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loser才跟烂事折腾

loser才跟烂事折腾

收录日期:2025-08-08 04:10:33  热度:9℃

loser才跟烂事折腾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一个毕业了几年的女孩因为点的牛肉面里的肉少和老板争执起来,结果哭了。哭的原因不是因为牛肉的多少,而是如她所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谁想毕业之后还在因为碗里的几块牛肉和别人争执,细细想来,如果她单位时间价值够高,有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她是不会将精力放在讨价还价上的。她的泪,是对自己现状的一种否定和哭诉。

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叫“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打个比方,比如你有一百块钱,能吃一顿饭,也能看一场电影,你去看电影了,你的机会成本就是这顿饭。又如,你周末可以用来打Dota也可以用来看《论语》,你去看《论语》了,打Dota及其快乐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换句话说,你做的事情价值多少,是由你放弃的事情反映出来的,而你放弃的事情,也是由你做的事情的价值反映的。可以说,一个人的相关价值是可以从他的抉择中判断出来的。

如果你为了一块糖和好朋友大打出手,你俩的友谊和你的好朋友就值这块糖;如果你为了电影票钱和女朋友斤斤计较导致分开,你的爱人就值电影票钱;如果你因为几次加班,就跟领导大发脾气吵得不可开交,你的前途也就值这几次加班费。

如果你放弃骄傲和任性也要挽回你亲爱的女朋友,你的女朋友对你来说价值就高于你的自负和倔强;如果你放弃享乐和纵欲,坚持努力和进步,你对成功的追求和渴望的价值就高于你对纯粹欲望快感刺激的多巴胺;如果你倾家荡产也要救你患病的亲人,你的亲人对你来说价值就高于你的一切财富。

如此,我们的精力分配,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我们的层次。

热衷在大街上看热闹的“围观群众”大多是loser,有正事忙活的人,谁有工夫戳在大街上看与自己毫不相关的骂街?热衷每天上网就骂、看帖就喷的人基本也是loser,哪个有上进心的年轻人不集中精力学习知识,积累经验,而是把精神头和聪明劲儿都用在黑别人、骂社会上?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就这么多,你分给价值low的事,只能说你没有对更有价值的事情投入精力,或者干脆你就是个价值low的人。与其跟一帮自己想想都恶心的人吵来吵去,还不如通过努力来让那些恶心的人和事没有资格和机会出现在自己的世界。

猜你喜欢

  • 踩黄包车的小伙子

    踩黄包车的小伙子那天,我带着儿子去邻市看望姐姐。当我俩拎着大包小包走出车站时,一辆黄包车“嘎”地停在我们身旁。“这位大姐,上哪呢?坐个车吧!”踩黄包车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看打扮就知道是从农村来的,黝黑的胳膊上缠了条毛巾,衣服有些破旧,

  • 一起吃亏的幸福

    一起吃亏的幸福老杨的公司搞周年庆祝,老总请员工到酒店吃饭,每人还发了五百块钱奖金。老杨兜里有了钱,心里一高兴,就喝得有点多了,反正老总也说了下午不用上班了。饭后老杨摇摇晃晃走出酒店时,同事问他要不要叫个车,老杨忙说:“不用不用,我家就在前面

  • 生活在左,爱情在右

    生活在左,爱情在右下班的時候,小南终于拿定主意,要与小北分手。小南与小北是高中同学,高考時两人都没考上大学。小南不想复读,便去城里一家服装店里打工,学人家怎么做生意。小北也不想复读,省城的堂兄给他找了份工作,临行前他去买衣服,无意中见到了小

  • 家政工人爱美容

    家政工人爱美容李霞替秦太太家做家政,洗衣、拖地、做饭……忙得不可开交。秦太太不忙,可生活却是很有规律。虽然李霞经常出现在秦太太家,但是她们能聊上几句的机会却很少。这天下午,秦太太破天荒地没有出去打麻将,她往脸上敷了两张面膜贴之后,往沙发上一

  • 双重“间谍”

    双重“间谍”这天,李薇在报纸上看到一家公司招聘秘书,要求写得很详细:身高一米六以上,五官端正,口齿伶俐,应变力强,大专以上学历。她除了不是大专学历外,基本上都很符合要求,于是打算去试试。应聘的人挤满了屋子,李薇是最后一个走进总经理办公室的。

  • 儿子的礼物

    儿子的礼物陈大妈老两口只有一个宝贝儿子,儿子大学毕业后为了女朋友,留在省城工作。眼看就奔三十岁的人了,总算有了个固定女朋友,虽然离家远了些,可老两口还是挺高兴的,压在他们心上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这不,儿子打来电话,说春节带女朋友回来过年,

  • 母校,母校

    母校,母校民营企业家刘德礼是应小学同学周林之邀,亲自开车回到母校来的。周林现在是这所乡村小学的校长。车子快到校门口,远远看去,昔日的母校,几乎还是老样子,只是校门旁边多了一座显眼的新坟。车子开进校门,刚好下课,孩子们一窝蜂涌了上来,然后整齐

  • 再穷也要去旅行

    东明是我的一位朋友,她很特别。她习惯先做喜欢做的事,心情好了,再做不喜欢的事。她喜欢旅行,有朋友对她说,你这样多浪费啊,一次出去至少花个上千元,何苦呢?用这些钱干点什么不好。她说,再穷,也要去旅行。不去旅行,你将会更穷。这是什么逻辑?可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