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丘吉尔的餐桌政治

丘吉尔的餐桌政治

收录日期:2025-08-08 13:58:28  热度:11℃

丘吉尔是一位在战争时期显示卓越才能的政治领袖。“二战”期间,他在纳粹铁蹄踏破大半个欧洲时,凭着勇气和钢铁般的意志,坚定不移地带领英国这个孤岛,拒绝议和,抗争到底,力保欧洲自由和民主的最后火种;在民心最虚怯时,他凭借鼓舞人心的能力,激发出英国百姓的勇气和决心。最后,他带领英国渡过最黑暗、最风雨飘摇的时刻,取得最终胜利。

丘吉尔的信念是,政治家要满腹韬略、老谋深算,而且深具历史视野。他天生是一个外交家,在大英帝国今非昔比、国力萎靡不振时,仍能够运筹帷幄,与美苏等列强合纵连横,与纳粹法西斯周旋,跻身同盟国三巨头之列,与美苏平起平坐。

丘吉尔靠的是其一流的外交手腕,无论何处都可以成为其施展手腕的舞台。这里且谈谈餐桌这部分。对于丘吉尔来说,餐桌从来都是服务于政治的,是他回馈朋友、拉拢对手、搜集情报的一大重要场所。他曾无数次为“政治饭”做东,这为他建立和改善了很多人际关系,为政途铺平了道路。

先说“回馈”:在盟军成功登陆诺曼底后几天,丘吉尔特地走到诺曼底滩头,探望英国官兵,了解军情,更与名将蒙哥马利在滩头野餐。首相亲临前线,大大鼓舞了官兵士气。

再说“拉拢对手”:丘吉尔早年曾任装备部部长,有次遇上一家军工厂大罢工,他与其中一名罢工代表会面,并建议一起“饮杯茶,吃块饼”,结果,这场劳资纠纷在茶杯里被顺利平息了。

最后说说“收集信息”:JosephDavies曾任美国驻苏联大使,有次他路过伦敦,丘吉尔便请他到家中做客。Davies事后回忆,吃饭期间对方不断问问题,由苏联工业到军队实力,每样都“打破砂锅问到底”,而且要的都是事实和数据,令他印象深刻。

丘吉尔的饭局之所以能为他屡建奇功,是因为每次都能宾主尽欢。事实上,他是个很好的宴会主人,对宾客十分细心体贴,时刻确保他们不会被冷落怠慢,从餐单、倒酒,到陪客名单,都极花心思,而且他风趣幽默,擅长搞活气氛,宾至如归,笑逐颜开。他擅长讲笑话,妙语连珠,永远是餐桌上的主角。

举个例子,战时物资短缺,食物不会好到哪里,但丘吉尔天花乱坠的口才令晚餐生色不少。丘吉尔的司机回忆,有回他宴请一些军政界人物,晚餐的头盘,只是普通的“牧羊人焗派”,但丘吉尔别开生面地介绍:“盖在彩云般的薯蓉之下的碎肉。”刹那间,大家觉得这个派好像真的好吃了很多。

丘吉尔会为宴会座位安排费心,每次都由他亲自制定。老友艾森豪威尔便曾夸赞他在这方面心细如尘,并说丘吉尔永远会把自己安排在其右,作为首席上宾。只有一次例外,丘吉尔也事先给他打电话,说因为有一位认识多年的上将老友Smuts同时出席,问他介不介意仅此一次把右边的位子让出,改坐丘吉尔的左边。由此可见,这位主人是多么周到。

丘吉尔是一个“夜猫子”,越晚越精神,晚餐会和工作结合在一起,因此往往延续至深夜、凌晨,以至清晨。当其他人已经睡眼惺忪,丘吉尔却神清气爽,也因此最易得其所想。工作人员回忆,通常晚餐从晚上9点开始,10点多吃完,到电影房欣赏一部电影,再闲聊一下,到了子夜一点左右,再回到房间,丘吉尔会说“现在讨论正经事”,再讨论到凌晨三四点。后来拜相的麦克米伦回忆,当年他们就是如此和这位老上司抽烟、饮酒、辩论的。当然少不了的,是听丘吉尔大发宏论,通宵达旦。

吃饭与办正经事一起进行的习惯,甚至延伸至户外野餐。战时,丘吉尔曾多次与战地将领一起在前线野餐,一起讨论战事进展、战略战术,他认为这样有助于提升士气。在法国诺曼底滩头,在北非战线的黎波里的沙漠等,都能见到他和将领们一起野餐的身影。

猜你喜欢

  • 炒老板鱿鱼

    一谢丽珠可说是有才又有貌,而且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在政府部门找到一个舒适的工作,月薪不菲。但天生不安分的她却向往特区,想到深圳或珠海这种地方去闯一闯,以实现人生的价值,那多刺激!她妈是个医生,劝她说:“丽珠啊,你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你现在是

  • 到警察局蹭饭吃的歌唱家

    1988年, 一位中国青年男子怀揣200美元和梦想孤身走出国门,因为他要去参加一个由瑞典歌剧院主持的音乐考试。考试前夕,他每天喝冷水啃面包果腹。总算熬到了考试,此时他遇到了更大的难题:演唱时钢琴伴奏需收费,一个小时200美元,这对于他简直是

  • 重启那些被阻止的追求

    传说,遥远的东方有一座山,山里藏着金子。太阳升起的时候,它会和太阳一道射出熠熠光芒。它的光亮吸引了众多有梦想和追求的人,尤其是做着发财梦的有志者。有一个穷困潦倒的书生,一心想到东方的那座山里去取回金子。虽然书生平凡而贫困,但他不甘心这么过一

  • 想想自己十年后的样子

    几天前,在新光三越百货公司门口,遇见十年前同公司但不同部门的一位主管。我们站在街头寒暄,他递给我一张排满各式各样头衔的名片。互道珍重之后,繁华的夜灯将我们的背影各自吞没在滚滚红尘中,连叹息也被悄悄然掩埋在匆忙的人群里。当年的我,还是刚出社会

  • 挑战“潜规则”?大学毕业生制造“画室惨案

    2009年7月10日,位于合肥市步行街上的长江艺苑画室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画室老板何立伟及其妻子、19岁的女儿、10岁的侄子被一名不速之客乱刀捅死。不速之客名叫朱云雨,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其女友跟随何立伟学画。何立伟是安徽省美

  • 生活的边角料

    1933年那个寒冷的冬天,经济状况与恶劣的天气一样糟糕。戴罗的微笑和良好心态成了家庭的欢乐之源!这笑容鼓舞若他的妻子,也为那些艰难的日子带来了希望。长期失业使戴罗拥有很多空余时间,他利用这些闲暇专搞发明创造。他创制了很多棋盘游戏和智力拼板游

  • 人首先要生存

    少年时的他最喜欢的是舞蹈,渴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舞蹈家。可是,因为家里很穷,父母根本拿不出钱来让他去专门的舞蹈学校学习,只能让他去一家裁缝店当学徒工。他一点也不喜欢做裁缝,觉得这样下去是在耗费自己的生命。他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痛苦。有一天,

  • 解开束缚你的绳子

    小时候,老师很喜欢我。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区里要举行朗诵比赛,学校为了迎战,准备在校内进行初选,我将代表我的班级去参加这次选拔赛。当时,我激动得小脸通红,对老师拍了胸脯——保证完成任务!比赛当天,台下黑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