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明年我回家

明年我回家

收录日期:2025-08-07 15:30:05  热度:10℃

10年前父亲患绝症,永远离开了我们。没有了父亲的家,此后我们不愿再像以前那样,每年回到那座围墙内的小楼里。母亲一人独守空荡荡的房子也不合适,因此妹妹便将她接到自己家住。

然而,母亲虽住女儿家,却总是隔三差五地要回老宅去。“她不听的!风雨无阻!”妹妹经常在电话里向我抱怨。有时我也会假装生气,在电话里“责令”母亲不能再没完没了往老宅跑了,但母亲依旧我行我素。

那天,夜幕暗淡的灯光下,我陪母亲回老屋,姗姗而行在故乡的小路上,观现忆往,别有一番滋味和感慨。

到了自己家的院子,母亲掏出钥匙开锁,很用力地将门拉开——那大门很重,母亲用力时整个身子都往上“跳”了一下,有点“全力以赴”。我忙伸手帮忙,却被母亲阻止:“你挪不动的!”她的話更让我心痛:我一个大男人挪不动,你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怎么能挪得动呀!

看完前院的桂花树、后院的柿子树,母亲带我进屋。我们不约而同地进了楼下一间放置我父亲骨灰和遗像的房间——“阿爹,小明回来看你了!”父亲含笑看着我们,只是那笑一直是凝固的——那是他相片上的表情。10年了,只是一转眼的工夫!那一年,我带着去采访的任务,顺道赶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当时他无力地朝我挥挥手,说:“你的事不能耽误,快去写吧。”这一年,父亲走了。

三鞠躬后,我为父亲点上一支香烟,再插上一把母亲点燃的香放在祭台上……我忍不住哽咽起来,像少时在外受了委屈后回到家的孩子。“走,看看你的房间。”母亲怕我太伤感,一把拉我上楼。其实从进门的第一眼,我已经注意到:所有的房间内,无论是墙还是地,无论是桌子、椅子、沙发甚至电话机,都一模一样地放在原位,并且整齐而洁净。“还这么干净啊!是你经常擦洗的吗?”母亲含笑道:“我隔三差五回家就干这些事,把所有的地方都擦一遍……不要让你爹感觉没人理会他了,也好等你们回来看着舒服。”

母亲把我领进我的房间,一张宽宽的床上,上面盖着的是我熟悉而陌生的黑底花被面,被子的夹里是土布,那是母亲和姐姐亲手织的,摸上去尽管有些粗糙,但我脑海里立即闪现出当年母亲与姐姐在织布机上日夜穿梭的情景……床边是一排梳头柜,上面的相框内,是父母引以为自豪的儿子在部队时当兵、当军官的照片,以及与他们的合影。那个时候,我们全家人多么幸福,好像有我这个当连级干部的军官就知足了!

“看,里面全是你的书……”母亲拉开一个个抽屉。令我惊喜的是,它们多数是我早期的作品,有的我早以为遗失了。母亲一边唠叨着,一边弓着腰,开始翻箱倒柜。“这是你的衬衣,没穿两次。”“这件棉衣,是那年冬天你回家时特意给你缝的。”“看,这是你从部队带回来的解放鞋,还是新的,他都没来得及穿……”二三十年了,母亲竟一件不少地将我曾经用过和我孩子用过的衣物,一样样保存得如此完整、完好!

“你看这个……”母亲从一个包袱里拿出一个暖水袋,说:“还记得那一年你们第一次春节回家,我给小孙女买的这个暖水袋吗?”我一把抓过暖水袋,摸了又摸,眼睛很快模糊了……那一年冬天,我带女儿回家探望父母。南方没有暖气,屋子里跟冰窖似的,我妈急得不行,半夜打着手电筒去镇上敲商店的门,硬是让人家卖给她一个暖水袋。不想回家途中,雪路很滑,母亲连摔了好几跤,卧床几天后方康复。

“倒上热水还能用。啥时你带我的孙子们回来?”母亲顺势拿过暖水袋,认真地看着我,“他们都回来你也不用担心,我这里啥都有……”母亲像变戏法似的,又从柜子里拿出两个暖水袋,还有电热毯、铜热炉和夏天用的凉席、毛巾被、竹扇……一年四季所用的物品应有尽有。我吃惊地张大嘴巴。母亲喃喃地说道:“你们要回来,这些都能用上。”她抱过一床棉被和床单,放在我手上。

柔软蓬松的棉被像刚从太阳底下收进屋似的……我顿时感觉有一股巨大的热流涌进我身,然后融入血液,一直暖到心窝。

就在这天晚上,我异常庄重地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懂了。”母亲惊诧地看着我:“你懂啥了?”我说:“明年我就回家来!”

母亲有些不安地笑了。这时,她的双眼闪着泪光……

猜你喜欢

  • 义务打工

    在一次招聘会上,银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米力碰到一件怪事,一个叫武春玲的女孩儿说,不要一分钱的薪水,只让进公司实习就成。一听这话,米力有点儿奇怪,现在的年轻人应聘,谁不是奔着高薪而来的呀,没想到这个女孩儿竟提出这样不可思议的要求。于是,他把

  • 别带着嫉恨上路

    阿谦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公司跑业务,两年下来工作业绩很不错,顶头上司室主任对他颇有好感,觉得阿谦是块可塑之才。 阿谦取得的这些成绩,主要是依赖自己吃苦一路打拼出来的,但阿谦也明白,这与主任时不时给予的引导分不开。自己的这个上司,除了有时比较蛮

  • 我还有机会

    有一位汽车推销员,刚开始卖车时,老板给了他一个月的试用期。29天过去了,他一部车也没卖出去。最后一天,老板准备收回他的车钥匙,请他明天不要再来公司了。这位推销员坚持说:“还没有到晚上12点,我还有机会!” 于是,这位推销员坐在车里继续等。午

  • 把拖把拧干

    小君是我的邻居,大学毕业后,她到一家外贸公司应聘文员,和她一起进去的还有一个女毕业生小刘。老总说,试用期一个月,试用期满后,谁表现好,谁留下。 小君偷偷看了一眼小刘的简历,大专学历,成绩平平,连社会实践也没有参加过;而自己本科毕业,在校时是

  • 做“自己人”,更要做大写的人

    李翘是硬挤进这家房地产公司的,当时,比她学历高的,比她有背景的,比她有从业经验的多的是。然而,偏偏老总选择她做广告部经理。老板的这一做法,在公司引起了一阵骚动。 李翘身材高挑,气质迷人,属于那种让人一眼看上去就忘不掉的女人。因此,许多人都说

  • 依赖你的员工

    必须依赖并关心员工。你的员工,你的团队是唯一能够改变一切的力量,员工是帮助你实现梦想的基础。大企业总是抱怨创新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它们不知道如何实现目标,原因是它们没有倾听员工的意见。它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股东身上。股东会给你很多意见,但是

  • 骑稳自己的驴子再找马

    很不幸,我毕业的时候,正赶上金融危机。人才市场跑了无数趟,简历投了一大堆,我还是没有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眼看一起毕业的同学都纷纷“名花有主”,而我却还抱着简历奔波于各类招聘会、形形色色的人才市场,这让高不成低不就的我倍感压力。迫于压力,

  • 送给对手的“救命草”

    大学毕业后我去一家杂志社应聘。那是一本企业内刊,由于那家企业名气很大,应聘者也不在少数。5个编辑岗位,报名者多达300多人,其中包括2名应届博士和30余名硕士。看着自己手里薄薄的一张本科毕业证,我一半儿的信心被报名办公室过道里涌来涌去的人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