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收录日期:2025-08-08 18:56:19  热度:9℃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作者:杨达

李雁雁:洞亮命运的盲点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就在当时的《九华周刊》上看到过对他的专题报道,知道他是一个求学海外的盲人留学生。而得知他已是学成归来的亚洲唯一盲人医学博士,则是在此次残联组织的报告会上。中等的身材,匀称而壮实的体形,色调明朗的着装,映衬着白净的肤色,整体散发出一种儒雅的文气。特别是那颗头颅,浑圆而饱满,面颊丰腴,庭宇开阔,属于常见的智慧型,或是骨相学所谓的福相。如果不是那副墨镜和那根盲杖的“告密”,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养尊处优的达官或贵人。呵呵,开个玩笑。

说来有缘,两天半的报告会上,我俩都是比邻而坐。车上与会后,也有过几次随意性的交谈。原认为盲人因目无所视会养成好静之性,但他的健谈颠覆了我的认知。他喜欢交流,而且很主动,对问题或事物的表述与阐释力求明白,特别是对地名与方位,还有许多的哪怕只有短暂交流的人,他都记得很清晰。由此可见他卓越的空间感与记忆力。这也许是他独特的生活经历与艰辛的学习生涯所训练出来的一种异能吧。

以上是我对他的一点粗浅的印象。说实话,听他的报告,尽管几乎每场谈及他的苦楚,特别是说到他的母亲,他都会泣不成声,或哽咽难言,台下也有人拭泪,但我并没有多少的触动。对于苦难与辛酸的感受,我们都已曾经沧海,心似乎早已叠痂成茧。再说,在黑暗中生活了近三十年的过程,能用三十分钟的演讲道尽其中的悲情沧桑吗?

所以,如果他不赠我他的那本自传,我不能说,我对他有什么了解。因为了解不同于印象。了解是一种深度的认识,那是需要用心去体认,去交融,去共振。

我是用今天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逆境》。这些年来,我几乎没有过这样投入的阅读了。尽管我不赞同《逆境》这个书名——因为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个生命都是顺流而下的,命运也为每一个生命都设置了或大或小的障碍,也许我们这些特殊的个体“偏得”的多些,重些,所以我觉得这个书名缺乏了一种个性,因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独有的,甚至独一的,何况还是自传。——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在阅读过程中以及读完之后那来自心底的震动。

是的,震动,因为我听到了一颗心灵发出的最真实的声音;我看到一双没有一丝光感的眼睛,是怎样在黑暗中“看了”光明。

一个后天的盲人与一个先天的盲人在痛苦的感受上是大有不同的,只在于他(她)曾经看见。是的,他看见过这个世间的光色与形物,他看见过自己挚爱的亲人,他看见过湖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以及从这张通知书上振翅起飞的远大的理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不可预知的日子里,像他七岁时猝然离世的父亲那样,在他的眼前突然消失了,就像一个舞台演员,正表演得兴致勃勃,突然间所有的灯光消失,场景消失,那是一种怎样的恐惧?我是没有体会。我也相信所有没有相同“身受”的人是无法与之“感同”的。从此,脚下的路与心中的路一片浩茫。不走了吗?人生到此就停步了吗?可腿脚还是有力的,心,还在跳动。可路在哪里?路,在哪里?能走不走的生命,形同坟墓;想走却走投无路的生命,无异囚徒。他被命运抛置在一个不着边际的盲点之上。

然而终究要感恩上天。他因一个“必然”的理由为我们关上一道门,同时,也用一个“偶然”的方式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所谓天无绝人之路,正是上天仁慈的明证。而一切怨天之言尤人之气,不过暴露了人性的狭隘与愚昧。我们没有理由证明自己不应遭受不幸,正如我们没有理由证明自己一定得到幸福。何况,没有了“不幸”的比照,“幸福”将如何定义并存在?

而他的那扇“窗”是这样“偶然”开启的:他的一个朋友从广播电台听到美国海德里盲校在中国福州开办分校免费函授英文。正是这一个“偶然”,使他用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仅三天的时间掌握了认读汉、英盲文的方法,进而学会了从手工锥刺到机器打字的盲文书写。这其中的含辛茹苦在这里可以忽略不写,我想说的是,当他的手指触摸到盲文的第一个凸点时,他就已经触到了一个崭新而辽阔的世界。从此,他的人生正是从这第一个凸点出发,跨出国门,东渡扶桑,西达美洲,从日本盲校走进世界一流的医学院校——美国帕默整脊大学,当他再走出这所学校时,已是另一重身份——亚洲第一位盲人医学博士。

即便是宦富子弟,有着强大的人脉和财富支撑,做出这样的成就已属不易,何况他出身贫寒,仅凭着一种信念,“盲目”地深入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异国他邦,除了对自身各种能力的坚定自信,还有什么可以依靠?(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世界很多慈善机构与人士对他的各种襄助)而撑起这份自信,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一个生命的枯朽与蓬勃,沉落与升华,渺小与伟大,卑贱与高贵,除了道德的基准,我想也是由此为测度吧。

而这一点,正是我所感动的。相对于他所获得的那些荣誉,这才是一个生命本质的体现与价值,也是一个个体的生命对人类精神的伟大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能称他为盲人,他用一双布满血痂的手指,触摸到生命的质地,从而洞亮了命运的盲点,看到了“光”——照亮了他生命的“创世”之“光”!

于是,正如他的名字——李雁雁所昭示的,他在飞翔,向着光明飞翔!

猜你喜欢

  • 爱得无缘

    爱得无缘在阳光明媚的春日,小雨站在挤满了人群的广场上,注视着万紫千红的花朵。她的心情却是阴沉的,因为她心爱的人已经远离了她的生活。他们曾经是朋友,也曾经是恋人,但如今他们的关系已经化为了尘埃。回忆像潮水一样涌来,小雨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他

  • 猪八戒告状

    猪八戒告状在花果山的大山深处,住着一只文武双全的猪八戒。他是个浑身上下充满活力和体力的猪,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吃喝玩乐。然而,他的懒惰和贪吃也时常招来一些麻烦。这一天,猪八戒正在山间吃竹子,突然看见一只在树下打滚的人,他好奇地走了过去。原来,

  • 干活不敢弯腰

    干活不敢弯腰大家好,我是一个农村小镇的普通村民。如果你问我最大的困扰是什么,那肯定是“干活不敢弯腰”。这或许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请允许我与你分享我的故事。在我们这个小镇,农活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家户户都有农田需要耕种,种植水稻、小麦和

  • 金口玉牙

    金口玉牙金口玉牙,这个短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能力非常出众,字字珠玑,口才极佳。这个形容词来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于美好声音的赞美,金色和玉石都代表着珍贵和华贵,而牙齿则是发出声音的媒介。因此,一个人的言辞优美、口才高超就被形容为金口玉牙。金

  • 祝融与火攻战法

    祝融与火攻战法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祝融是火神,被视为火炎之神。而火攻战法则是利用火焰进行军事攻击的一种策略。然而,祝融与火攻战法之间的联系仿佛是命中注定般,因为祝融自己也正是火的象征。祝融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相传她是黄帝的妻子,也是通明之神。

  • 八百老虎闹东京

    八百老虎闹东京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里,东京城中心的动物园突然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 - 八百只老虎闹起了东京!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城市,人们不禁对这个不可思议的事件感到惊讶和疑惑。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上午。原本平静的老虎笼突然打开,八百

  • 二龙戏珠

    二龙戏珠在一个遥远的古代,有一座山脉,被誉为“神龙山”。传说中,山脉深处居住着两条龙,分别是金龙和银龙。金龙和银龙是兄弟俩,他们平日里总是在山中嬉戏玩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被称为“二龙戏珠”。金龙身长约十五丈,鳞甲金光闪闪,神态威严;银

  • 黔驴技穷

    黔驴技穷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只孤独的驴子。它名叫小黔,因为全身被一层浓重的黑毛包裹着,看起来颇为黢黑。小黔生活在一个贫瘠的山区,人们都靠耕种为生。然而,由于不育的土地和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村庄的人们日渐陷入困境。小黔的主人老王是个慈祥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