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换房

换房

收录日期:2025-08-08 01:28:54  热度:8℃

汪源最近日子过得挺滋润,夫妻俩工资涨了,几年前买的房子还清了贷款,儿子也很可爱。可是这天,妻子黄慧欣突然对正在玩电脑的汪源说:“老公,儿子不小了,咱们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他的学位问题了?”

汪源吓了一跳:“儿子才多大呀?要拿学位,怎么也得上大学后吧?你也太超前了!”黄慧欣说:“我说的不是硕士博士的学位,是中学的学位。现在读好的中学,都需要学位指标。”

汪源还有些疑惑:“现在不是就近入学吗?咱们儿子在附近上学不就可以了?”黄慧欣戳了他一指头:“你呀,就知道玩电脑。咱们这个区的中学都是普通学校,我查过了,咱们市的名校大都在老城区,按规定,必须在本区有房、成为本区居民一年后才能申请到学位,所以咱们现在就得行动,把家安到老城区去。”

汪源犹豫了:“咱们刚刚过上安稳日子,这又得折腾—”这时,在一旁看电视的父亲汪伯发话了:“我支持儿媳妇,为了咱孙子的前途,必须折腾这一回。你们去找合适的学区房吧,我帮你们带孩子。”

黄慧欣雷厉风行,周末就拉着汪源去老城区找房,这一找才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房主都知道学区房的价值,奇货可居,稍微便宜点的,房子又实在太差,两人看不上眼。

半年后,两人终于通过中介找到一套符合要求的二手房,决定去看看。开门迎接他们的是一对年轻夫妇,非常热情,女的介绍说:“别看我们这房子老,可是和名校近,带学位,来看的人不少呢。我们还年轻,短期内不想要孩子,而且我们都在新城区上班,路太远,这才想买套新城区的房子。要不,这房子还不想卖呢。”

听说这房子带名校的学位,黄慧欣不禁怦然心动,可是一问价钱,赶得上一套同面积的新房了!想起刚才房主的话,她突然灵机一动,说道:“我们现在住的房子和这里差不多大,但要新得多,如果你们愿意,咱们可以交换,这样你们上班方便,我给孩子找到了学位,两全其美。”

一听这话,汪源急了,把妻子拉到一旁埋怨道:“你疯了吗?这房子周边环境比我们那儿差多了,怎么就换?”黄慧欣白了他一眼,说:“我没疯。咱们找这学区房都找了半年了,你看容易吗?要是再不搞定,就耽误儿子上学了。我这样建议,还不知道人家肯不肯呢!”汪源知道妻子说的是实情,只得叹了口气,无奈地同意了。

问明了汪源家房子的情况,那对年轻夫妇也有些心动,答应找个时间去看房。汪源他们刚松了口气,却听身后有人冷冷地说:“你们又让人来看房了?换什么房?我在这里住惯了,哪儿我也不去!” 两人回头一看,是个老太太。

此后,无论怎么做工作,老太太态度坚决,就是不同意,两人只得离开了。房主夫妇把汪源他们送到门口,无奈地说:“这房子是我奶奶的,房产证上也是她的名字,老人家恋旧,没办法。”

回到家里,黄慧欣唉声叹气,汪伯问明了情况,想了想说:“我去找老太太聊聊吧,老人和老人好说话。你们继续找房。”

汪源原以为父亲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第二天父亲对他说,他已经去找了那老太太,聊得不错,不过怕把事情搞砸,他没提房子的事,等以后时机成熟再说。

汪源张大了嘴合不拢,黄慧欣竖起了大拇指:“老爸,你真行呀!”汪伯一拍胸脯:“为了孙子,我豁出去了。”

此后,汪伯就经常去找那老太太,路远,常常一去就是一天,回来后向儿子儿媳“汇报”进展:今天一起去公园晨练了,明天一起去广场跳舞了……末了还总要补一句,是和一大帮老头老太太一起的,你们别想歪了。汪源听了,开玩笑说:“老爸,你这是用美男计呀!”汪伯正色答道:“别胡说,虽说你妈去世早,我心里可只有她。”

汪源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开玩笑了。他知道父亲和母亲感情好,母亲去世多年,父亲不但没再婚,还经常去母亲的墓地看看,陪母亲说说话。

就这样,汪伯继续每天去找那老太太“交流感情”。黄慧欣看在眼里,忍不住对汪源说:“你爸不会真喜欢上那老太太了吧?我看他干脆把那老太太娶了吧,那倒两全其美了。”汪源说:“别胡说,我还不知道我爸妈的感情?”黄慧欣撇了撇嘴:“你妈都去世多久了,你爸和那老太太天天在一起,就不会日久生情?你还是有点心理准备吧,别到时候接受不了。”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汪伯的情绪有点异样了,他从老太太那里回来,再也不有说有笑地“汇报”了。有一次,汪源看到父亲回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好像流过泪,一问,汪伯说刚去过汪源母亲的墓园。汪源心里“咯噔”一下,他知道,父亲每次做重大决定前都会去母亲的墓地,同母亲“商量商量”,难道父亲真的要再婚,是去同母亲道别的?想到这里,汪源坐不住了,找父亲旁敲侧击地打听,却问不出个所以然来。

忽然有一天,那小两口找上门来,说老太太终于同意换房了,所以他们来看房。仔细看过房子,小两口笑嘻嘻的,看来挺满意。双方约定,找个时间把手续办了,相互把房子过户。

小两口一走,黄慧欣就兴奋地大叫一声:“太好了,我儿子终于可以上名校了!” 看着妻子兴高采烈的样子,汪源却高兴不起来。

正在这时,汪伯回来了,进门就问那小两口有没有来看房,事情定下来没有。汪源还没回答,黄慧欣抢着说:“已经定了,老爸,你可真厉害!能不能告诉我们,你是怎么说服那老太太的?”汪伯笑着答了一句:“保密。”就回房去了,神色很不自然,汪源心里的疑问更强烈了。

房子很快换好了,汪源一家搬进了“新家”。搬家那天晚上,黄慧欣烧了一桌子好菜,以示庆祝。几杯酒下肚,汪伯却始终心事重重,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汪源和妻子对望了一眼,点了点头,汪源给父亲斟满酒,说道:“爸,你想说啥就说吧。别担心,我们两口子都是有文化的人,能想得通,也能接受。”

汪伯有些吃惊:“原来你们都知道了?搬家前我不告诉你们,就是怕你们接受不了。你们真没意见?”黄慧欣说:“爸,瞧你说的,你找个老伴,这是好事嘛,汪源开始还有些想不通,我劝了他,现在他也赞成了,就等你开口,我们给你道喜呢!”

汪伯一听,几乎跳了起来:“你们想到哪里去了!为了换房,我去给那老太太做工作,一开始她怎么也不答应,后来混熟了,我了解到她比较迷信,最大的心病就是对自己以前买的墓地不满意,赚地方小,风水也不好。这些年墓地涨得比房子还快,她想重新买,又出不起那钱。我一想,你们母亲去世多年了,去年,我花大价钱在她当年落葬的墓园买了一块墓地,那可是我们市最好的墓园了!于是我自作主张,把自己那块墓地和老太太换了,她这才答应换房。这事我是犹豫好久才下的决心,还去你妈墓地和她说了,求她看在孙子面上,同意我换换‘房子’。唉,原想和你们母亲离得近些,百年之后也能互相陪伴,现在恐怕是不成了—”

汪源和妻子听完这番话,都怔住了,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

第二天是个周末,汪源正玩着游戏,在一旁看报纸的妻子突然尖叫了一声。汪源吓了一跳:“怎么了?”黄慧欣指着报纸说:“你看这篇报道,市里新的规划已经出来了,这几所名校都要搬出老城区,迁到新校区去,咱儿子的学位又没了!”

汪源长叹了一声:“天啊,难道还要换房?”

猜你喜欢

  • 追回来的老婆

    婚后一个月,他回到城里继续做建筑工。她一定要跟来。于是,他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干活,她在脚手架下给他和工友们煮饭。很少的一点伙食费,她尽力做出可口的饭菜。而每隔十来天,她定会包一次荠菜馄饨,她知道那是他最爱吃的。包馄饨那天,她要早早起来,赶去

  • 把爱种在“心”上

    这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浪漫爱情故事。那时候,他英俊潇洒,她美丽如花。甜蜜的爱情,美满的婚姻,让两人过着尘世间最美的生活。他把她视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宝”,倍加呵护。她款款深情,把满腔深情都交付与他。从一张旧照片中,我们见证了他们当初的爱情:照片中

  • 我们为什么没能好好在一起

    2008年夏天,我来到北京。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多人,人潮把我推出检票口,我第一次看到了北京,它那么大,那么明亮。和所有庸俗小说的开始一样,你我相遇也有一个庸俗不堪的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深夜的人们爱去簋街吃饭,那天我们同时拦下一辆出租车,你喝得

  • 马胜利躺在沙滩上

    马年开年,2月6日,马胜利走了,76岁。在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就像“厉股份”、“吴市场”一样,马胜利号称“马承包”。但马胜利的承包有点诡异,至今存疑。话说1984年初春,河北石家庄造纸厂亏损三年了。某日厂门口突然出现一张《向新领导班子表决心》

  • 亡妻逸事

    一旧式婚姻,过去叫作“天作之合”,是非常偶然的。据亡妻言,她十九岁那年,夏季一个下雨天,她父亲在临街的梢门洞里闲坐,从东面来了两个妇女,是说媒为业的,被雨淋湿了衣服。她父亲认识其中的一个,就让她们到梢门下避避雨再走,随便问道:“给谁家说亲去

  • 我陪父亲去看病

    从未想过,父亲竟然会病倒在床上,衰老得如此之快。或许,是因为我太自私自利,不够孝顺,忽略了现实。当我再一次见到父亲时,他瘦弱的样子让我差一点儿流下泪来:父亲,你真的老了,需要儿女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大哥将父亲送到我城里的家后,言说家里还有点

  • 太阳

    一觉睡到中午,不知怎么了猛地睁开眼睛,醒了。这可能就是大家口中的自然醒吧。条件反射地四下张望,发现有两三格斜斜的阳光印在下铺小A凌乱的床上。明亮的光柱里装满了四处游动的小灰尘,小灰尘杂乱无章的游动,似乎能看出它们很开心的样子,是有人在控制他

  • 为爱勇敢的小堂嫂

    故事的开始,他们是本市重点高中的学生。同窗三载,友情深厚。她默默地喜欢这个朴实沉稳的男生。高考前,她状似不经意地问他填报了哪所大学,他的回答让她振奋:原来他们向往同一所大学。共同的梦想使他们走得更近,一起上晚自修,一起探讨习题,连妈妈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