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意外的人选

意外的人选

收录日期:2025-08-08 03:46:39  热度:9℃

吴有良米店里的人手已经不够了,托人很容易就招了几个打杂的伙计,但是让他犯愁的是城外的一家米店里还差一个掌柜。他把身边认识的那些有几分才气的人都物色了一遍,但还是没有如意的人选,吴有良急在心头。

生意场上,时间就是金钱。吴有良打出了招聘告示:月银三十两聘请掌柜一名。由于不菲的薪金,吸引来了不少的人,就连邻县的几个秀才也赶来了。吴有良没有想到告示一出,一下子会来这么多人,那就只能优中选优了。经过几轮的初选、复选后,三十多名报名者中只剩下三位学识渊博的秀才了。店里只要一个掌柜,这让吴有良又犯愁了。

吴有良当即决定,请最后剩下来的这三个秀才喝酒,感谢他们的支持,顺便给这三个人加试。其实,就是从这三个人中物色一个最佳人选。

中午时分,秀才们准时来到了吴有良指定的饭店里,本来只有三个秀才加试,却来了四个人。吴有良透过酒店的后窗向大厅里摆酒宴的桌子望过去,那人面相生疏,并不在加试之列,难道是自己记错了?吴有良纳闷了。

秀才们个个穿着长衫马褂,辫子梳理的油亮,他们都很拘谨,看得出各自都很紧张,静静地等待着吴有良的到来。

菜很快就上齐了,满桌子的山珍海味,让人垂涎欲滴。一刻钟过去了,有两个人稍稍有了些躁动。这时,吴有良的二掌柜出现了,告知吴有良有事临时外出了。说着带头拿起了筷子,请秀才们随意用餐。只见那个让吴有良面生之人,稳重地站起来,小心翼翼执起酒壶,一一给桌子上的人斟满酒,说着祝福的话。然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最后再给右手边的张秀才斟酒。“大家随便点吃,以后我和大家可能就在一个柜台上共事了。不要客气。”吴有良的二掌柜说着举起了酒杯。

于是,大家都放开了吃喝。气氛活跃了起来,大家纷纷拿起筷子各取所好,放任自由,毫无顾忌,各吃各的……没多久,只见刚才那斟酒的人又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端起一碟碟菜奉送到每个人的面前,感觉他整个饭局都在关注别人,时时给人斟酒,给人奉菜,忙完这些自己才静静地坐下来吃。

吴有良看在眼里,向身边的伙计一打听,才知道那人是张秀才的侍从,叫陈信,是陪着张秀才来加试的。怪不得看着眼生,吴有良欣慰地笑了笑。

秀才们酒足饭饱之后,吴有良仍旧没有出现。秀才们各自炫耀着满腹诗书,只见陈信一会儿帮着给大家添茶续水,一会儿到店门外观望。

傍晚时分,吴有良终于“回来”了。先是一大堆的客套话,对自己没有陪各位秀才进餐表示歉意,但对加试的事情一个字也并没提,请大家等候消息。

第二天一大早,吴有良把一张聘书送到了陈信的手中,陈信被录用了,三个秀才落选了。秀才们认为一定是吴有良把陈信也误认为是秀才堆里的人了,但是吴有良以前并不认识陈信呀!秀才们心中不服气,要找吴有良讨个说法:“大家条件都差不多,都是秀才,你又没有加试,凭什么选个随从当掌柜?是不是弄错了!”

吴有良笑着说:“昨天请你们吃饭的时候,我就对你们每个人一一测试了。一个在饭桌上能兼顾别人的人,一定是个懂得时刻兼顾别人的人,我们米店需要这样的人。”

“但是他不是秀才呀?不符合你招人的条件呀!他有能力胜任这差事吗?”

“有时候我们的办事能力其实与我们的学识无关,而与我们的习惯和态度有关。”

秀才们马上又为自己辩解道:“怎么能用饭桌上的细节来检验一个人的能力呢?”

吴有良看看那些衣冠楚楚的秀才们,反问道:“生活的细节,加起来不就是整个人的习惯和态度吗?我想一个能兼顾别人的人,那一定是个办事周全的人,最终也一定会是一个成功的人。”


猜你喜欢

  • 解铃还需系铃人的故事

    成语“解铃还需系铃人”就出自南京清凉山上的清凉寺。 这句成语源自一个叫法灯的和尚。据明代瞿汝稷所编佛家禅宗语录《指月录·卷二十三》记载:南唐时金陵清凉寺(既今清凉山公园清凉寺)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他性格豪放,平时不太拘守佛门戒规,寺内

  •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故事

    明初年的大臣刘基,字伯温,元代末年中过进士,担任过一些小官。后来,他劝说朱元璋脱离红巾军领袖韩林儿建立的政权,独树一帜。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他被任命为御史中丞。 夏日的一天,刘基在杭州城里漫步,只见一个小贩在卖柑子。柑子是很难保存到夏天的

  •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的故事

    出处: 《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战国策·魏策一》《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示例 :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的原则。(《毛泽东选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钓

  • 竭泽而渔的故事

    解释:竭泽而渔,抽干池水,捉尽池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语出《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淮南子·本经训》:“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高诱 注:“竭泽,漏池也。”《明史·文震孟传》:“徐议

  • 鸡口牛后的故事

    战国的时候,秦国想要统一整个天下,就常常去攻打吞并别的小国。 其中有一个小国家叫韩国,韩王很害怕秦国会来攻打他们,就想要把一块土地送给秦国,向秦国称臣,这件事被楚国的国王楚王知道了,就派了一个叫做苏秦的人去劝韩王千万不可以这么做!苏秦

  • 开卷有益的故事

    出处 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 太宗日阅《御贤》三卷,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 益,朕不以为劳也”。 释义 “开卷 ”就是翻开书,表示读书。比喻读书有好处。 故事 宋大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割

  • 口蜜腹剑的故事

    出处: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空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释义: 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样甜,肚子里却怀着暗害人的阴谋。 故事: 李林甫,唐玄宗时官居“兵部

  • 口若悬河的故事

    出处: 《晋书·郭象传》王衍云:听象语,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释义: 悬河”,瀑布。讲起话来像瀑布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也比喻十分健谈。故事: 晋朝时,有一位大学问家,名叫郭象,字子玄。他在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