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苗族姑娘围腰上绣花的传说

苗族姑娘围腰上绣花的传说

收录日期:2025-08-08 04:46:51  热度:12℃

苗族姑娘围腰上绣花的传说

在中国苗族的传统习俗中,姑娘们在特殊的场合会围腰上绣花。这一传统源自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而这个故事也一直被口口相传,代代相传。

很久很久以前,在苗族的神话中,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姑娘,她的名字叫做花儿。花儿十分热爱绣花,她用线线绣出了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这些图案寄托了她对生活的憧憬和对幸福的追求。

某一天,苗族的部落突然受到了来自外族的入侵。部落的人们纷纷逃离,逃到深山之中。与此同时,花儿也抱着自己的绣花作品逃离。她心怀希望,相信通过手中的绣花能给人们带来勇气和力量。

在漫长而困苦的逃亡中,花儿遇到了一位苗族战士,他叫做杨明。杨明的勇敢和机智深深地吸引了花儿。两人一同面对许多艰难险阻,共同战胜了各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花儿的绣花成了她们心灵的寄托,也见证了她们之间的真挚情感。

终于,逃亡的日子过去了,苗族的人们重新回到了家园。花儿的绣花作品也成了苗族的珍宝,展示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团结的力量。为了纪念花儿和杨明的勇敢行动,苗族的姑娘们开始模仿花儿,围腰上绣花,用线线编织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这个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苗族姑娘们围腰上绣花已经成为了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姑娘都会绣上不同的图案,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向往和心中的故事。在重要的节日和婚礼上,姑娘们会穿上自己精心绣制的衣服,向世人展示苗族文化的瑰丽和传承。

正是这样一段古老而美丽的传说,让苗族姑娘围腰上绣花成为了一个独特的习俗。继承着花儿和杨明的勇敢精神,姑娘们用绣花讲述了一段段流淌在苗族血脉中的故事,也让苗族文化的魅力融入到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 母亲石

    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略瘦长,平整光滑。但它却是一块真正的文化石。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他的母亲每天到山下背水时就在这块石旁休息,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

  • 用爱温暖心灵

    从小,他就恨他。虽然,他是他的儿子,可儿子又算什么?他在外打工多年,却很少关心过他,也从没回老家来看看,他甚至都不记得父亲长什么模样。他只记得五岁那年,母亲和父亲大吵了一架,然后离家出走,却不想遇到了车祸,自那以后,他拒绝再在别人面前提及父

  • 三十公斤的父亲

    三十公斤的父亲,却有一个高大英俊的儿子。小时候,儿子非常喜欢父亲,父亲是那般滑稽可笑,也许他不过是将父亲当成一个别人没有的会动、会笑的毛毛熊玩具而已。然而他很快懂事了,七八岁时,再与父亲说话,父亲需仰头才能与他对视。正是那时,他理解了“侏儒

  • 父母的棋局

    男人一般不屑于和自己的老婆下棋,一是往往水平相差太大,对弈起来不过瘾,再则女人脸皮薄,容易因为输赢起争执,影响夫妻关系。我的父母却是“另类”,从年轻到白头,两个人下了一辈子棋。上个世纪60年代,父亲在部队服役,是个运输兵,他和母亲是通过媒人

  • 记得来时的路

    那年我十七岁。九月,到济南一所大学去读书。本来和父亲商量好的,他只陪我到车站,可临行父亲却变了卦,要陪我去济南。记得我很不高兴,一路嘟着小嘴,很少搭理父亲,而父亲却一路小心地赔着笑脸。那时的我一脸的天真和浪漫,很想体味一下一个人天马行空的豪

  • 给父母当裁判

    不知为什么,父母年龄大了以后,越来越像小孩儿,两个人动不动就吵架,为一点点小事,就会吵得不可开交,互不相让。比如下棋,明明是两个人全神贯注地对弈、厮杀、争战,一派祥和的气氛,可转眼间,因为其中一个人悔了步棋,另外一个人便不依不饶,来言去语,

  • 父母是用来吼的

    作为菜场上的小商贩,我的父母早已习惯了又喊又叫的交流方式,倘若哪天我用温柔的语调跟他们讲几句话,他们一准会认定我私下里做了亏心事!在外读书工作多年,我一直被视为斯文女孩,不管老师、同学,还是领导、同事,个个都夸我温文有礼。可是他们不知道,在

  • 幸福不能打包票

    有个母亲,为了要帮乖巧的女儿找个好女婿,上网为女儿征求对象。就在交友网站上,她物色到了一个和女儿一样都从事医药配制工作的男子,安排他与女儿见面。没想到,第一次见面,色狼就露出了真面目,他得知女药师感冒了,竟然开了一帖药,谎称是治感冒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