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烈火赠凤雏——顾璘和张居正的故事

烈火赠凤雏——顾璘和张居正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08-13 00:25:42  热度:10℃

清代的蔡岷瞻评价明朝的皇帝和宰辅时这么说:“明只一帝,太祖高皇帝是也;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明朝老朱家的皇帝大多非常荒唐:有迷恋御姐的,有喜欢木工的,也有数十年不上朝的。如此一个王朝居然也能延续276年之久,全赖明初设立的“内阁制”。明朝内阁人才济济,皇帝只需分权予内阁,自己则是任由潇洒,无为而治。在众多阁臣之中,张居正的成就最为突出,被后世评为“有明一相”。很多史家认为在大明王朝276年的国祚中,最后的76年全赖张居正一人之力才得以延续。

张居正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成就,与他少年时的传奇经历密不可分。他自幼聪慧,两岁认字,十二岁便中了秀才,是时人眼中的神童。就连当时的湖广总督顾璘也对他“许以国士,呼为小友”,两人成了一对忘年之交。顾璘把13岁的张居正请到家里做客,以成人之礼盛情款待。顾璘还把自己的儿子叫了出来,指着张居正说:“这就是我经常给你们提起的江陵第一神童,以后一定会成为国之栋梁,将来你们去投靠他,可以成就一番事业。”13岁的张居正参加了当年的乡试,在考试前写了一篇名为《题竹》的诗作:“绿遍潇湘外,疏林玉露寒。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在此诗中,他自比为凤毛麟角,立志直上青云,成就一番功业。这首诗一方面体现了他的自信、霸气和抱负,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在性格上过于自负和高傲。一个13岁的少年便有如此的傲气,如果不经受一些挫折和考验,在一帆风顺中步入官场后,必然会目中无人,难以合群。作为当年乡试主考官的顾璘祖籍苏州吴县,也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与同里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同为才子的顾璘深知人才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经过必要的磨练。虽然张居正的乡试成绩优异,但是为了给国家培养一个真正的栋梁之才,顾璘执意促成了张居正的落榜,以便他能从中汲取人生的经验教训。乡试结果公布后,顾璘亲口告诉张居正:“是我坚持不录取你。”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也没有多做解释。在如此巨大的人生挫折面前,一个心高气傲的13岁少年居然表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冷静和理解力。他不但没有怨恨顾璘,反而非常感激顾璘的一片苦心,终生都把顾璘当成自己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导师。在后来的回忆中,张居正说道:“我当时年龄还小,不知道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但是我知道顾巡抚是真正为我着想。在之后的这么多年中,我一直想报答他的恩情。”

《庄子》中有如此一段记载:“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鹓鶵就是凤凰。凤凰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成年的凤凰固然是高高在上,非醴泉不饮,但是当凤凰还是年幼的凤雏之时,它需要的不仅仅是醴泉的滋养,同时也需要烈火的考验。旁人的甜言蜜语正像这醴泉之水,人才的成长需要别人的称赞,以此树立信心。但是就像甜食吃多了会发胖一样,人才的自信也会随着别人的称赞而不断膨胀,继而发展成刚愎自用。挫折和考验正像那熊熊烈火,虽然会让人才感到痛苦,但是经过一番历练之后,便能消磨内心的孤傲,达到心理上的平衡。《道德经》有云:“祸莫大于无敌。”做人最大的祸患就是认为自己天下第一,无人能及,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听不进忠告,无法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最终走向性格上的极端,自取灭亡。别人扔过来的板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接受板砖的勇气。挨砖虽然很疼,但是板砖也能用来盖房,盖出人生的高楼。真正的凤雏饮得了醴泉,也耐得住烈火。只有经历了烈火的考验,凤雏才能浴火重生,得以涅槃,成为真正的凤凰。

北宋的王安石在《伤仲永》一文中讲述了另一位天才神童的悲剧故事。仲永和张居正一样,也是自幼天资聪慧,才华出众,五岁便能指物作诗。于是父母让他开始写诗,让同乡的秀才欣赏。人们惊诧于仲永的文采,纷纷夸赞他的才华。但是当仲永成年后,他写出来的诗词和文章已经和同龄人相差无几,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同是人们眼中的神童,仲永最终成为了一个凡人,张居正最终成为了国之栋梁。两位神童的不同经历,决定了两人不同的命运。仲永最终成为一个凡人,是因为他遇到了只会给自己灌糖水的父母,没有遇到一个像顾璘这样的智者。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写道:“师友以规过失为贤。”只要是稍有人缘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总会有各自的良师益友。他们总是会适时给予你关心和称赞,也经常会在你出现不足和缺陷时适时给予提醒和纠正。美国的富兰克林说过一句名言:“把自己的缺点告诉你的朋友是莫大的信任,把他的缺点告诉他是更大的信任。”朋友是真的把你当成朋友,所以才会把你的缺点指出来。如果你真的把对方当成朋友,就该心怀感激,并且认真反思,而不是怀恨在心,或者当成耳旁风。赞誉是一种关心,纠正是另一种关心。能与你无话不说的朋友才是你最好的良师益友。

猜你喜欢

  • 爸爸的味道

    爸爸的味道我抬起头,细细聆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窗外的世界模糊了起来。忽然,一股熟悉的味道飘进了我的鼻孔,这是我如此熟悉又怀念的味道——爸爸的味道。记忆的线索从我的嗅觉开始一步步展开,揭开了记忆的宝盒。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那个总是忙于工作但时

  • 猎人与母猴

    猎人与母猴从远处传来枪声,破坏了原本安宁的森林。一位猎人蹲伏在树丛中,背负着一根长枪,目光紧盯着前方。他渴望一场丰收,期待一次完美的狩猎。然而,这个故事的焦点并不在他身上,而是在树冠上的一只母猴身上。母猴正紧紧地抱着自己的幼崽。她眼神中透露

  • “失去”的记忆

    失去的记忆玛丽迷茫地望着镜子中的自己,眼中充满了困惑和无助。她发现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记忆,无法回忆起过去的一切。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失去,玛丽感到茫然,她不知道该如何继续生活下去。玛丽试图回忆起自己的名字、家人还有朋友,但是每当她使劲想要回忆

  • 微不足道的事情

    微不足道的事情,有时候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被忽略了。这些事情看似微小,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带你们回顾一下我的经历。有一天早晨,我匆匆忙忙地准备上班,发现厨房里没有剩饭可以带给我在办公室吃早餐。这个问题对于其他人可能只是微不足

  • 都忘了的一个人

    都忘了的一个人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来过,然后悄然离去,最后只留下一抹淡淡的记忆。他们可能是我们曾经的同学、邻居、同事,或者是我们偶然相遇过的陌生人。这些人的存在与离去仿佛只是生命流转中的一瞬,我们很快就会将他们遗忘,仿佛从未有过。

  • 我要离家出走

    我要离家出走小时候,我常常在家里的小院子里玩耍,享受着家人的陪伴和关爱。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感到一种冲动,一种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我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开始怀疑家庭的束缚,渴望独立的生活。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终于有一天,我下定

  • 母亲的鞋架

    在我们家,有一件原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具,那就是妈妈的鞋架。它放置在门口的一角,虽然它在日常生活中并不起眼,却承载着许多关于妈妈的回忆。这个鞋架是妈妈几年前亲手制作的,是她用木头和精心打造的。鞋架的每一层都是横放的,有着足够的空间可以容纳

  • 两个男人两个女人去逛街

    两个男人两个女人去逛街今天,阳光明媚,柔和的微风吹拂着城市的大街小巷。在这美好的一天里,两个男人两个女人决定一起出去逛街,享受购物的乐趣。他们约好在市中心的购物中心见面,因为那里集中了各种各样的商店,满足了每个人的购物需求。这四个朋友都是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