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从前慢,过日子是一蔬一饭

从前慢,过日子是一蔬一饭

收录日期:2025-08-08 00:51:07  热度:9℃

父母跟着我搬家到城市已久,我总有时间过得太快的错觉。好几年懒得折腾,年夜饭都是自助餐或在酒楼解决的。我问父母,今年想吃什么。

我母亲说:“今年我们吃自己种的小白菜。”我難以置信,在哪里种的?

母亲嘿嘿发笑,“就在你窗台外面,我看你有时候午睡,就叫你爸锄掉杂草,挪了半米。我不止种了小白菜,还有小葱和两棵茶花。”我乐了,真是服了他们。上个月下雪,站在窗前,瞧见一溜儿青翠欲滴的小白菜,十分养眼。

想起从前的一顿年夜饭,我拿着大人给的钱,一溜小跑去买酒买汽水。大人心里都琢磨好了,给的钱总要比买东西的钱多一点,小孩子才腿脚勤快。

我母亲上午砍好莲藕和排骨,砂锅铫子慢慢熬。冬日黄昏时,慢炖出的香味钻进鼻子,萦绕灵魂。藕块粉糯,排骨肉质细嫩,说不出的鲜美。好汤必须慢工夫。这只是其中一道菜。其他原材料,提早去集市趁着新鲜,挑好带回家。这个任务,通常是交给骑自行车的父亲去办。

既然出门,我就坐在父亲的后座一起出门。父亲一路慢慢骑行,我东瞧瞧西看看,路边遇到卖油炸米饭团子的,我馋嘴想吃,再停下来。遇到熟人同事,父亲的车子再停下来,大人们聊天说事,我自个儿在边上玩。父亲不厌其烦买好东西,一整天过去,我也尽兴而归。

肉食还要蔬菜来配才好。有什么菜比自己家种的更靠谱?也不用多,就把二楼那个最大的阳台直接开辟为小菜园。自家种菜自家吃,本来就是我家的传统。

城市那么大,父亲现在还是喜欢骑着自行车去附近的批发市场买菜。我已长大,不再坐他的车子后座。但有了这些记忆,我便成了心中怀有珍宝的人。

从前父亲想吃一样菜,母亲做好那样菜,花的工夫、费的心思,远比现在多。

再说回咱家的小白菜吧。他们种菜,我一棵一棵采摘好,凑个热闹,下锅小炒。自家种植,经冬过雪,这菜格外清甜。其实这不过是一道普通的菜,悠悠时间,累积的却是无形的滋味。

木心赞美“从前慢”,说“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表面上这是在说爱情,其实赞美的还是人情味。

世上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不过如此。世界上匆匆忙忙的事烦了,就忘了初衷。我们并不是什么大英雄,也没有世界要拯救。我们赚了钱,就该花在喜欢的人和生活上。

从前慢,过日子是一蔬一饭,最该重视的,还是和至亲至爱的人一起慢慢吃饭。

猜你喜欢

  • 丑女无敌,我只爱真实的你

    芝麻开门,快来猜猜我是谁消失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心怀忐忑地按响了家里的门铃。海强顶着一头泡沫打开门问我找谁,我看着他不吭声,他瞥了我一眼,说:走错门了。我心里暗乐,不过是戴了墨镜,化了妆换了身衣服,怎么会连自己老婆都认不出来了?我不由分说往家

  • 免费租书年赚百万

    福州闽侯大学城旁有家免费租书店。书店不大,陈设很一般,乍一看,很不起眼。可就是依靠这样一家不起眼的书店,老板钟昊的年收入过百万元。不卖书,还免费租书,他是怎么赚钱的,又靠什么盈利呢?钟昊也是在这个大学城念的大学。毕业后,他做过各种小生意,卖

  • 做自己命运的建筑师

    日本的中田修到处求职,在被辞退了十几次后,万念俱灰了,决定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无限烦恼和痛苦。一天夜晚,中田修来到一条街巷,躺到路中间等待死神的召唤。很快,一辆黑色的小车飞快地开了过来,却在即将轧到他的时候及时地刹住了车—开车的人朝他吼了一句

  • 我就是老公的网上恋人

    第一次接触老公金文其貌不扬,事业平平,也没什么不良嗜好。他走在街上,除了我,没有别的女人会去注意他。我们俩平平稳稳地过着日子,儿子已经7岁了。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上班有一半时间坐在电脑前,而老公却很少摸电脑。一天,他兴奋地打开电脑对我说:“老

  • 将浪漫一网打尽

    一婚后的日子平淡得如同一杯白开水,这对有浪漫情结的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打击,但又无可奈何。婚后省略了婚前的花前月下,多出的是柴米油盐,浪漫像一枚别在旧衣服上的胸针,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一天晚上,老公让正在上网的我为他申请一个电子邮箱,说是

  • 用心生活

    人是活在心里的。生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心情、心境的优劣。人生中真正的苦痛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迷漫于日常的悲愁更多是人心在作祟。它污染人的情绪,败坏人的生趣。让人总是陷于追悔、不满、自卑的泥潭,对生活充满怨气,看未来满目恐惧。人们常常忘记了自己是

  • 朱元璋也曾“均贫富”

    朱元璋青少年时的苦难经历,对其治国理念的影响,除关注民生和群众反贪外,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仇富”。01接受西周以来的民本思想朱元璋没什么文化,但那种“朕本农家”,“朕本农家子”,“朕本布衣,起于淮右”的草根念头深深扎根在他的头脑中。这些话他几

  • 想成功就做成功的事

    上世纪90年代初的越南,有65%的5岁以下儿童饱受营养不良之苦,当地政府及联合国有关慈善机构想尽办法,也收效甚微。他们的做法是一味地给营养不良的孩子发放营养补充品,这本没有错,却从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无奈之下,他们请来了美国塔夫茨大学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