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父亲,今夜你那边下雨了吗?

父亲,今夜你那边下雨了吗?

收录日期:2025-08-08 05:03:02  热度:10℃

一天夜里,就要熄灯时,我突然有些想家,想念千里之外年迈的父母。我拨通了那串解密思念的数字,接电话的是父亲,他吃了一惊:“出什么事了?”我赶紧说一切都好,没有事,只是有些想家,想说说话。“说什么话,深更半夜的!”

父亲显然有点不太习惯这个时候接电话。但又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接着说:“你妈睡了,你爷爷也睡着了,家里什么都好,今年庄稼也丰收了,只是惦念你,两年没有回家了,全家人都有点想你,过年回来吗?”我说还没有想好能不能回家,刚说完这句话,我又开始懊恼了,懊恼自己的嘴直。我知道,这两年自己在外面漂泊,父亲肯定也知道儿子在外面吃了不了苦,但更多的也只是鼓励,其实这也就足够了。一个男人的一生注定要扮演太多的角色,前半生是儿子,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孙子,后半生是父亲,更多的时候也是孙子。

我怕吵醒了母亲,因为母亲有失眠症,再加上长期的体力劳作,一天比一天苍老了,一些老病也很容易复发。我说:“要是过年不回来,我会寄一些照片。”父亲沉默了一会说:“孩子,你也不小了,也该考虑一下对象问题了。”“知道了。”我说。低头看了一下表,时针已指向十一点了。我说:“时间不早了,爸,睡觉吧。”父亲停顿了一会儿,我猜一定是抬头望了一眼那座老钟。“是不早了,你也歇了吧!对了,你明天上班带上伞,你那边有雨。”父亲说。“你怎么知道?”“偶然从电视上看的,说你那边有雨。”

放下电话,我没有一点睡意,思绪一片空白。千里之外父亲时刻关注着我这边的阴晴冷暖。我知道,平时父亲是从来不看天气预报的,但自从我离家之后,每天晚上的天气预报是他的必修课,这是后来母亲告诉我的。他总是在关注我所在城市的阴晴冷暖。

其实,我知道,父亲关注的并不是城市,他这一辈子,就连省城也没有去过两回,对外面的世界更是一片混沌。平时除了种地之外,唯一的爱好就是下象棋。他哪有那份心思去了解拉登是不是被抓了,世界杯中国有没有出线,美国什么时候打伊朗。但是,我知道,他在从我所在的城市里寻觅着我生存过的痕迹和我留下的影子。

记得去年在新疆,我有一次因为感冒发烧,住进了医院。我没告诉家里,怕父母担心。不料“多嘴”的经销商却在未经我“授权”的情况下擅自告诉我的父亲。第二天,我接到电话,父亲说已经到兰州了。我说:“爸,我没事,只是感冒了,打了点滴,很快就好了。”父亲却执意不肯,说很快就到了。两天后,我在乌鲁木齐火车站见到了父亲,整个人比一年前回家时又明显苍老了很多。我接过父亲的行李说:“爸,让我来吧。”声音也哽咽了。父亲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看他那高大的身体又弯曲了不少,两鬓的头发也更加斑白了,走起路来步伐也不如以前那么稳健了。想起了朱自清的文章,看着父亲的背影,不禁潸然泪下。

父亲在乌鲁木齐也没有住两天就走了。临走前,我说:“爸,我们去一趟天山吧,好不容易来一趟。”父亲却执意不肯,说:“你身体刚好,还是多休息吧,天山也没有什么,我又不是没见过山。”最后,父亲还是没有去天山,带了一点简单的行李就走了。站在空旷的月台上,看着火车蹒跚而去,我的眼泪又下来了。我安慰自己说,唉,老爷子这辈子就是活得自在。但我哪里知道父亲年轻时便出外创业,也曾有成就一番大事的雄心,哪知老境却是如此颓唐。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那就只有把所有的心血都投注在我身上,希望我完成他没有完成的事业,出人头地。一个男人的一生要扮演许多的角色,儿子、父亲、孙子……我们没有时间去欣赏“乞力马扎罗的雪”,也没有空闲在自己的手杖上刻下“我可以摧毁一切”的字迹,我们更没时间去“逍遥游”,那我们的时间到哪里去了?一个凡人的一生,也只有把时间耗在吃、喝、拉、撒上了。人生前二十年小,后二十年老,中二十年快,真正属于我们的时间又有多少呢?难怪古今中外,人们无不感叹对时间的无奈和苍老的伤悲。

与父亲深夜通话的第二天,原本晴朗的天空,转眼乌云密布,竟下起了瓢泼大雨。全公司只有我一个人带伞了,大家都感到非常惊讶。我站在窗前,窗外大雨如注,不知道父亲那边是下雨还是晴空,但我知道他一定站在老屋的窗前翘首遥望着我这边的天空。父亲老了,仿佛一夜之间就苍老了,人言蚕老一夜皮,是的,父亲就是蚕,把丝都裹在了儿女的身上,让他们有更多的资本去创荡,最终却耗尽了自己。父亲老了,不能再为儿女撑起一片天空,但纵有千山万水,父亲仍能为我送来一把遮风挡雨的伞。而我们又能拿什么来给他呢?身为人子,我的心每每想到这里都被时间的巨虫咀嚼着。那就让我们好好工作,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远在家乡翘首以盼的父母吧!

哦,我的父亲,今夜,不知您那边是否有雨。

猜你喜欢

  • 节操冰洁之张玉娘

    原以为,梁山伯和祝英台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没想到,历史上真的出现过一个类似梁祝式的经典爱情传奇。故事中的女主角,是宋代才女张玉娘。张玉娘,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南宋浙江松阳人,出身于仕宦之家,祖辈世代为官,父张懋曾任提举

  •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夏天,爸爸带着两个孩子在乡下做客,孩子们在屋里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说着玩什么游戏。忽然,小妹妹看见有人在外面干活。瞧,”小妹妹赶紧报告哥哥,那人不怕热吗?”是呀!&rdq

  • 读唐诗听故事

    山行杜牧(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前,有个小孩儿,她特别喜欢花。寒冷的冬天,她闻到淡淡的香味,找啊找,找到了长在墙角的一株洁白的花。孩子惊讶地问:看哪,妈妈,这是什么花?"妈妈笑着说:

  •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古时候,有位大诗人名叫白居易,一次,他去一位很久不见的朋友家做客。白居易发现,这位以前很爱好旅行的朋友已经好多年不出远门了。哈哈,你变了,变得不爱旅游了,美丽的风景对你没有吸引

  • 手机里面的秘密

    张军最近手头又有点儿紧了,于是他决定重出江湖,做回自己的老本行——偷!凭着多年的经验,几乎没费多大力气,张军就得手了,不过不是钱,而是一部手机,一部CECT牌的手机。坐在公园无人的角落里,张军懊恼地掏出手机正要仔细看

  • 杨老汉扔元宝

    这天,杨老汉在院里喝茶,听见胡同里有木匠招揽生意的吆喝声,他正想打一个吃饭的方桌,于是把木匠请了进来。木匠五十多岁,一看就知道日子过得不富裕,都什么年代了还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木匠利索,一面干活一面和杨老汉闲聊。从闲聊中,杨老汉得知,木匠有一

  • 二流子山歌王

    吕宗强爱唱山歌,村里人却说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背地里叫他二流子。宗强妈原是唱采茶调的,所以宗强从小就会三百六十调,每调十首民歌,共三千六百首;字字句句、唱得分明;嗓子高亢、洪亮,能随情、随性,随人、随景、随物来唱。那年,跟柳叶儿上桃花岭放

  • 北京大杂院之混混儿关爷

    上回咱们说了大杂院的第三进院子里刘三轮和小野三村的故事。那个北京解放前的地下党员陈玉书在牺牲后第六十四年才得以获得烈士的称号,也算是对她在天之灵的一个小小的慰藉。后来电影《集结号》上映了,有人就说:这片子的灵感就是编剧从咱们大杂院里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