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学霸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学霸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收录日期:2025-08-08 06:01:16  热度:10℃

苏轼天资聪颖,天分极高,当年文坛领袖欧阳修读到他的文章,都不由惊叹说:“吾当避此人一头地。”他博览群书,贯通经史,看起书来如饥似渴,是个典型的“学霸”。不过他的文学成就却不是天分两个字可以解释的,他在成为“学霸”的道路上着实下过一番笨功夫。

苏轼小时候很贪玩,那时候读书,绝非出自自愿,而是老爸逼出来的。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意思是,他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童年,父亲监督着他读书。有一天,父亲出去要办事,给他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就是把《春秋》这部史书读完。结果他因为贪玩,一看时间,父亲快回来了,可《春秋》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那个着急啊,感觉胸口里头好像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嘴上就好像那鱼咬了钩一样难受。这首诗写自什么时候呢?是贬在海南时写下的,那时苏轼已经六十多岁。这么大的年纪想起幼年读书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当年他老爸的严厉程度可见一斑。

当然,后来苏轼读书就完全是心甘情愿了,那种刻苦的精神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市)为团练副使,他在黄州城东的一块坡地上建起了一个小屋,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开始用读书驱散人生的阴霾。

司农朱载是苏轼贬谪黄州后结识的一个文友。有一天,朱载来拜访苏轼,通报进去之后,很长时间也不见苏轼出来。朱载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很是尴尬。过了足足有一个时辰,苏轼才走了出来,他向朱载道歉说,自己正在做功课,所以不能马上出来,非常失敬。朱载便问他做什么功课,苏轼回答说:“抄《汉书》。”朱载大为奇怪,说:“以先生的才华,开卷一览,就能够终生难忘,怎么还亲自抄书呢?”苏轼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我抄《汉书》已有三遍了,边抄边背。开始抄第一遍时,每段专抄三个字做题目,第二遍每段专抄两个字做题目,现在只抄一个字做题目,只要提起这个字,我就能接着往下背诵下去。朱载非常新奇,施礼说:“您能将所抄的东西让我看看吗?”苏轼拿出一册抄写的汉书,朱载随口念了一个字,苏轼应声背诵题下文字,没有一字差错。

一部《汉书》将近75万字啊,抄写三遍,倒背如流,这等功夫谁学得了啊!

对于苏轼来说,最难的事,不是屡遭贬谪的政治失意,也不是经常发配蛮荒之地的生活清苦,而是无书可读,那才叫难过啊。不过他脑瓜一转,就想出了新的点子。他发明了一种“八面受敌”读书法,“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每一本书要读上好几遍,每一遍都只带着一个主题去探求、去研究,这样就好像读了好几本书一样。晚年时谪居海外,手头的书少得可怜,一次偶然得到柳宗元的一篇文章,于是横看侧看,敲骨吸髓,何止八面,几乎每个字都玩味了数遍。

苏轼读书,在别人看来很苦,可在他,却是无与伦比的乐事。他读起书来,常常读到三更天,即使喝高了,大醉而归,也要披衣展卷,读到困倦方才就寝。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天才的背后,其实都浸润着辛勤的汗水,他肆意潇洒的每一个字,都经历了千锤百炼的笨功夫。曾经,有人称赞鲁迅是天才,他回答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或许也是对苏轼一生成就的最好注释。

猜你喜欢

  • 留给他自己说

    留给他自己说大卫坐在沉默的房间里,思绪纷乱。他注视着墙上挂着的一张家庭照片,照片中笑容灿烂的人们看起来幸福无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多年来,大卫一直在演绎着一个人生的喜剧。他总是在别人需要他的时候扮演英雄的角色,却很少有人愿意倾听他的故事。

  • 人欺是福

    人欺是福在这个世界上,人们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让我们感到委屈和伤心的事情,甚至会受到他人的欺辱和蔑视。然而,反过来想一想,人欺也许是一种福分。首先, 当别人对我们不公平地对待时,这是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成长和

  • 裁员这件小事 

    裁员这件小事 每个人都知道,裁员是一件让人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它代表着公司的经营困难,员工的失业,以及整个社会的不稳定。然而,裁员也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保持竞争力,不得不采取一些艰难的决策,

  • 工作较量

    工作较量在繁忙的都市里,工作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纷繁复杂的职场中,每个人都在谋求成功,争夺机会,不断挑战自我。这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世界,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以此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机遇和认可。在这个名为“工作较量”的游戏中,每个人

  • 杨小凡的青葱之恋

    杨小凡的青葱之恋杨小凡是一个生活在小城镇上的普通女孩,她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笑容可掬的脸庞,总是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她在大学读书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让她心动的男孩,名叫张家骏。张家骏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他高大英俊,才华横溢,人们无不对他艳羡

  • 盲童瞄准

    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年轻的盲童名字叫小明。小明从出生开始就没有视力,但这并没有让他退缩或者自怨自艾。相反,他充满了无限的勇气和决心,总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虽然小明不能用眼睛看到世界,但他通过其他感官来探索这个世界,并努力适应生活。尤其是他

  • 乾隆夜走野兔岭

    乾隆夜走野兔岭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清朝皇帝,他统治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然而,在正式登基成为皇帝之前,年轻的乾隆曾有一段寻找真正自己的经历。当时,乾隆还只是一个年轻的王子,他并未迎娶妃嫔成为正式的皇帝。他渴望离开宫殿的束缚,亲近

  • 计救卖货郎

    计救卖货郎从前有一个叫小明的卖货郎,他是乡村中一位勤劳善良的青年。每天清晨,他背起自己的货物,走上陡峭的山路,向城镇中的居民兜售商品。小明卖的货物种类繁多,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小玩意儿,无所不包。他以诚实和真诚为宗旨,因此他的生意一直很好。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