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等我,爸爸,您一定要等我

等我,爸爸,您一定要等我

收录日期:2025-08-07 23:06:46  热度:10℃

父亲的嘴一直张开着,像是要说些什么,又像在盼着什么,但此刻的父亲已失去了表述的能力,因为他的呼吸已经停止。

父亲的双眉一直紧皱着,像是在怨什么,怪什么,但此刻的父亲也已失去了责怪的能力,因为他的心脏已停止跳动。

收到父亲病危的电报,我正在内蒙古的包头市与乌拉特前旗交界的一个山沟沟里,空军高炮某师的师部就隐蔽在这个叫哈达门沟的山沟里,当时我在师政治部任秘书。内蒙古的一个山沟与老家的绍兴水乡,在当时显得是多么遥远,但父亲病危的电报无异于一纸命令,无论如何,我都要回家见父亲一面。

我在心里默默地对着远方的父亲喊:等我,爸爸!您一定要等我。

弥留之际,父亲的病榻前围着亲人,母亲附下身去安慰父亲:“给阿浩的电报已发出,他一定会赶回来的。”没想到这句纯属安慰的话,竟激起父亲近乎愤怒的反应,父亲调集起全身仅有的一点力量,皱起了眉头。父亲的严厉反应震惊了身边的亲人,但很快又都读懂了这皱眉的含义。

父亲有一颗高贵的心,在生命以分秒计算的最后时刻,他想的不是自己的不久人世,而是不要影响小儿子的工作,他不愿让小儿子经历奔波,跋涉数千里见他最后一面——父亲的心是金子做的。

就在父亲皱眉的那一刻,我已经钻出哈达门沟,踏上了南下东进的行程。

在铁路客运一票难求的上世纪80年代初,这注定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行程,仅坐车时间就得50小时,加上中转换乘,签字买票,时间无法把握。昏迷中的父亲像是比谁都清醒,他一定料到儿子这一急匆匆的行程一定不会轻松。

钻出山沟,我必须走京包线、京沪线、萧甬线。而其中的京包线,地势复杂,时速不到60公里,不仅要过草原沙漠,更有高原山岭,著名的八达岭就在京包线上,而詹天佑苦心设计建造的“人”字型路线,为的就是翻过八达岭。

父亲皱眉的那一刻一定想到了这些困难。

我心里不停地喊着:等我,爸爸,您一定要等我。

人间自有温馨在,更有迷人的天伦之乐;但人间又不乏冷酷与无情,就在我钻出山沟,登上包头至北京的170次列车时,又一封电报送到哈达门沟,电文是:“父病故速回”。

父亲的心脏在跳动了69年后终于停息了。在完成最后一跳时,一幕令人震惊的情景出现了:父亲的嘴竟慢慢地张了开来!

我不能不相信有灵魂的存在。

是的,父亲是会张嘴的,我相信父亲会张嘴,我懂得父亲张嘴的含义。

那是1973年的3月,在我当兵的第五年,有了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机会。当时父亲是上海一个化工厂的工人,化工厂在上海东边的军工路上,由工厂到车站要换3路公交,想像得出,那天父亲一定很激动,他早早来到车站,并凭电报进了站台。

列车徐徐开进上海站,5年不见父亲了,我早早来到车门口,搜索着父亲的身影。猛然间,我心里一酸:隔着车窗我见到父亲了:两鬓斑白,背微躬着,这一年正是父亲的花甲之年,父亲老了。

但随即,我心里又一热,我见到父亲的嘴不自禁地大张着,见儿心切的情感全都刻在这张张嘴的脸上了。

我的父亲,他急切想见儿子的表情就是张嘴。

等我,爸爸,您无论如何要等我——我对着远方张嘴的父亲喊。

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的3天时间里,父亲的嘴一直顽强地张着,他何尝不想最后见小儿子一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父亲一定受着矛盾心情的煎熬,冥冥中,父亲坚信,收到电报的小儿子一定会回来的。

是的,爸爸,我回来了,您的小儿子回来了。我穿过草原沙漠,翻过八达岭;我跨过黄河长江,奔波5000里,经过3天2夜的艰难行程,我到了杭州,只消再向前跨出一步,我就可以摸到父亲的手了,就可以抚平父亲的双眉,托起父亲的下巴,但是所有这些竟然都不可以,我被堵在杭州了。

我怎么也想不到,我这几天几夜的行程会在杭州戛然而止。

到了杭州才知道,父亲病故已2天,爱人与不足3岁的女儿已去了绍兴。我不知道杭州这一夜是怎么熬过的,不知道次日凌晨怎么到的杭州站,怎么坐上了去绍兴陶堰的列车。

80年代初又是通讯十分闭塞的年代,谁都不知道我已到了杭州,又谁都不知道我已坐上了回陶堰的列车,而这天上午,父亲就要出殡了。

就在父亲出殡的那一刻,我乘坐的列车已经驶入绍兴境内,正向着陶堰开来。

相信父亲一定听到了小儿子渐渐近来的脚步声,一定听到了车轮的咣当声,因为他的嘴一直是那样张着……

等我,爸爸,您一定要等等我……

到陶堰只有慢车,一趟名副其实的慢车。上午8点10分左右,列车终于停靠在了陶堰,火车站离我们村还有5华里。

我被慢折磨了3天3夜,我必须快,而快的唯一方式就是跑步。跳下列车,我跃过站台栏杆,不经出站口,抄小路向着老家的村庄跑去。可以感觉到,路上的行人纷纷投来惊异的目光,我什么都顾不得了,只想着无论如何要见父亲一面。

我还是这样喊着:等等我,爸爸,您一定要等等我。

“啊呀,阿浩,你回来了?”突然,我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叫住了。

“出殡的船已经走了!”

走了?父亲走了?!

走了,父亲是真的走了。带着遗憾,带着无奈,带着对儿子既疼又盼的矛盾心情,皱着眉,张着嘴,永远地走了!

猜你喜欢

  • 女凳的传说故事

    炎帝之母原始社会在这个时期,“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所以,关于炎帝的出生有好几种说法。最通常的说法是:有熊国的国君少典娶了有蟜氏的两个女儿作妃子,长妃叫女登(任姒)。有一天,女登在华亭游玩时,忽然有一神龙来伴。女登因此怀孕,生下

  • 月桂女神的故事

    传说故事一:当年与宙斯的大儿子阿波罗互相爱慕。终于,有一天阿波罗终于按捺不住自己对月桂女神的爱恋,对她展开的追求。可是因为阿波罗自己是太阳神,身体聚集了大量的热能,使得月桂难以忍受。所以每次阿波罗追月桂,她就会躲。就这样,一追一躲,终于月桂

  • 吴刚伐桂的故事

    版本一: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原本是凡间一位樵夫,但

  • 为什么说中国人是蛇的传人?

    2013年,阴历癸巳年。癸巳年,即俗称的“蛇年”。提到蛇,不少人觉得“不好”,甚至将十二生肖中的“蛇”改称为“小龙”。其实,“蛇”在早期中华民族信仰文化中具有崇高地位。从“开天地”的盘古,到“抟土造人”的女娲,再到传说中的华夏始祖炎帝、黄

  • 三帝下凡的传说

    《国语·晋语四》里说:“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居轩辕之丘。”《集解》引皇甫谧说:“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谯周《古史考》说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这里明确地提出黄帝是有熊

  • 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女娲是一个人身龙尾的女神。盘古开天辟地以后,也就在天地间到处游历。女娲滑行在大地上,羡慕盘古身体上那些优美结构,她热爱树木花草,然而她更加陶醉于那些更活泼、更富有朝气的鸟兽虫鱼。在把它们打量了番后,女娲认为盘古的创造还算不上完整,鸟兽虫鱼的

  • 关于黄河的神话传说故事

    1、望洋兴叹相传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称河伯。他站在黄河岸上。望着 黄河水自西向东流,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

  • 黄河的民间故事

    【鲤鱼跳龙门】的传说龙门位于壶口瀑布南面约65公里处,在晋陕峡谷的最南端。龙门之南,就是开阔平坦的关中平原。黄河之水从狭窄的龙门口突然进入宽阔的河床之中,河性发生很大变化。龙门的形成,是其东面的龙门山和西面的梁山各伸出山脊,相互靠拢,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