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坚持到最后的林肯

坚持到最后的林肯

收录日期:2025-08-07 19:35:18  热度:9℃

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

随后,林肯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

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交瘁,数月卧床不起。1836年,他得了神经衰弱症。

1838年,林肯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林肯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

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

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林肯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做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林肯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林肯尝试了11次,可只成功了两次,他一直没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1860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智慧点睛

人在面对压力时会激发出巨大的潜能,因此,我们不必因惧怕逆境和挫折而去当温室里的花朵。温室里的花朵固然可以安全舒适地生活,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旦逆境来临,首先被摧毁的就是失去意志力的温室里的花朵,经常接受磨炼的人却能创造出崭新的天地,这就是所谓的“置之死地而后生”。

因此,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人生有所转机,就必须懂得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带到人生的悬崖。给自己一个悬崖,其实就是给自己一片蔚蓝的天空。

猜你喜欢

  • 赠诗趣话

    诗词是名人名士抒发情感,志向的一种文字表现手段,有时也可作为讥讽时弊,人的一种方法。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今天咱就说有个小故事来领略一下用诗来夸奖人。 话说清朝嘉庆年间,古都洛阳名人名士不少,其中有一位姓孟名习欧的才子,此人诗词在当

  • 父子对话

    父子都有些个性。父亲虽爱幼子,但对其志大才疏不安心平凡工作从不迁就,常批评其眼高手低的毛病。而儿子也总有他的歪理,过不了一年半载,又要兴风作浪炮制舆论,千方百计规避监督以达到其我行我素的目的。 这不,今晚九点,他又给父亲发来了一篇短信:蜈

  • 用心

    感动人的都是小事情,打动人心的礼物都是用了心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和一个东北的杂志社有了联系。他们发行一本薄薄的杂志,针对受众是广大的青年教师。 第一次翻阅的时候,就很喜欢。没有教育类杂志常见的高屋建瓴,没有那么多名家的说

  • 有多少人会想起你

    今天突然接到家里电话,是个陌生号码,我以为是传销骗子,一接,电话那头来一句:知道我谁不?我当时就愣住了,半天没想起来。我是取悦,我声音你都听不出来了?我一听这名特熟悉原来是小学同学,当时她是班级文委。 快过年了 要搞次小学同学聚会。让我必

  • 不要让梦想越飞越远

    高中那会儿,还会有梦想,很简单,也很单一的小小梦想就是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最后离那个理想的大学差很多。 不过还好,也许是因为幸运,去了一所在别人眼里还算不错的大学。 可是上了大学就彻底堕落了,只有没想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但是没

  • 在不确定中生活

    乡下老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

  • 求赏识,会吗

    前段日子,一个不认识的大学男孩加了我的微博,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人生理想就是进人我所在的行业,希望我能重点推荐他。我说:我并不了解你啊。他说没关系,他绝对靠谱。不会给我丢脸云云。我理解现在大学生求职的焦躁心态,也不好意思说出拒

  • 遗子以经

    汉宣帝时,有疏氏叔侄两人,广为受之叔,广官居太子少傅师位,受官居太子太傅师位。告老还乡时,汉宣帝为感谢他们恪尽职守赐以巨金,送归祖籍。 以常规,该置办财富,增添固业,颐养晚年,造福儿孙。而广、受二人出乎世俗,却经常在村里举办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