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每一天都是钻石

每一天都是钻石

收录日期:2025-08-07 19:27:57  热度:9℃

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一名男子在海滩漫步,嘴里不停地在念叨:如果我有一辆新车该多幸福;如果我有一座大房子该多幸福;如果我有一份好工作该多幸福;如果我有一个完美的妻子该多幸福,就在这时,他的脚下碰到了一个装满小石子的口袋,于是他开始一颗颗地把它们抛向大海,边扔还边说着:如果我有……

口袋里只剩下最后一颗了,他决定把它留下。回到家后他发现,原来那并非普通的石子,而是钻石。你能想象他把多少颗钻石抛向了大海吗?他甚至都没有停下来看一看。

有多少人都跟他一样,在期待着完美,梦想着拥有自己不曾拥有过的东西的时候,忽视了手中财宝的价值,把它们抛向了大海?

把握了生活,其实也就把握住了幸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但在现实中却成了碎片,显得极其的渺小,他必须要去面对生活中诸多方方面面的困难和压力。倘若你身陷残疾,你会怎么做?是接受,抑或是逃避?可能你会坦然面对、继续现实地生活,也可能你会从此一蹶不振、整日消沉,甚至还会有轻生的念头。正如白岩松在《痛并快乐着》中所说:我们只有坚强地活着,并寻找快乐。找到了快乐,也就找到了生活的幸福。张海迪,一个我们都熟知的生活的强者。5岁时因患脊髓病,胸部以下全部瘫痪。她因此没有进过学校,童年时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大学的专业课程。后来海迪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疾病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著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了多部作品。而现在她踏进了政坛,在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举为我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正是现实地面对,乐观地接受,积极向上努力,才一步一步地成就了今天的张海迪。我敢说,今天的海迪,她是幸福的。

平平淡淡才是真。人嘛,活得简简单单就好,不宜太过于追求复杂。简单,是生命留给这个世界的美丽的形式;而复杂,是生命无法打捞的苍凉的梦境。我们不要整天去想念浮华,不要想着美好物质暂时带给满足欲的一时快感,而要认真地珍惜现在所拥有的,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为什么日本的东西造得好,原因是人家把每一样物品当作一个活的生命在雕饰,诠释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的负责。如果你把一个东西当作一个生命来制造,如果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当作生命来对待,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善待生命,善待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一件事,这才是生存的意义,生活的本质。所不幸的是我们身边有些同事,整天浑浑噩噩地活着,上班来了就盼着下班,肩膀扛着脑袋机械般地使唤双手,没有用心地去思考、去观察、去发现新问题。我想他们的一天是在虚度,是一种对生命的摧残。

其实,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钻石。

猜你喜欢

  • 毕加索成功的秘诀

    毕加索是西班牙著名画家,在世界画坛享有崇高的声誉。晚年的毕加索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专心作画。他很少外出参加活动,更拒绝媒体的任何采访。在他住所的不远处,有一所小学的学生们经常到这里来学画画。小学生们画风景、静物和肖像,画得非常认真、仔细。每

  • 钟隐卖身学画

    五代时期,有一位叫钟隐的青年,喜欢画禽鸟竹木。他平素以郭乾晖为师,描摹郭乾晖的作品,学习郭乾晖的技法,已经初露头角。遗憾的是,他一直没有见过这位老师。为什么钟隐不去拜师呢?原来他从旁了解到,郭乾晖老师虽誉满画坛,独树一帜,但有个特点:画法秘

  • 萧红:我以我笔对抗孤独

    人的一百年是很漫长的,萧红虽然只活了三十出头,但她却以有形的生命占据了前三十年,而以精神迁延着这后七十年。呼兰河畔寂寞红,萧红的一生绝不说得上是幸福和热闹的,她坎坷孤独发的一生短暂如一束呼兰河畔的红花,却凭借写作的激情燃烧了整个人生的冬季。

  • 坦腹成佳婿

    东晋时期,王家是当时四大家族“王、桓、谢、郗”中势力最大的一派,大树底下好乘凉,其他家族都想以联姻的方式攀上王家。太尉郗鉴有个女儿年方二八,视如掌上明珠,人长得漂亮,待字闺中。郗鉴听说丞相王导家里子侄们一个个都丰神俊朗,仪表堂堂,于是生出了

  • 陈欧:一个标签太无聊

    他从游戏上道从不刻舟求剑生于1983年,陈欧是典型的80后,“80后”常被视为颠覆的一代——中学时代频频遭遇教育改革,毕业后碰上失业潮,房地产一夜升值,蜗居、裸婚、大龄剩男剩女,都被这代人碰上了……青春被割裂成两种极端:一边是房奴、蚁族、屌

  • 就要培养一个总统出来

    美国已故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50周年,这个传奇世家,再次被置于镁光灯下。父亲老肯是位成功商人,曾帮小罗斯福竞选总统,后来获投桃报李,被委任为美国驻英大使,但因亲纳粹德国,当主战派丘吉尔取代温和派张伯伦上台后,黯然回国,政途从此画上句号。老肯

  • 林语堂撕证

    当年,林语堂征得夫人同意后,撕掉了结婚证书,说结婚证书,是要离婚时再用的,我们要恩爱生活,白首偕老一辈子,还留它干吗?事实证明,他们确实相濡以沫终其一生。在1969年金婚纪念日,林语堂送给妻子一只手镯,上刻着他亲自翻译的名诗《老情人》:“同

  • 天地之间的马勒

    30年前,古斯塔夫·马勒在中国还是一个不为大众熟知的名字,中国的乐队很少公开演奏他的交响乐。20世纪80年代末,一位德国指挥家来上海,指挥上海交响乐团演奏马勒的《第二交响曲》,我去音乐厅听了。马勒的交响曲旋律陌生,但是气象万千,细腻处如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