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林少华的真、痴与书生气

林少华的真、痴与书生气

收录日期:2025-08-08 08:02:03  热度:11℃

林少华先生的最美好时光也许该再往前推到90年代,那时候,他翻译的村上春树小说《挪威的森林》风靡整个文青群体中,印数持续高烧不退,我买来一本 ,看完很激动,那时的人饭后还聊文学,书被一个跑来我家白吃的半陌生人借去了,死活不还。

透过书页,我猜想林少华先生那儒雅的面容,那柔软的心肠,那广博的见识,那洒脱的举止……竟然在书的后记上看见他留给读者的地址,赶紧铺开稿纸写了封群众来信,因为刚从日本回国,又是校对员出身,顺便挑了个文字错误以显示自己比普通群众略高一筹。

没有想到林少华先生竟然给我回信了,话没几句,却平易近人,略显幽默,我狂喜之下加一码,寄去我写的书再套近乎,随后将偶像纳入作者圈,请他为我供职的青年杂志写稿。

林少华先生在我眼中渐渐丰满立体起来,他在大学任教,去日本做交换学者,花大量的时间翻译村上春树,共译了32本村上的小说。作为外语学院教授,林少华以“随笔式文体传达学术性思维”,写下很多文章,详细介绍村上春树的生平、作品和为人处世特点,分析文学价值,带领学生和一般读者赏读,是村上作品在中国大规模流行最关键的一个人。

林少华出来活动,一向穿着体面整洁,头发梳得顺溜,中等偏高个子,身板挺直。他长得有点儿男人女相,侧面还真有伟大领袖的感觉。林老师说话速度比较慢,常常会一偏头用有点惊讶的神态看着你,受到这样的礼遇,你会觉得自己真是高明,不由自主打开话匣子,其实呢,高人就在你对面。

那天陪着林老师去复旦大学外语学院做讲座,一路闲聊。做母亲的不免为培养出好女儿沾沾自喜,见林老师颇感兴趣,我大谈女儿必须富养,女孩子只有见识广、眼界高,自然有气质,将来才能成功的道理。这些资产阶级言论如雷般击中林老师纯洁的心灵,家里正有小女初长成,他惊道:教育女孩不能节约成癖?可是我小女儿用餐巾纸的时候,我常常教育她,你嘴巴那么小,只需用半张就可以了,难道是我错了?!

林老师已逾耳顺之年,然而他集淳朴、天真、书生气于一体的气质,他热爱美丽的花草,每天发一条微博,种种率性举止由心而发,贯通于他的血液之中。我想,我们之所以喜欢他翻译的村上春树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对彼岸的那位性格怪癖的作家有兴趣,而是为翻译家笔下的华美中文所倾倒,我们迷恋的是林老师二度营造的村上的文学世界。

钢琴家宋思衡如期在上海音乐厅举办了《寻找村上春树》多媒体钢琴音乐会,曲目结束的时候他邀请林少华先生上台,这位神秘嘉宾的出现引起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林少华开口第一句话就让大家笑喷了,他说:“人总是出现在他不该出现的场所。”接着他谦虚道:“我的应邀出现,当然不是因为我懂音乐和钢琴,更不是因为我一如我的名字那样年轻和风华正茂。恰恰相反,我开始老了。可是人们竟那么宽容和友好,每当举办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关的活动,总喜欢把我从青岛那座地方小城找来——较之其他原因,大家情愿把村上的影响、他的文学魅力的某一部分归功于我……”

猜你喜欢

  • “情歌校长”毛世林的爱心梦想秀

    默契合作,失恋助推情歌出世 2003年,毛世林师范毕业,由于没有对口的就业机会,他选择到广东沿海地区打工,渴望以此改变命运。在东莞,毛世林进入一家电子厂做零件检修,但面对每天都是流水线的生活,他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七天后就辞职了。随后他

  • 带把菜刀上路,借个厨房旅行

    郑永骏是出生在加拿大的混血儿,爸爸是祖籍广东潮州的越南人,妈妈是有华人血统的老挝人。妈妈是一个非常会做菜的人,做菜的时候又非常注重细节,比如淘米水的水温她都会很在意。“人家买菜十分钟,我妈要花一个多小时。她对买菜很讲究,总会告诉我这个怎么选

  • 民国大师是怎么炼成的

    若论中国人发现除四书五经之外,天下还有自然科学一说,并且大规模努力学习,始于庚子赔款公费留学。我不知道当年庚子赔款留学怎么考试,但当时各地私塾,大多只读四书五经,所以庚子赔款留学考试,大概也只能以文史为主。事实上,庚子赔款留学生中,那些后来

  • 杨致远:雅虎“私奔”,谁的盛宴?

    杨致远能否成功让雅虎私有化仍有待观察——这取决于他为谈判设定的条款,以及是否有其它的出价。据雅虎当前职员和前职员称。杨致远依然能对董事会施加影响,但他对雅虎管理层和员工的影响。不如原先与微软谈判时。曾经点亮全球互联网星空的雅虎如今气息奄奄,

  • 1885次的拒绝

    有一位穷困潦倒的年轻人,即使身上全部的钱加起来,也不够买一套像样的西装。但是,他仍心无旁骛地坚守着自己心中的梦想,他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当时,好菜坞共有500家电影公司,他逐一数过,并且不止一遍。后来,他又根据自己认真划定的路线,排

  • “诗意”价几何?一个穷酸诗人惊变千万富翁

    他曾是广东一位知名青年诗人,发表过数百首诗作,出过好几本诗集。在那个诗歌盛行的年代,他获得过无数荣誉,头顶诗人的光环,走到哪里都是“明星”式的人物。可是,随着诗歌的没落,他也逐渐落魄了,生活无以为继,无奈之下只好背着一箱子诗集,开始了颠沛流

  • 如同花朵调零,宋汶霏永远的27年光影

    误打误撞舞蹈女孩荣升“广告天后”1994年6月,宋汶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母亲带她来到上海,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很小的房子,从早到晚陪读。因学费和生活费等费用较高,她的父母卖掉增城市仅有的一套房子,从此租房子住。宋汶霏每

  • 走出癌魔阴影,姚贝娜中国好声音浴火重生

    事业乘风破浪身体触礁姚贝娜9岁那年的一个周末,父亲问她在学校学习什么歌,姚贝娜说学了国歌,姚峰让她唱来听听。在父亲的钢琴伴奏下,姚贝娜兴高采烈地唱了起来,她声情并茂地唱完了整首国歌,那高亢清澈的童音让姚峰发现女儿在唱歌方面比弹琴更有天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