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

收录日期:2025-08-07 20:08:19  热度:11℃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庖丁解牛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进刀时发出騞(读‘huo’)地响声,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厨师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喜好的是自然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到的)没有不是全牛的,(和一般人所见一样)。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即使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为这一成功而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拭好了刀把它收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你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猜你喜欢

  • 子焜鬼故事之扔不掉的鞋子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个名叫子焜的小男孩。子焜是个顽皮好动的孩子,总是到处捣蛋,把人家的东西弄丢。村里的人对他又爱又恨,有时候为了捉弄他,会把一只旧鞋子扔给他,让他拿着玩。有一天,村里传来一则鬼故事,说是在村子附近的山上

  • 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间

    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间人生的道路上,成佛成魔只在一念之间。这一念,既是选择的关键,也是命运的转折点。有人借此一念,追求心灵的升华,最终成就大道;有人则被内心的魔障所困,不断失去自我,陷入黑暗深渊。成佛,是人们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是希冀融入宇宙

  • 新聊斋之梦中人

    梦中人,是一个神秘而又令人陶醉的存在。在《新聊斋志异》中,《梦中人》这个故事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兴趣和好奇。这个故事传承了古代聊斋志异的奇幻色彩,然而却又有着更加细腻且深入人心的剧情和情感。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而幽静的小村庄中,这个村庄雾气笼罩,

  • 怨灵猫

    怨灵猫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庄深处,住着一个老婆婆。这个老婆婆非常孤独,因为她的丈夫和亲人早已离开了人世。她唯一的伴侣就是一只名叫丽娜的小猫。丽娜是一只异常聪明的猫,它总是能够让老婆婆开心起来。它会跳舞、做鬼脸,还会用小爪子拍手。老婆婆喜

  • 好人自有好报

    从古至今,有句古话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好人自有好报”。这句话似乎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信念。那么,为什么好人总是能够得到好报呢?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善良是一种积极的品质。无论是善待他人还是努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些行为都会彰显

  • 来生缘

    在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村庄里,生活着一个年轻而聪慧的姑娘,她名叫婉儿。她有一双明亮而有神的眼睛,长长的黑发披在肩上,皮肤白皙如雪。婉儿生活在一个小小的木屋里,隔壁住着一位古灵精怪的老奶奶。老奶奶告诉婉儿一个关于"来生缘"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吸

  • 路灯下的老婆婆

    路灯下的老婆婆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寂静的夜晚里,一盏路灯投下了温暖的光芒。在这微弱的光线下,一位年迈的老婆婆独自一人站在路灯旁。老婆婆佝偻的身影透露出岁月的沧桑,她皱纹深深刻在脸上,双手因岁月的摧残而颤抖。她穿着一件陈旧的羊绒大衣,脚下踩着一

  • 死亡盗窃

    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一座宁静的小城被笼罩在浓厚的黑暗之中。人们正在享受着夜晚的宁静,毫不知情地沉浸在梦乡中。然而,冷酷的命运却注定了这个平静的夜晚将被一起令人震惊的死亡盗窃所打破。这起案件是由一名聪明而又残忍的罪犯所犯下的。凶手是一个神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