶舟

    因为有了春风,大地才知道苏醒,柳树才开始发芽,原野才懂得飘香。儿子,我不知道,因为有了我今天对你说的这番话,你能不能从此明白我们对你的希望 你已18岁 儿子,你已经18岁了。在为你高兴之余,我也有几分心痛。高兴的是,18年了,我和你爸爸

  • 真爱

    礼拜天一早,有人敲门。开门一看,竟是多日不见的母亲从乡下来了。 母亲像有心事,但见到我,故作轻松地一笑,然后低头换鞋,搁下背上沉沉的布包。妻子迎上前和母亲打招呼:爸呢?”母亲笑着应道:在楼下呢。” 父亲蹲在水泥地

  • 那个温暖的冬天

    10岁,我成了孤儿 1991年,我出生在美国怀俄明州的一个小小农庄中。孩提时代,父亲便告诉我:我的母亲是个坏女人,在我降生一年后她便抛夫弃子,远走他乡,她是我们父女俩的叛徒。 怀俄明位于中西部山区,那里土地贫瘠,生活艰辛。我的父亲是一个苦

  • 我怎么舍得离开

    姐你就回去吧,妈她”苏浓一路上都跟在我的后面。少跟着我,别给我提这个人,你让我回去看她的脸色吗?”我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终于,他站在了原地低着头不再看我,许久,我才听到他远去的脚步声。我叫苏琪,苏浓是我弟弟,我们在一所

  • 母亲的香椿树

    我家的西园子有一大片香椿树,大约有二三十棵,母亲曾靠着这些香椿树,创造了一个神话:用香椿芽腌制的咸菜供了三个大学生。我常常望着那片香椿树怅然若失,因为我是家里惟一一个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香椿树并没有给我带来幸运,而我对于那段艰苦岁月的记忆却

  • 母亲的背心

    母亲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住在乡下很少进城。我也由于工作忙很少回老家,更多的是电话里问候一下母亲。去年夏季,母亲突然进城来了。我以为有什么急事,风风火火赶回家。母亲笑笑说:没啥事,就是想心心了,有半年没见了,怪想的,来看看。” 听着

  • 弟弟,天堂里可否有大学

    在我3岁那年,父亲患了一场重病,没捱多久便去世了。那一年,弟弟两岁,母亲从此没再嫁。6岁的时候,母亲将我和弟弟一起送进了小学。从此,我和他形影不离。初中、高中,始终在一个年级,一个班,我们总是相互鼓励、共同进步。1994年夏天,家里同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