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留守家园的乌龟

留守家园的乌龟

收录日期:2025-08-08 02:57:11  热度:10℃

很久没有下雨了,池塘快干涸了。生活在池塘里的草鱼、鲶鱼、鲢鱼和鲫鱼,商量着想离开池塘到大河里去生活。可大家担心留在池塘里的窝巢会被毁坏。

乌龟知道了大家的顾虑后,说:“我愿意留下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鲫鱼说:“乌龟公公,池塘快干涸了,您寻找食物和水很困难,还是跟我们一起走吧。”

乌龟说:“放心吧,我是两栖动物,能在陆地上爬行,寻找食物和水不会很困难的。”

池塘里的水一天比一天少,大家决定迁移到大河里去生活。临走时,乌龟前来送行。它对聚集在岸边的鱼儿们说:“请你们放心,我会做好留守工作,等你们归来。”

“乌龟公公,辛苦您啦!我们一定会回来的。”鱼儿们说完,纷纷跃过堤岸,游入大河里去了。

池塘干涸了。乌龟每天在池塘周围巡逻,把前来破坏窝巢的动物赶跑。

一群青蛙看见乌龟很辛苦,它们抬着从稻田里捕捉到的昆虫,对乌龟说:“乌龟公公,我们知道池塘干涸了,你寻找食物有困难,大家捉了些昆虫送来。”

乌龟感激地说:“谢谢你们的关心。”

一群蛤蟆背着水桶赶来对乌龟说:“乌龟公公,我们给您送水来了。”

“感谢大家对我的关爱,快进屋吧!”乌龟热情地邀请青蛙和蛤蟆到家里玩儿。

池塘周围的柳树上,一群知了大声说:“乌龟公公,您留守池塘一定很寂寞,我们为您唱歌。”说完就唱了起来。这边唱罢,那边又唱起来了。乌龟昂起头,高兴地听着知了此起彼伏的歌声,快乐极了。

雨季终于来了,大雨哗哗地下起来。池塘装满了水,鱼群跳过堤坝,回到了池塘里。大家看到窝巢完好无损,高兴地说:“乌龟公公,辛苦啦!谢谢您为大家守护家园。”

乌龟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再说,我也得到了别人的关心啊!”

池塘看到大家和睦相处,开心地笑了。

---------------

乌龟为鱼儿看护家园,它不仅受到鱼类的尊敬,还得到了青蛙、蛤蟆的关爱,大家相亲相爱地生活着。乌龟在奉献中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猜你喜欢

  • 魏徵的故事:刚正敢谏

    魏徵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很穷,但他却喜欢读书,掌握了广博的知识,后来又出家当过道士。隋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先后参加李密瓦岗军和窦建德起义军,李建成被杀后,他又因直言敢谏,受到唐太宗的重用。唐太宗常把魏徵召进宫内,叫他提些意见

  •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去当刺史,他倒是很平静的。这不能不归功于他在永州(今湖南零陵)的经历。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所以人们也称他柳河东。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能写一手好文章。十三岁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文章呈给唐德宗,唐德宗看了非常欣赏,大家都传

  • 寇准抗辽的故事

    十一世纪初,辽国大举入侵,北宋人心惶惶,有些大臣主张迁都逃跑。这时,一位大臣竭力主张抵抗,并竭力劝说宋真宗御驾亲征。这位大臣就是宰相寇准。寇准从小聪明好学。十九岁那年,他考上了进士,先后在地方上和朝廷里做官。他耿直刚强,办事果断,但也得罪了

  • 狄青打仗的故事

    元昊称帝反宋以后,宋仁宗抽调一批禁军到陕西去帮助防守。在这批禁军中,出现了一个英勇善战的将领,他就是北宋名将狄青。狄青是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本领高强,擅长骑马射箭。他刚到陕西,还是一个低级军官。当时,将士大多胆小怕死,只有狄青艺高胆大

  • 范仲淹的故事

    宋仁宗曾经派范仲淹去西北抗击西夏。范仲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他不但是一个军事家,也是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是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两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跟着改嫁的母亲背井离乡,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很有志气,爱好读书。十多岁的时

  • 董宣:执法不阿的“强项令”

    东汉初年,出了个远近闻名的“强项令”董宣。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不仅赢得了汉光武帝刘秀的信任,敢于大胆任用他,而且也受到当时人们的称颂。他的事迹被写进了《后汉书》,流传至今。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国(今河南省杞县南)人。他学识渊

  • 毛泽东的八个伟大之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众所周知,毛泽东是划时代的伟大人物,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他的光辉思想、高尚人格和伟大风范,不但让中国人民敬仰、心往神追,同时也让世界众多“粉丝”心悦诚服,敬佩之至,五体投地。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白求恩

  • 司马相如轶闻趣事

    蜀中才子司马相如去长安前对妻子卓文君立誓说:“不高车驷马,不复此过”。卓文君听了颇为担忧,他知道司马相如年轻气盛、才智超人,一旦功名在身,难保不迷恋长安繁华的世界,到那时夫妻之分难以持久。一天,京城来了一位差官,卓文君接过一封烙有火印的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