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加拉罕宣言》是什么?列宁是否承诺归还中

《加拉罕宣言》是什么?列宁是否承诺归还中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6:28  热度:10℃

中国的共产革命,曾与十八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二十世纪的俄国十月革命并列,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三大革命之一。

但其实共产主义的思想,最开始在中国并不吃香。虽然今天咱们的历史书上,俄国十月革命是一个大考点,据说对中国影响很大。但是因为通讯的落后,以及俄国人给中国人留下的野蛮粗暴的印象,最开始大家并没有将俄国当作是可以效仿的对象。

俄国十月革命轰轰烈烈之时,中国正忙着寻找属于本民族的启发民智之路。真正让共产主义为中国知识分子所重视,并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爆发,源于巴黎和会的失败,中国人民公理战胜强权希望的落空。

广大市民群众、学生、工人、商人等中下阶层,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之后的7月25日,苏俄外交官列夫米哈伊洛维奇加拉罕,由列宁签字同意,对中国发布外交宣言,一共有三次著名宣言,史称《加拉罕宣言》。

按照宣言所说,苏俄政府谴责以前俄帝国在中国杀人放火、侵占领土、修建 、铁路、乃至瓜分中国的行为。同意将以前侵略的中国资源,包括土地、赔款等归还,并放弃帝俄在中东铁路方面的一切特权。

如果苏俄真的照这次宣言所做,那么中国内蒙古外包括外蒙古等部分,都将划入中国版图。这不仅意味着中国领土的恢复,也意味着今天咱们能享有更多的资源。但为何外蒙古独立,苏俄承诺的领土和其他特权也并没有归还呢?

第二次对华宣言,虽然大部分内容与第一次宣言同,但是有关中东铁路无偿归还条款已经变为了愿意展开谈判。而归还领土的问题,则成了由后人解决的问题。对于外蒙古的领土,苏俄并未撤军,只承认中国主权。

第三次宣言更过分,不仅重新发布了前两次宣言的译文,删去了无偿归还中东铁路及其附属产业的一段文字,还让北洋政府以其修改后的内容为主。

《加拉罕宣言》由此不具备国际法意义的,是以一种政治鼓动的形式,对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愚弄。

之所以如此,是列宁为了宣扬共产主义,拉拢一切可以拉拢力量的手段。事实证明,正是在他的宣扬之后,共产主义为中国知识分子所重视,并最终在中国土地上开出另色花朵。

列宁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而中国人却被骗了,等到斯大林时直接以法文文本翻译错了为由,拒绝履行。

弱国无外交,近代中国的落后真让人憋屈!

猜你喜欢

  • 所谓用人之道

    用人之道,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发掘、发挥属下的一技之长。用人不当事倍功半;用人得当,事半功倍。《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楚将子发爱结交有一技之长的人,并把他们招揽到麾下。有个人其貌不扬,号称“神偷”的人,也被子发待为上宾。有一次,齐国进犯楚

  • 柔能制刚,弱能制强

    《明史》记载,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提督江彬随行护驾。江彬素有谋反之心,他率领的将士,都是西北地区的壮汉,身材魁伟,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兵部尚书乔宇看出他图谋不轨,从江南挑选了一百多个矮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随行。乔宇和江彬相约,让这批江南拳师

  • 信誉无价

    美国堪萨斯城郊的一所高中,一批高二的学生被要求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的过程中,其中28个学生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此事被任课的女教师发觉,判定为剽窃。于是,不但这28名学生的生物课成绩为零分。并且还面临留级的危险。在一些学生及家长的抱

  • 心态决定你的人生

    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一帆风顺的,人的一生总会出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挫折与困难,就看你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现实中的挫折与困难,曾经有个问题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呢?我想应该是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吧

  • 今天是最好的一天

    亲爱的朋友,从清晨睁开眼的时候起,我们都要学着对自己说:“今天是最好的一天”!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事,都已成为过去,无法改变。要告诫自己“不要让昨天的烦恼影响到今天的好心情,一切从现在开始吧!用最美的心情迎接每一天”。当我们工作的时候,不管有

  • 向前走,能走多远走多远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乞食一边赶路,日夜兼程,不敢稍有停息。因为在行前,他们发了誓愿,要在佛在佛诞日那天赶到圣地。作为僧人,最重要的就是守信、虔诚、不妄语,何况是对佛陀发的誓愿呢!但在穿越一片沙漠时,年轻的弟子却

  • 老年

    老年是从白发开始的。我想,白发是人生理上的一次质变。人到青年、中年,生理上也有变化,但没有到老年变化得大。流水经过高处而下,喷雪迸珠之后,到中流,河床变得宽敞和开阔,水流速度也平缓了,再到下游,已缓慢得有沙泥的堆积,老年是流水中的下游,新陈

  • 明天吃几个馒头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行!于是小和尚找到师父,也要6个馒头。师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