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谁的青春不曾心动

谁的青春不曾心动

收录日期:2025-08-08 08:11:41  热度:10℃

那时我们都才十八岁。十八岁,花一般的年龄,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和好感。十八岁的我亭亭玉立,是班上众多男生钦慕的对象。可我对那些向我示好的男生不感兴趣。

和班上所有女生一样,我也在偷偷地喜欢杨军。杨军是班长,学习好,长得高大、帅气。偶然的一次,我看见一个女生故意找他说话,他紧张得手不知往哪儿放,额头冒汗,脸红耳赤的样子时,我的心莫名地狂跳。这个社会,会脸红的男生越来越少了,而且他还那么帅。

高三了,老师三番五次地强调不能早恋,并且时时宣扬早恋带来的害处。班上男女生,界线分明,谁也不敢轻越雷池一步。上一届的学长,就是因为地下恋情曝光,最后被学校退学。虽然我性格比较外向,但也不敢公开表现出自己对杨军的好感。十八岁,并不明白什么是爱情,只是喜欢那种偷偷观察他的感觉,仿佛有一根无形的线,一直在我心里绕呀绕的,怎么也理顺不清。

可我又不能被同学,特别是老师发现我喜欢杨军,我只能悄悄地,在心里去喜欢他。但在班上,在公开的场合,有很多次,我都故意和杨军唱反调,让他下不了台。每次开班会,当班长杨军说东时,我就说西,他说组织全班去郊游,我却说不如在学校搞个烛光晚会更缓解学习压力。其实我并无恶意,只是希望能引起杨军的注意。我一直觉得杨军高高在上,目中无人,从不当我是回事。虽然向我示好的男生也很多,但我从来视而不见,没给他们什么好脸色。十八岁的少女,清高、骄傲,又怎能容忍自己喜欢的男生对自己视若无睹呢?我总是优雅地从他眼前走过,总是温柔地对他微笑,可他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为了引起他的注意,我可谓是煞费苦心。但唱反调的感觉并不好,有违我的意愿,特别是看见杨军一筹莫展、眉头紧锁时,我心里也会难过。可是,除了这样,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引起他的注意。

杨军每次被我反驳都显得很无奈。口齿笨拙的他又怎么讲得过伶牙俐齿的我,有时争论着,他心里越急话就越讲不利索,话不利索他就会恼怒,脸色铁青。他不明白我为什么总要针对他,和他唱对台戏,让他难堪。

临近毕业,我愈难控制自己对杨军的喜欢。我知道,毕业后可能就会错过这段纯洁的感情。我希望他能明白我的心意。于是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我搜肠刮肚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信给杨军。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封“情书”。我以为很快就毕业了,就算被杨军拒绝也没关系,没有人会发现我的秘密。

我偷偷把信夹在杨军的书本里,装作若无其事,眼睛却一直紧张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当我看到他发现那封信时,心一阵狂跳。杨军偷偷把信展开,藏在书本下看。看完信,他还扭过头看了我一眼。我满心欢喜,羞红着脸垂下头,不敢看他。一堂课,根本静不下来,心里翻来覆去地想杨军回信到底会写些什么?他是不是也喜欢自己呢?

终于熬到下课铃响,我趴在桌上,望着窗外的晴空,心里乐滋滋的。我以为杨军很快就会把纸条递过来。可是等到放学,我等来的却是班主任严厉的责骂。班主任是个中年妇女,说话刻薄,她批评我不自重,不自爱,小小年纪就知道给男生写情书,最后还要我回去请家长。我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吓得泪如雨下,心里恨极了杨军。

我主动给杨军写情书的事很快就在学校宣扬开来,传得沸沸扬扬。女生都不再搭理我,说我轻浮;男生更是对我敬而远之。一时之间,我成了学校里最出名的女生,成了众人嘲笑的对象。走在校园里,背脊如芒,就是回家,我也感觉到街坊邻居在背后指指点点。父母也和我一起蒙羞,抬不起头来。为此,父亲还狠狠地打了我一顿,把我关在房间,不让我出门。

那段日子,我仿佛一下子坠入了地狱。多年后回想起来,依旧悔恨当初。我没有参加高考,学校因为这件事勒令我自动退学。离开学校我去一个远房亲戚的厂里打工。我再也无法上学了,大学梦从此夭折。我恨杨军,就算他不喜欢我,他也没必要把我的情书交给老师,没必要四处宣扬,让我身败名裂。十八岁美好的年华,因为那封情书,所有美梦都破碎了。


猜你喜欢

  • 那个和你抢巧克力的人

    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印象中,爷爷和奶奶是一对老小孩,现在想来有些奇怪,按古人的说法,总要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方是恩爱夫妻。不过我从来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吃菜的时候,像小说电影里描写的夫妇一样,把最好吃的部分夹给对方,更没见过

  •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一个寒夜的梦里,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醒来默坐,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而心底却像落了一场雨,所有曾经的点滴片段,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

  • 让爱抵达

    淅淅沥沥的春雨一连下了10多天,周末天终于晴了,我带孩子回乡下的老家。打开院门,见婆婆正抱着我们床上的被子,准备晾到屋檐下。见我们进门,婆婆笨拙的身躯趔趄了一下,我赶紧跑过去扶住婆婆。婆婆满脸的尴尬,“真是没用了,自从去年得了那场病,现在连

  • 换一些时间

    去年,为了买房,家里借贷了几十万元。每月千余元的“月供”让我们这个工薪阶层家庭的财政显得捉襟见肘。看到妻子在菜市场为了5毛钱与小贩进行着艰苦卓绝的讨价还价,看到女儿望着别的孩子身上漂亮的童装露出羡慕的眼神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次,偶尔在

  • 满世界旅行的母爱

    春节回家的时候,为了给家人一个惊喜,只说了个大概的时间。可当我满心喜悦地提前3个小时回家的时候,我看见母亲早已站在家的路口,身上落满雪花。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苦日子都没有击倒母亲,可是现在,轻轻的雪花,却轻易地将母亲的脊背压弯。我一边替母

  • 我是你的冤家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畏惧父亲,同时对他也很腹诽。这怕似乎没来由,怨却有因。而今想来,大约是童年时期留下的心理阴影吧。母亲生我时,父亲才二十出头。或许他还没有做好为人父的心理准备,猝不及防,一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如条尾巴追随左右,张口要吃,伸手索

  • 和父亲坐一条板凳

    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回家。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父亲,将身子往一边挪了挪,对我说,坐下吧。印象里,那是我第一次和父亲坐在一条板凳上,也是父亲第一次喊我坐到他的身边,与他坐同一条板凳。家里没有椅子,只有板凳,长条板凳,还有几张小板凳。小板凳是母

  • 背债后的幸福转机

    买房前,我跟婆婆格格不入:我手“大”,她手“小”;我爱花钱,她爱攒钱;我看中的衣服刷刷卡能一款来不同色的两件,而婆婆看中衣服,左转右转就是不舍得买……我最恨婆婆吃苹果,一个苹果切4瓣,家里4个人一人一瓣——这个时候,我通常选择逃,出去买一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