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明开国将领孟善简介 孟善怎么死的?他到底

明开国将领孟善简介 孟善怎么死的?他到底

收录日期:2025-08-12 22:15:05  热度:9℃

孟善是明朝初年开国将领,早年的时候投奔明太祖朱元璋,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成祖住地方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他又投奔朱棣,因此成为朱棣登基的大功臣,他的远大目光,使得他得以善终结局。

孟善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实际上他来头不小,有着很高的出身,他是被称为亚圣的孟子的后裔。这个说法不是随口胡诌的,而是的确有家族谱系可考的,是孟子第五十五代孙。

孟善是孟子后裔,自然不可能像最开始就跟随朱元璋的那帮人一样,是往上数三辈还是农民的泥腿子。出身在这样的家庭,孟善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成功进入官场,当然那个时候,还是元朝。

孟善在元朝末年,在山东枢密院任职。等到后来朱元璋起兵,势力逐渐增大之后,叛离明朝,投靠了朱元璋,此后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功勋。

从元朝叛离,然后投靠朱元璋可以说是他十分有远见的一步棋。但是他本人的远大目光,却并不仅仅只在这一件事情上。

朱元璋去世之后,皇长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元年,尚还年轻的朱允炆,为了增强中央权利,最终实行削藩政策。燕王朱棣受封燕北一带,因为靠近边境,镇守边疆,所以手握重兵,是诸位分封王爷之中,实力最大的一位。朱允炆这么一个削藩政策,对朱棣的冲击最大,所以朱棣最后选择反叛。

孟善原本是中央官员,朱棣起兵之后,就反叛投入燕王阵营,跟随朱棣起兵。中央军围攻河北保定,是孟善率几千人马,战胜了数量是他近十倍的中央军,时候封为左军都督。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顺利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登基之后,自然要对跟随自己的一干功臣进行封赏,而孟善被封为保定侯,食禄1200石,赐世袭铁券,世代免除死罪。

永乐元年,孟善奉命世代镇守辽东,为明朝的安稳作出巨大贡献。永乐七年,他受召回京之时,须眉皓白,也因此使得朱棣对他十分感激。同年他退休离职之后,对孟家子嗣一样恩宠有加,甚至将其庶子封护卫指挥。

永乐十年,在退休离职的三年后,孟善在家中去世。追赠滕国公,谥忠勇。此消息传到京城之后,圣哀深悼,辍朝一日,遣使驰祭,追封滕国公,谥忠勇。

正史之中,孟善有物资,分别是嫡长子孟瑛、孟瑄、孟琳、孟瑜、孟贤。但是又有传说孟善多子,最少有十一个儿子,其中嫡子四人,庶子七人。

不过在历史上,最为熟悉的还是嫡长子孟瑛和庶长子孟贤。孟瑛袭爵不必多说,庶长子孟贤曾伙同他人拥赵王做皇帝,可谓大逆不道。所以在明仁宗继位之后,孟家受到打击,为了活命兄弟四散分逃,导致记载不明。

孟瑛当时已经袭爵,但是却受到牵连,爵位被削,世袭铁券也被毁掉,发配云南戍边。等到宣宗继位之后,才被召回,此后升到京卫指挥使的位置。

除了这孟瑛和孟贤,孟善其他子嗣记载甚少,基本不可考。

猜你喜欢

  • 吴秀波:放下更多的生活乐趣,演戏才有灵感

    顺着楼梯往上走,隐隐然便可看见那一头醒目的略带花白的头发慢慢现出。吴秀波坐在迎面的沙发上,低着头,见到陌生人来,抬头,微笑,点头。不是客套,不存距离。待到进入正式采访,他一脸带笑地走过来坐下,眼神柔和,倾听、思考和回答,都认真、充满诚意。说

  • 懂得了生活就会明白如何取舍

    1聚光灯前,女演员的美丽有两种:一种光彩照人,让人只能仰视;一种素面朝天,却让人难以忘怀。前者浓烈如酒,往往惊鸿一瞥,来去匆匆不许人间见白头;后者则清淡如茶,不知不觉间就已经沁入心脾。孙俪无疑是后者,会有观众30年后还记得的那种……琐碎就是

  • 马云:太太适合做生活资料

    我和马云是大学同学,毕业就拿了结婚证。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组建杭州第一个英语角、为外国游客担任导游赚外汇、四处接课做兼职,同时还能成为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然而,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在一种惶恐中,因

  • 吴秀波:生活扇的耳光都变成了蜜糖

    在生活中小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沉默的,不事张扬的。大肆话当年的人,格调不会高,品位更有限。偶然看了一集热播的《离婚律师》,但凡有吴秀波的戏份,特别好,好到不想看其他闲杂人等的口水过场。吴秀波红了之后,他讨喜的角色都有这样的特点,淡定从容,言

  • 张恨水的经济生活

    2007年是张恨水先生逝世40周年,这位曾被老舍称为“国内唯一妇孺皆知的老作家”,有一个独特的人生信条:“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也确如信条一样,张恨水的创作数量在20世纪中国小说家中是惊人的。他当年的经济生活究竟怎样呢?月薪8块银圆开始

  • 父亲的黄昏

    母亲去世后,父亲的生活没有了方向和规律,仿佛一下子从如日中天跌至黄昏,虽然夕阳尚好,但终将要面临着沉沉的黑夜。思念已故的母亲,面对日益衰老的父亲,我不得不感叹,生命从起点到终点总是要经历从鲜活鼎盛到孤寂衰败直至消失的过程,谁也逃不脱这生命的

  • 用知足的心来生活

    很多人认为,她可以有更好的生活,父亲是优秀的飞机与游艇的设计师兼制造者,母亲是肖像画家,出入家里的客人,是爱默生、马克·吐温、爱因斯坦等当时极具代表性的人物。而在她看来,最好的生活,是在乡下的农庄里。她就像是被上世纪的灵魂附体的遗少,在学校

  • 如果生活是个抽屉

    那是在我大一时,台北刚开始办国际影展没有多久,我有个学长买了电影票,但由于时间冲突,便问我要不要去看。我一看片名是《傻瓜入狱记》,心想应该是喜剧,于是接过电影票,开开心心去看免费电影了。在高中之前,我并没有太多的机会看电影。对我来说,所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