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春天里有梦

春天里有梦

收录日期:2025-08-07 11:33:46  热度:11℃

第一次听说“旭日阳刚”这个歌手组合时,觉得名字真怪。点开那首《春天里》的演唱视频,心,有点发抖。

发抖,可能因为恐惧。记得刚来北京时住在地下室,突然停电,这十平方米坠入黑暗。是胶布层层包裹密不透风的黑,是毫无轮廓死气沉沉的诡秘的黑。地下二层,没有窗口。我举起自己的双手,它们完全融化在黑暗里。

发抖,可能因为感动。冬天穿着旧棉衣去动物园,看到一只黑鸟在冰面掠过,丝毫不因寒冷而减轻其飞翔的美,青春的心也充满力量。

八年弹指一瞬,在人流涌动的这个大城市,有了自己的小窝,有了相亲相爱的人,在预定的轨道上驾轻就熟,看着熟悉的风景。梦想?不是非要写出什么不朽之作,或许只是周末爬趟香山。

听这首歌,仿佛在看寂寞来路,在看私人青春,唤起了一种熟悉的忧伤和悲壮。

“当初的我是那么快乐,虽然只有一把破木吉他,在街上在桥下在田野中,唱着那无人问津的歌谣……曾经的苦痛都随风而去,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岁月留给我更深的迷惘,在这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的眼泪忍不住地流淌。”

“旭日阳刚”由44岁的王旭和29岁的刘刚组成,是漂泊在北京的农民工,因为放不下心里对音乐的向往,刘刚干脆当了专职流浪歌手,王旭则白天在药材厂干搬运,晚上去公主坟的地下通道唱歌。两人就是在地下通道认识的,后来时常在一起喝酒,唱歌。

两人都是穷小子。王旭在河南当了N年农民,不过混个温饱。2000年来京烧锅炉,一边工作“一边唱歌给两个大锅炉听”。后来干过很多行当,唯一没变的是爱唱歌。他说:“繁华的城市让我惶恐,只有歌唱,能让我心安。”

刘刚晚几年来京,也居无定所,脏活累活都干过。有一次他饿极了,摸摸兜里没钱,看看屋里没货,四下翻找,干脆把做饭的铝锅提了出门,在收废品的那里卖了两元,换了几个馒头。费劲地养活自己,似乎就是为了唱歌,再穷,那把吉他都是灵魂附体般地抱着背着。

“漂”了七年,刘刚从22岁唱到了29岁,没有房子,没有姑娘。他给父母打电话,吞吞吐吐地说:再让我唱两年吧……

在不同的地下通道,两个男人守着一份相同的小梦想,用歌声向世界宣告:我不服输。

直到他们演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

如今的网上有这对农民工兄弟演唱《春天里》的各种视频:大学生自费帮他们拍摄的MV,万人演唱会上他们和汪峰的合唱,在《我爱记歌词》栏目唱完后领唱员全体起立致敬,走上《星光大道》毫无悬念地夺取周冠军……而在最新的《我要上春晚》节目中,旭日阳刚以网络人气投票第一的优势获得了登陆兔年春晚的门票。

我反复看的,是他们最初的一段视频。用手机录制而后传上网的,画面不清晰,声音模糊,却以原生态震撼着观者。

10平方米的简陋房子,家具凌乱,床上没叠被子。两个大老爷们,一人一只酒瓶,红脸赤膊,在那里嘶吼着汪峰的歌《春天里》。赤裸裸的呐喊和血泪,奔涌而出。王旭手里夹着一根烟,昂头闭眼,陶醉其中。

我在想,那是怎样一个燥热的夜晚,灵魂破茧,情感爆炸,在酒精和往事的催眠下,音乐和肉体合二为一。

我反复地听了很多次,忽而平静,忽而伤感,忽而雄心万丈,忽而满心怅惘。

像我这样的“钢镚”很多,网友们听歌的感觉各有不同:

“刚来深圳时找不到工作,买不起盒饭,舍不得坐摩的,边走边唱。过年买不到火车票回家,几个兄弟大年三十在宿舍里喝着啤酒唱到哭……”


猜你喜欢

  • 一个母亲的告别

    女人得了重病,医生诊断,她最多再存活半年。男人拿着诊断书,望着诊断结果,女人呼天抢地,哭昏了过去。面对怕死的女人,男人爱怜地安抚她的情绪。是啊,谁不怕死呢,尤其是在这个世上,有她深爱的男人,尤其是他们的儿子才三岁啊。男人一边叹气,一边安慰女

  • 稿酬

    小草的第一笔稿酬——一张红一百的,两张五块的纸币。小草把它小心翼翼地夹在那本叫《七彩路》的书里。翻开书页的那一刻,他还特意转过脸去,等翻开后才转回脸来看那书页的码数,意在通过这个数字的好坏来预测一下自己的写作之路。之所以夹在那本书里,是因为

  • 背着真情走天涯

    每次晨练的时候,我总会经过一片荒地。半个月前,在那片荒地上忽然搭起数排工棚。有十余辆挖掘机在同时施工,场面十分热闹。听说,在那片荒地上要建造一个高楼层的居民小区。只要出去得早,我在半路上总会遇见一对特殊的中年夫妇。男的身材敦实,肤色黧黑,穿

  • 大兵

    天黑了。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

  • 对北大一年级学生说梦说

    我们需要做梦我已经和诸位久违了。我在2002年退休以后就很少来北大,更不要说和同学们见面聊天了。最近一次来是2008年4月27日,在北大一部分学生社团组织的北大110周年民间纪念会上,听了已经毕业的诸位的老学长老汉唱他写的歌《未名湖是个海洋

  • 被“删改”的童年

    暑假过去,学校开学,小学生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学年。女儿拿出她的语文课本(五年级上册),让我给她讲讲第一课课文一作家林海音的《窃读记》,讲的是作者小时候没钱买书,在书店里看书的故事。文童的确是林海音的风格,但读起来很不连贯,不少地方感觉不合理。

  • 海啸的反思

    “我们住在离开大海大约10公里处。那天早上,大量海水突然猝不及走路的云防地涌进了屋子里,我还来不及发出惊喊,便发现自己竟已踉跄在澎湃的海水里了。当时,我怀里正抱着襁褓期的幺儿,长子手脚敏捷地把婴儿从我怀里接过去。强大的水势把我们冲出屋外,那

  • 鸟是怎么出头的

    世事在变,世态在随着变。我小的时候,钱是一种很有问题的东西。有钱的人都有问题,让人疏远,甚至憎恨。才过了三十多年,没钱的人却成了问题,让人疏远了,被号召着扶贫。经济成了唯一的核心,在这个核心里,钱也让一些大人物出了问题,革职,入牢,割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