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思美人郑袖结局如何?她最后是不是死了?

思美人郑袖结局如何?她最后是不是死了?

收录日期:2025-08-07 22:18:49  热度:9℃

《思美人》播出后,大反派郑袖也受到观众的高度关注,大家很好奇,这位反角最后的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而且还很好奇,郑袖最后会不会死?

通过之前的《芈月传》,很多观众都对郑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思美人》中的郑袖和之前电视剧中的形象又有所不同。很多人都知道郑袖为了争夺楚怀王的宠爱,诓骗魏美人捂住鼻子,后来让楚怀王割掉了这位魏美人的鼻子的事情。从这件事中,很多人看到了郑袖的残忍,以及对楚怀王的宠爱的霸道。大家一贯的以为,郑袖一定是深爱着楚怀王的,所以才这样费尽心机。但在新的《思美人》中,郑袖除了争夺宠爱以外,还背着楚怀王私通其他男人。这一点倒是打破了大家一贯的认知,郑袖的狠毒也没有了解释的依托,彻底显示了郑袖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既然是一个反派角色,那就说明郑袖和屈原、莫愁女是站在对立面的。果不其然,郑袖和楚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关系亲密,甚至在公子子兰惹怒楚怀王的时候,出手相助。而公子子兰就是那个导致屈原被流放的直接元凶,这就是郑袖和屈原对立关系的由来。

当楚怀王的妃子赢盈身怀有孕却因为子兰而动了胎气,甚至晕厥过去以后,楚怀王刚好碰见了晕倒的赢盈,他追问缘由,发现了罪魁祸首子兰,大怒。楚怀王为了教训子兰,准备对子兰动用刑法。楚怀王一边鞭打子兰,一边骂子兰,说着说着还说子兰之所以让赢盈捡箭是受了郑袖的唆使。郑袖眼见事态发展越来越坏,为了子兰,她不得不冲上去劝说楚怀王,但这只能让楚怀王更加生气。郑袖将今日的遭遇全部算到了赢盈的头上,后来赢盈生下了一个男婴,但是不久就被害死了。其中郑袖的功劳也不知有几分。

子兰很听郑袖的话,当郑袖知道子兰冲撞到了有身孕的赢盈的时候,她就打骂了子兰。所以,子兰对郑袖那叫一个言听计从。后来,公子子兰处处针对屈原,其中也有郑袖的指挥。没有郑袖的许可,子兰那样没有主见的人,怎么可能有胆子去对付当朝最受宠的骄子屈原呢?

在真实的历史中,郑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局又是如何的呢?她和屈原不是一路人,又心机叵测,实在不是一个良善之人。屈原在楚国变法改革,加上一些旁的因素,难说两人最后不会因为利益冲突而针锋相对起来。

根据历史记载,郑袖为了获得宠爱,使用诡计,故意骗魏女,最终导致魏女惹怒楚怀王,而割下鼻子而死。当时,魏国为了讨好楚国,就送来了魏国的一个美女。楚怀王非常喜欢新来的魏美人,这让郑袖嫉妒非常。为了获得大家的信任,她主动亲近魏美人,和魏美人拉近关系的同时,也打消了楚怀王对她的不放心。就这样,她悄悄告诉魏美人,骗她说楚怀王不喜欢她的鼻子,以后尽量捂住。魏美人相信了郑袖的话,见到楚怀王就捂住鼻子。楚怀王不知道缘由,就问郑袖,谁知郑袖竟然说这是因为魏美人讨厌楚怀王身上的气味,才捂住的鼻子。楚怀王大怒,将魏美人的鼻子割了下来,从此专宠郑袖。

后来秦国的张仪来到了楚国,不知道怎么回事,郑袖就得知了楚怀王吩咐张仪去寻找美女的消息。郑袖收买了张仪,让张仪敷衍了事。于是,张仪就告诉楚怀王说,他搜寻民间都没有找到比郑袖还要漂亮的人了,楚怀王这才作罢。当张仪又一次来到楚国的时候,楚怀王非常生气,很想杀掉张仪。张仪为了活命,就收买了楚国的靳尚。靳尚就找到了郑袖,因为张仪说郑袖很得楚怀王的信任,她说的话,楚怀王都相信。于是,靳尚就骗郑袖,说秦国为了赔罪,会送来秦国美丽的公主,还会奉上土地,到时候郑袖的地位就保不住了。郑袖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于是接受了靳尚的条件,劝阻了楚怀王杀张仪一事。

当然,根据网友们的预测,郑袖最后的结局肯定不好,说不定就怎么死了呢!

猜你喜欢

  • 稽康:从容一曲《广陵散》

    稽康就要被处死了,临刑前,他泰然自若,对着学生和围观的民众,要来古琴,弹了一曲《广陵散》。曲终,说道:“过去袁孝尼多次要学,都被我拒绝。《广陵散》从今以后成绝响矣!”这《广陵散》乃中国音乐史上十大名曲之一。当时,有三千太学生上书,请求以稽

  • 白求恩的异国爱情故事

    1939年11月底,毛泽东接到八路军总部转来的一封信,说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不幸逝世。毛泽东接到这封沉甸甸的信,马上给周恩来发了电报,要求设法弄清信中提到的弗朗西丝的近况,通知弗朗西丝有关白求恩去世的消息……由此,人们不免会探寻:那位疯狂工

  • 狐狸和鸡

    狐狸发现农民家里养了一群鸡,他的口水忍不住流了出来,趁着夜色它去偷鸡,可它发现了两个笼子,一个笼子里装着小鸡,另一个笼子里装着大公鸡,它心思着鸡仔虽多,可吃起来太费劲,吃一只都不够塞牙缝的,弄不好惹得它们叽喳喳地乱叫,吵醒了农民就糟了。

  • 班超的故事:投笔从戎

    汉明帝时,班超听说匈奴又联络了西域的几个国家,经常掠夺边界上的居民和牲口,气愤得再也坐不住了,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塞外去立功,怎么能老闷在书斋里写文章呢?”他把笔杆扔了,就投军(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从戎”就是从军)去了

  • 毛泽东小故事:重庆谈判戴的帽子

    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曾留下一张头戴盔式太阳帽的照片,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因《挥手之间》选入中学课本,更让这张照片家喻户晓。这顶别致的盔式太阳帽本是一位爱国华侨、青年司机林琼秀从南洋回国时带来的,后转赠给了郭正。郭正与周恩来的警卫龙飞虎很熟悉。

  • 头发与耳朵

    头发和耳朵比邻而居,头发高高在上,耳朵甘居而下。有一天头发闲来无事,看见耳朵支楞着也是无所事事,于是头发对耳朵说:“我说耳朵,都说你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可我看你整天呆着,不像眼睛那么受重视,也不像嘴巴那么能说会道,更不像鼻子那么多事,

  • 曾国藩如何激励别人

    曾国藩曾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中特别谈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难忘、难堪的四次教训。曾国藩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给弟弟呢?原来,当时曾国荃刚消灭了太平天国,被慈禧封为湖北总督,但他在湖北境内得罪了慈禧的宠臣官文,一个月内几次被慈禧严斥,同时京城大小官员

  • 魏徵的故事:刚正敢谏

    魏徵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很穷,但他却喜欢读书,掌握了广博的知识,后来又出家当过道士。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先后参加李密瓦岗军和窦建德起义军,李建成被杀后,他又因直言敢谏,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唐太宗常把魏徵召进宫内,叫他提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