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碎瓷片儿里“炼金”

碎瓷片儿里“炼金”

收录日期:2025-08-08 05:40:42  热度:9℃

千回百转与青瓷相恋

叶贝是偶然在一个项目中认识青瓷的,她觉得这是不错的机会。

青色,在古人心目中意味着生机、宽广、正直、高尚。青瓷的出现,恰恰迎和了中国人这种敬天尚青的内在精神需要。

青瓷是传统瓷器的一种。按颜色可分为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古人评价青瓷为“瓷器之花”,所谓“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

出于喜爱,叶贝花了1万元钱,买了几箱破碎的古瓷片,被人说是傻瓜。现在,那几箱瓷片有人出价10万她却不卖,又有人笑她是傻瓜……和古瓷一见钟情后,不断地学习,蚂蚁搬家般点滴积累,让她在古瓷领域学识渊博。

很多人认为古瓷一旦破损残缺,就没价值了。经过一番了解之后,叶贝才发现破碎的古瓷片有特殊价值,它可以作为标本,成为初学者的鉴定参考工具。

通过三个月的努力,叶贝在闹中取静的茂名北路开了第一家铺子“青瓷故事”。她喜欢那里的青砖墙,宁静平和,是繁华看尽后的沉默。如果说不远处的高楼大厦像唐诗宋词那样华彩,那么这青砖红瓦就是古诗十九首的含蓄蕴藉、温柔敦厚。旁边的荣康里,是很有历史渊源的石库门房屋,在那里住过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把富有内涵的古瓷店开在这里,最适合不过。

小小的门面,木色的招牌,“青瓷故事”默默置身于一排老式建筑里,不动声色。仅仅15平方米的小空间里,简洁清爽地摆了一圈深色木展柜。右手边角落里有一个茶桌,围了三条板凳,背景的墙面从天花板悬挂下一块粗麻布,让茶桌前坐着沏茶的人显得格外有古人风范。装修中有意运用了一些中国元素,比如手绘青花图案的吊灯,绿琉璃瓦的隔断。这就是小店全部的装修,素雅寂静,一如它经营的商品——青瓷。

独一无二的青瓷故事

“残而不失其真、残而不失其美”是古瓷碎片的最高境界。叶贝店里的古瓷首饰,是她从之前买的碎瓷片中,仔细挑选美丽的局部图案,根据古瓷残片残破的位置,把残片最美的部分取下来,然后经设计师设计,老银匠手工纯银镶嵌后镀金制作而成。

在花样上,有小巧的耳环、戒面,多用花鸟、祥云等图案点缀,大些的项链坠、胸针等则多了些设计感。有一副链坠截下两指宽的粉彩“囍”字,镶嵌在纯银托座里,佐以红丝线绳,透着一团喜气。这些宝贝定价从几百元到几千元,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限量艺术品。

在叶贝看来,这些瓷片中,深藏着几世轮回的故事。“最终的破碎,也记载着历史的烟云,现在流传百年,又重现了视觉上的完整,如同重生。”

它们,都渗透了历史的沧桑,寄寓着美丽的传说。

为了让顾客了解瓷片蕴涵的文化意义,叶贝还在每只首饰边上配诗一首,并附上介绍。

比如:清康熙青花凤尾草项坠——情到浓时情转薄。很久以前,凤尾草就被当做迷恋药来使用。只要把根茎的汁液让意中人喝下,就可以抓住对方的心。瓷品淡雅,画工精细,釉面润泽,灵动飘逸于胸前,是怎样的风情呢?

“青瓷故事”开业两年多,结识了一帮兴趣相投的朋友。店里会定期开一些沙龙,大家聚在一起把玩古瓷片,谈诗论词,也谈论最近看的书、最近去的地方,涉及面很广,想到哪就讲到哪。

路过的行人常会看到这样一副场景:半夜一两点,茂名北路230弄3号的灯还亮着,几个挚友还在谈笑风生,喝茶,品人生。

羞答答的青花静悄悄地开

后来又是一个偶然的私人聚会上,一个朋友跟叶贝提起网商的事,叶贝便开始研究淘宝网。经过两个月紧张筹备,叶贝的淘宝商城店开业了。

她在首页如此介绍:“古时的画师们一笔一划在瓷器细腻的表面描绘勾勒,幻化出美丽的线条和生动的情节,直到灵巧的双手呈现出精美的作品,直到脆弱的艺术品被王公大臣、才子佳丽捧在手心,直到它们化身旧时王谢堂前燕,施施然进入现代寻常百姓家的客厅……”

通过淘宝这个平台,叶贝结识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她们都是性情美好、有灵气、有涵养的女子。和她一样,对这些古典的宝贝,充满了怜惜疼爱。把宝贝交给她们,传递着古人的艺术创作,也传递着美好的缘分。

叶贝有一片心爱的古瓷,清代康熙时期皇家御用官窑,画风严谨规矩,画工精细传神,宝相花的纹饰富贵大气,透露着皇家的威严神秘。叶贝将其设计成了一块古瓷项坠。上架当晚就被拍去,后面的姑娘看到时,已经是错过的美丽了。古瓷的魅力就在于此,每一片在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除成品,叶贝也接受私人高级定制,门槛为2000元以上。她曾为一位客人花费四个月做成一套项链,上面的24块小瓷片既要花纹连贯,又要年代相仿,才能有大略相同的颜色、气质,“光找瓷片就用了一个多月。”当然,价格自是不菲。

曾有朋友说,美到辞穷。听到这样的评价,叶贝心满意足。“人们常说,世事有轮回。我想,瓷土变为瓷器,瓷器成了瓷片,瓷片又加工成首饰,这大概也是一种轮回吧。”青瓷,在素白的底子上静悄悄地开着,与世无争,却又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轻灵又厚重。

那些花儿静悄悄开着,终会广迎远客,因为暗香氤氲。

猜你喜欢

  • 妥协只是个可怜的屋檐

    第一次见到卢斯卡教授,还是在1993年。当时,我正在重庆攻读硕士,由于一个中法合作的科研项目,在那一年的秋天,卢斯卡教授——法国图卢兹大学城市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终身教授,来到中国,就有关技术问题与中方课题组进行交流、讨论。应该说,20世纪9

  • 奋斗是件很具体的事

    彼德是成都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原名罗宗华的他,原是四川地道的农村小伙子,半句英语也不会,在他的字典里,根本没有“西餐”这个词儿。然而,短短10年间,他居然脱胎换骨变成了另一个人。如今他说得一口流畅的美式英语,名气已是响当当了。彼德出生于四川

  • 母亲教我追随父亲的榜样

    在印尼居住时,有一段时间我的安全问题让人忧心。我记得有一天,天黑后回到家,我发现一大群由邻居组成的搜寻队伍聚集在我们的院子里。母亲看起来不太高兴,但是她看到我以后顿感宽慰了,几分钟后,她才注意到一只潮湿的袜子,沾满了泥土,包在我的前臂上。“

  • 爱因斯坦与“火烧屁股”

    爱因斯坦为了让门外汉更容易了解相对论,有一段话相当著名:“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1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1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上1分钟,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1小时,这就是相对论。”某个研究意外发现,这个“美女与热火炉”的比喻其实不只是个巧妙

  • 对孩子,别妄下断语

    5月2日,拉斯维加斯将举行一场超轻量级的拳王争霸赛,决赛的双方是菲律宾的帕奎奥和英国的哈顿。帕奎奥被称为“亚洲驱逐舰”,在菲律宾人的心目中,已经接近“神”了。他的“粉丝”遍及全球,就连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都是十足的“奥粉”。除了拳击,帕奎奥还

  • 读书功夫成就文化巨人

    谈到读书,我最佩服20世纪前半叶那一代文化名人,他们读书多,读得精,动不动一部大厚书就能背下来,真是了不得的功夫。从《八十忆双亲》里,我们知道钱穆9岁就能背诵《三国演义》。此事值得一录:那是一个晚上,父亲去镇上的烟馆议事,钱穆跟随同往。进了

  • 杨叔子院士的诗词校园

    人文风暴 洗礼喻家山当华中科技大学还是华工(华中工学院)的时候,曾经有学生把这方道路横平竖直的校园,比作一张坐标纸。20多年过去了,华工由华工大(华中理工大学)而华科大,记者再走进这座浓荫覆盖的大学,倒像走进了一首对仗工整的格律诗,因为校园

  • 首先提出“上帝粒子”的科学家

    48年前,当彼得·希格斯提出,宇宙间有一种粒子是万物质量之源时,学界一片惊疑;2012年7月4日,当欧洲核研究组织宣布发现一种与“上帝粒子”“一致”的亚原子粒子时,希格斯说,“难以置信”。英国科学家希格斯今年已83岁,4日应邀出现在欧洲核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