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我都还记得

我都还记得

收录日期:2025-08-08 09:35:40  热度:10℃

她的身体记得那些习惯,她成了婴儿。

病作弄她,她忘记了有几个儿子,但能说出三个儿子的名氏。早上他守着她吃了药,说好中午、晚上再吃,转身,她将一天的药都吃了。于是他只能按次发药给她吃,平时将药藏起来。

她知道自己糊涂了,很悲观,连开放水管与关闭电视也弄不清。家里不让她接触火、天然气,但她习惯每晚要到厨房检查一遍,检查煤球、煤饼炉有没有封好火。封火,是她平生的要事。现在只需开关天然气及电门按扭,但她仍说是封火,每次试着开关多次,最后自己还是糊涂了,不知是开是关,于是夜里又起床到厨房再检查。家人只好将厨房上锁,她不乐意,到处找钥匙。无奈,他只好开了锁,跟她走进厨房巡视一遍。

每晚,他们各吃一盒酸奶,总是她从冰箱里取出酸奶,将吸管插入奶盒,然后分食。最近一次,刚好只剩一盒酸奶了,谁吃,互相推让。因吸管也没有了,她找来小匙,打开奶盒,用匙挖了奶递给他,像是喂孩子。是她没有忘记终生对他的伺候呢,还是她一时弄错了,该递给他整盒奶而不是用小匙喂奶?夜,并坐沙发看电视,她不看,看他毛衣上许多散发,便一根一根捡,深色毛衣上的白发很好寻,她捡了许多,捏成一小团,问他丢何处,他给她一张白纸,她用白纸仔细包起来,包得很严实,像一个日本点心,交给他,看着他丢进纸篓,放心了。

她记得要不停付出

他的妹妹是医生,从湖北常来电话时刻关心她新近的病情,哭着说报不尽琴姐(嫂子,即她)的恩,因家穷,以往总穿琴姐的衣服。他同她回忆这些往事,她弄不清是说事还是说情,反问:是衣服太瘦?欣喜与哀愁一起离她远了,她入了佛境。有一次,她随手抽出一张报刊画页看,看得很细致,她想说话,但说不出来,看来她在画页上没找见他的作品,有疑问。他见她语言又生了障碍,更心酸,拍着她的背说:不说了,不看了,早些睡觉吧,今天输液一天太累了。她很听话,让他牵着手走进卧房,他发现她忘了便溺器,这本是她天天自己收捡,连阿姨也不让碰的工作。

他两年前病倒,像地震后幸存的楼,仍直立,并自己行走,人家夸他身体好,不像86岁的老人。其实机体已残损,加之严重的失眠,他是悲观的,他完全不能适应不工作、无追求的生活,感到长寿只是延长徒刑。最近她的病情骤变,他必须伺候她。她终生照顾了他的生活,哺育了三个孩子,她永远付出,今日到他反哺她的时候了。他为她活着,她是圣母,他愿牺牲一切来护卫圣母。他伴着她,寸步不离,欲哭,但感到回报的幸福。但他们只相依,却无法交谈了。她耳背,神志时时不清醒,刚说过的话立刻全部忘掉,脑子被洗成了白纸。他觉得自己脑子的底色却被涂成可怕的灰暗。

医生诊断她是脑萎缩,并增添了糖尿病。因此每顿饭中他给她吃一颗降糖药。有一回儿子乙丁回来共餐,餐间乙丁发给她降糖药,她多要一颗,给他吃,她将药认作童年分配的糖果。

她记得如何等待

春光明媚,阳光和煦,今天乙丁夫妇开车来接她和他及可雨去园林观光,主要想使她的思维活跃些。到她熟悉的中山公园,但无处停车,太多的车侵占了所有的街道和景点的前后门,他们只好到旧居什刹海,停车胡同中,步行教她看昔日的残景和今天的新貌。老字号烤肉店新装修的餐厅里,一些洋人利用等待上菜的时刻,忙着在印有圆明园柱石的明信片上给友人写短信。她看看,并无反应。又指给她看自家旧居的大门,她说不进去了。她将当年催送煤球、煤饼,倒土、买菜、买糖的事一概抹尽,这住了20年的老窝似乎与她无关,或者从未相识。

她和他在家总是两个人吃饭,吃饭时他正忙事时她便自己先吃了。有一回晚间他发烧,立即去医院,家里正是晚餐时候,叫她先吃,她很快吃完,但吃完后一直坐在饭桌不走,等他回来吃饭。偶尔他因事晚回来,冬日下午五点钟,天已擦黑,他进门,厅里是黑的,餐厅是黑的,未开灯,不见她。卧室阳台的窗户上,伏着她的背影,她朝楼下马路看,看他的归来。

一次,她自己在床上摆弄衣裤,他帮她,她不要,原来她尿湿了衣裤,又不愿别人协助。她洗澡,不得不让步让阿姨帮忙了。他洗澡都在夜间临睡前,她已睡下,听到他洗澡,她又起床到卫生间,想帮他擦背。年轻时代,谁也没帮谁擦,她只为三个孩子洗过澡,那时是用一个大木盆擦澡。面对孩子,她的人生充实而无愧。她今天飘着白发,扶着手杖,走在公园里,不相识的孩子们都亲切地叫她奶奶,一声奶奶,呈现出一个灿烂人生。

他有时作些小幅画或探索汉字造型的新样式,每有作品便拉她看,希望艺术的感染能拉回她些许情丝。她仍葆有一定的审美品位,识别作品的优劣,不过往往自相矛盾了。有时刚过一小时,再叫她重看,她问:什么时候画了这画,我从未见过。他不能再同她获得共鸣。

没有了精神的交流,他和她仍是每天守护着的60年的伴侣。他写伴侣二字,凸出了两个人,两个口,两道横卧的线,两个点,浓墨粗笔间两个小小的点分外引人,这是窥视人生的眼,正逼视观众,直刺观众的心魄。

她把孤独都抛给他

他和她谈新近的往事。年轻时他做过一份美术史考卷,被陈之佛先生评了九十几分。六十年里,陈先生的家人完好地保存着这份“状元”卷,以及先生为他俩证婚的相片、为他俩画的茶花伴小鸟一双。他真觉这是60年婚姻生活的冠上明珠,她却淡然,此事似乎与她无关,她对人间哀乐太陌生了。他感到无穷的孤独,永远的孤独,两个面对面的情侣、白发老伴的孤独。孤独,如那弃婴,有人收养吗?

因一时作不了大画,他和她离开了他的大工作室,住到方庄上世纪90年代初建的一幢楼房里,虽只有一百来平方米,但方向、光线很好。前年孩子们又给装修一次,铺了地板,焕然一新。春节前后,客人送的花铺成了半个花房。孩子们给父母不断买新装,都是鲜红色,现代型的。她穿着红毛衣、红袄,手持杖,笃!笃!笃!在花丛中徘徊,也不知是福是禄。

他和她的暮年住在温暖之窝,令人羡慕,但他觉得同老死于山洞内的虎豹们是一样的归宿。她不想,听凭什么时候死去,她不回忆,不憧憬。他偶然拉她的手,似乎问她什么时候该结束我们病痛的残年,她缩回手,没有反应。年年的花,年年谢去,小孙子买来野鸟鸣叫的玩具,想让爷爷奶奶常听听四野的生命之音,但奶奶爷爷仍无兴趣,他们只愿孙辈们自己快活,看到他们自己种植的果木。

猜你喜欢

  • 华尔街最著名的女人

    西伯特没有结过婚,也没有儿女。她去世时孑然一身,只有一只名叫“母夜叉”的吉娃娃狗陪她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不愿平庸度过一生西伯特老家在克利夫兰。早年就读家乡的凯斯·西储大学,三年级时因父亲病重而辍学,没拿到文凭。1954年,26岁的西伯特开着

  • 葛优:做男人可以丑可以穷但不能不诚

    他能演最好的喜剧,也能演最好的悲剧。他总是演出卑微的小人物,也演悲壮的大人物。他是葛优。冯小刚口中“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工作者,戛纳影帝,中国当代最伟大的演员并且也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关于“诚”,关于一个男人与他的半生——一个“诚”字,到

  • 从胡适的相貌谈起

    从胡适的相貌谈起作者:胡竹峰1张中行生前撰文回忆胡适:“中等以上身材,清秀,白净。永远是‘学士头’,就是留前不留后,中间高一些。永远穿长袍,好像博士学位不是来自美国。总之,以貌取人,大家共有的印象,是个风流潇洒的本土人物。”温源宁如此描述4

  • 先生之风

    先生之风作者:周翔王玄2011年,刚考上博士的王博去汤一介家中看望先生。初次登门,他买了一些水果,没想到传说中温和的汤一介却对他生了气:“你还是学生,以后不要带任何东西,这是第一次,我就不扔出去了。”第二次再去先生家,总觉得该带点啥的他诚惶

  • 快乐是天才的摇篮

    快乐是天才的摇篮作者:杨兴文邹奇奇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她的母亲邹灿是中国人,获得英语文学硕士学位后,在电话语音翻译公司担任中英文翻译员;父亲约翰·斯维塔克是捷克裔的美国人物理学博士,任职于微软公司;姐姐邹希希,是少年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

  • 做点无用的事儿

    做点无用的事儿作者:陈道明/口述芝芝/整一晃都年近六旬了,说不注意身心健康那是假的,但上升到正经八百的“养生”高度,又似乎不那么对味儿,因为我做的,用冯小刚的话说都是“奇技淫巧以悦妇孺”,不过,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这观念打远了说

  • 我的夜奔

    我的夜奔作者:贾樟柯高三的某一天,好朋友突然冲进教室,气喘吁吁地说他被高二理科班的一个同学打了。这当然是对所有兄弟的侮辱,45分钟的时间里,我们一直在筹划复仇的事情,最后决定我和另一个瘦高个子同学陪好朋友去“理论”。下课铃响了,我们三个赤手

  • 用舒服的方式打球

    用舒服的方式打球作者:姚明中国有一句流传两千年的格言:胜者王侯败者寇。很多人把它当成人生信条,这说明中国人很在乎结果。在美国,迈克尔·乔丹和查尔斯·巴克利都是英雄。巴克利从未赢得年终总冠军,但他仍在孜孜不倦地工作,就凭这一点,我尊敬他。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