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捕盗

捕盗

收录日期:2025-08-07 22:30:56  热度:8℃

清朝嘉庆年间,江南人蔡小山进京参加武举会试,却因科场腐败而落第。

蔡小山虽满怀怨气,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回江南老家,然而一过长江,他却觉得无颜再往前走,加上心中愤恨难消,干脆召集一伙好汉,在崇山峻岭间觅了一处险要地带,做起劫富济贫之事来。

数年后,蔡小山的山头早已出名。当地组织军力曾围攻数次,皆大败而归。巡抚为此震怒不已,下令知府杨大人牵头,召集四县军士乡勇来攻,务必攻破山头,捉住蔡小山。

蔡小山自知不敌,就没让大伙儿做无谓的抵抗,官军从西边来,他们朝东边逃,各自作鸟兽散。杨知府率众军士一路追杀至三十里外的栗山附近,仍不见蔡小山踪迹,不禁气急败坏。这时,师爷劝杨知府说:“栗山以前是草寇盘踞之地,蔡小山极有可能会逃入栗山。”杨知府觉得师爷言之有理,便带着大伙儿直奔栗山。

四更天时,栗山深处,一阵火光冲天,后面的兵士不知缘由,人心不免骚动,但很快前头便传来消息,说蔡小山果然躲在栗山的一间茅舍中,知府大人趁其不备,让人堵住门窗,施以火攻。

天亮时分,大火熄灭,杨知府派亲信去茅舍收拾蔡小山尸骨,却意外觅得一男一女两具尸骸。杨知府先是一惊,转而大喜,扯开嗓门往后方喊道:“蔡小山及其压寨夫人,都已被大火烧死。大家这就可以回去庆功领赏了!”

众人听了个个欢呼雀跃,纷纷称赞知府大人英明神武。捕盗的烽烟就这样熄灭了。

第二年的春天,城里来了个口才盖世的说书人,侠义、公案、演义、逸闻、鬼怪……张口就来,你只要给钱,他就说不停,人称“倒箩筐”。

这天,倒箩筐大张旗鼓地讲起了之前活生生的一桩大案——蔡小山金蝉脱壳,杨知府瞒天过海,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

倒箩筐绘声绘色地说,那日,蔡小山自知寡不敌众,早就做好散伙逃命的打算。他平日人称“蔡黑胡”,只因一把乌黑茂密的络腮胡子格外醒目,那天也匆匆剃了个精光。这还不算,他又从床底取出一套官兵制服换上,等到山下四县军士乡勇一齐杀到,他也不逃,找了个机会,趁势混入官兵队伍,来了个浑水摸鱼。

杨知府一路穷追猛打,意在捉住蔡小山,却不知蔡小山一直扮作官兵远远地跟着。等到杨知府听从师爷建议,杀入栗山,仍不见蔡小山踪迹,觉得无法向上头交代,方才慌神。

这时,杨知府见栗山深处微微有烛火从一间茅舍中透出,便向师爷打听这山中所住何人。师爷回道:“栗山如今正是野栗子成熟的季节,这里面住的八成是外地来的叫花子,在这儿搭了个茅舍,住了下来,专采野栗子吃。”

杨知府转了转眼珠说:“你胡说八道什么?现在躲在茅舍里面的不正是蔡小山吗?”

师爷顿时点头会意道:“大人好眼力!听说这蔡小山武艺高强,我们该如何是好呢?”

杨知府道:“先堵住门窗,再用火攻,烧死他。”

就这样,茅舍里面的人被活活烧死了。

倒箩筐说到这儿,台下有观众起身反驳道:“你胡说!大火熄灭后,茅舍里捡出的明明是一男一女两具尸骨。”

倒箩筐回道:“你急什么?我还没讲完呢。栗山那间茅舍,原本的确是叫花子住的。可栗山是什么地方?那以前也是绿林好汉的栖身之地啊,蔡小山对那里神往已久。有一回,他闲来无事,就去那儿游玩。栗山很大,他转悠半天,饿得直发晕,气都喘不上来。一个叫花子见状,就从茅舍里拿出自己采摘的野栗子给蔡小山吃,蔡小山很感激那叫花子,就将其带回山寨,当自己的随从,那间茅舍就此空了出来。后来从外地来了两个流民,是一对老夫妻,无家可归,就住那儿了。所以,知府当年放火烧死的那两个人,就是住在茅舍里的那对老夫妻,根本不是蔡小山和他的什么压寨夫人,蔡小山压根就没娶过老婆……”

倒箩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突然冲过来几个衙役,不由分说将其带回了巡抚衙門。

原来,巡抚听下人报告,倒箩筐在讲蔡小山的案子,又是疑惑又是震惊,便差人将倒箩筐带到眼前,问他到底是信口开河,还是真有其事。倒箩筐回答说是真有其事。

巡抚沉思道:“这其中曲折,你一个说书的又是怎么知道的?”

倒箩筐冷笑道:“其实我不是说书的,我就是蔡小山!说书场上所说之事,都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巡抚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高大的汉子,怒道:“蔡小山是什么人,你也敢冒充?你若真是蔡小山,会主动把真相抖露出来,让世人知道你没被烧死,而是逍遥法外吗?这样做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只是自掘坟墓,蔡小山不会这么傻吧?”

蔡小山平静地说:“我当然知道我这么说这么做,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按理说,杨知府已经将蔡小山案了结,我也已经解脱,完全自由了。但为什么我还要在众人面前演这一出,主动前来送死呢?因为当年被杨知府烧死的那对老夫妇,正是在下的亲生父母。他们沉冤未雪,我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蔡小山接着解释说,当年他落榜之后,占山为王,这些事本是瞒着父母干的。后来,他做了几件大事,名声在外了,父母也就知道了,便不远千里上山来找他,劝他改邪归正,随他们回去,从此隐姓埋名,做个平头百姓。

蔡小山起初并不答应,说自己只是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而已。无奈父母以死相逼,加上杨知府协调四县兵力、将要猛攻山头的消息恰于此时传入他的耳朵,才最终让他心生退意。可山上的大量钱财怎么转移呢?蔡小山想了很久,才有了主意。

当时,栗山的叫花子刚做了蔡小山的随从,蔡小山就带着父母来到栗山,让父母暂且在叫花子的那间茅舍中住下,以掩人耳目。暗地里,他在茅舍中挖好地洞,将山上的钱财分批转移到了地洞中。

这些事刚做完,杨知府便率兵打来了。由于蔡小山早有安排,实际上他也成功逃生了。然而天意难测,他怎能想到杨知府会追至栗山,又如此邀功心切,心狠手辣,不惜烧死无辜之人来为自己脸上贴金呢?

由于父母枉死,蔡小山对自己的逃生毫无喜悦之意。一年来,他时时难忘双亲的冤屈,思来想去,最终决定要不惜性命,为父母讨回公道。

听完蔡小山的话,巡抚惊愕不已。

第二天,在蔡小山的带领下,巡抚亲自前往栗山查看。茅舍已经烧毁,那一片焦土之上,也已经长出了新鲜的野草。

蔡小山指着这片草地,道:“那些金银珠宝就藏在这下面。”巡抚下令手下开挖,果如蔡小山所言,底下金银无数。

巡抚叹了口气说:“你本可以做个逍遥自在的富翁,现在却成了阶下囚,真的甘心吗?”

蔡小山正色道:“只要父母的冤屈能够洗刷,杨知府这样的狗官能够伏法,我无怨无悔!”

猜你喜欢

  • 对手

    李小明在乡下一所小学读书,是个文静、上课听讲的好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他的班主任师叫黄高首,是个顶呱呱的教书能手,曾到省城去上过示范课,得到的荣誉证书装满了一个木箱子。李小明的父亲李达与黄老师是发小,关系很好,所以黄老师自然对李

  • 哑谜

    大牛结婚七年才生下一个宝贝女儿,自然宠得不得了。为了让女儿幸福,大牛把她托给父母照看,自己两口子则每天起早摸黑,希望能赚更多的钱。尽管很累,不过当他们看到女儿懂事的样子,便又心满意足了。这晚,大牛两口子回家已过十点,刚上一年级的女儿青青还坐

  • 一公分的猫腻

    高文学是个老板。最近这段时间,他可是乐开花了,因为儿子高天书考上了大学。这天,高文学从外面回来,看见天书闷闷不乐,就关心地问: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给老爸说说。”天书伤心地说:爸,完了,我上不成大学了。”上不了大学

  • 雇来的恋人

    肖玉刚大学毕业后就留在陌生的城市里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他在离学校不远处找了处小房子住了下来。白天他和自己的学生在一起,晚上回到住处备备课或者上上网,倒也怡然自得。只是肖玉刚已经28岁了,因为自己交往的圈子太小,所以一直还没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平

  • 王爷坐车

    纳王爷过七十大寿的时候,有个洋人送给他一辆汽车作为贺礼。这可是个稀罕玩意。纳王爷想坐坐,可没人会开。他生气了,说咱泱泱大国人才辈出,怎么连个西洋的铁疙瘩都开不走呢。于是派了一名伶俐的家丁阿德去学开车。一个月后,阿德载艺归来。纳王爷亲自挑选了

  • 赌你摔个半残

    陈威从警察学院毕业后被分到巡警队当了一名巡警。眼看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他还没有女朋友,把父母急得不行。按说他人长得精神,聪明不说,性格也温和。但人家姑娘一听说他是个臭脚巡”,马上就拜拜了。这天,陈威的妈妈又托人给他介绍了一个姑

  • 非常考验

    这天晚上,马一鸣禁不住诱惑,又去朋友那里赌博,原本想把以前输的钱捞一点回来,最后却连女朋友借给他进货的钱也输了个精光。拖着沉重的双腿,马一鸣回到家,刚打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两天的晚报。他心情沮丧,哪里还有心情看报纸,顺势一脚把报纸踢开,

  • 鱼狗争胜

    有道是深山出猛虎,沧海卧蛟龙。这地方没什么名胜古迹,只在城外有一个大湖,风景十分秀美。每逢夏日,湖上帆来棹往,虽不是江南水乡,却也是一派热闹景象。船上游人若是眼力好,一定会发现湖里有个小黑点,好奇心驱使,滑近一瞧,原来是个大活人,这个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