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爱是怎样炼成的

爱是怎样炼成的

收录日期:2025-08-07 21:36:58  热度:11℃

一 初见

那年他23岁,师范刚刚毕业,风华正茂?熏回到小城的母校任教,教初三的化学课。

她16岁,是班里的化学课代表,花儿一般的年纪,青春明媚。

她恭敬地叫他陆雨老师,眼神痴迷。他亲切地唤她小曼同学,言语和气。

他自我介绍说:“大家好,我叫陆雨,与写茶经的陆羽先生同名,但是音同字不同,所以分工也就不同。他负责泡茶,我负责教书;他写茶经三卷,我教化学半年(实习)。请大家千万注意,切不可敌我不分划为等同合二为一!”

“呵呵呵……”台下一片嘻笑。大家都被眼前的这位先生逗笑了。她也笑得不行,花枝乱颤。她万万没有想到,分过来的先生竟是位年轻的靓仔,还风趣幽默得不行。

接下来一分钟登台自我介绍。大家轮流上台,按序进行。轮到她时,她腼腆地一笑,不急不慢地吐出那一个词:陆小曼……天!他猛然一惊,被眼前的这位女生吸引住了:油亮的皮肤,清澈的眼眸,摇弋流盼,温婉得如同一朵风中的水莲花。陆小曼,真的是陆小曼,简直可以假乱真了!他在心里暗笑,唇角的弧线不自然地流露。

二 实验

一周之后,区里有人来听课,指名道姓就听他的化学实验课———这年头新人总是备受关注。

他让她回去准备一下,到时配合做好那个加热碳酸氢氨的化学实验。她晚上回去把书预习了三遍,确信没有问题了,便安然入睡。

第二天,他实验做得很漂亮:整个过程条理清晰,讲解到位,且妙趣横生。她的表现和配合,让他感到十分的满意。他示意她可以结束实验了。

她收拾器具,整理归类,顺便随口吹灭了那盏燃着的酒精灯……刹时,台下顿起嘘声一片。她一慌,脸羞得通红:万万想不到在最后一个环节犯下一个小错误。她不知如何是好,僵在那里。

他一看苗头不对,连忙端起那盏酒精灯对着台下问道:“同学们,这酒精灯能不能用嘴吹灭啊?”“不能!”“唉,对了,不能!陆小曼同学,让我们再一次感谢你,感谢你对大家的友情提醒!”他微微一笑,四两拨千斤,尴尬的场面轻松地搞定。话音刚刚落地,铃声响起,台下顿起掌声一片。她笑着看着他,眼神迷离。

三 告别

时间倏地从手指间划过,一如流水,了无痕迹。

她依然恭敬地叫他陆雨老师,眼神暧昧。他依然亲切地唤她小曼同学,笑容可掬。他在她梦里,他在她的日记里,他在她云遮雾罩深深浅浅的思念里。她发誓:她一定要考上大学,将来一定要配得起他。她暗暗努力。

这个心愿,一扛就扛了大半年。5月底的时候,她考入了省重点。她跑过去看他,急切地想要把那些藏在心底里的话都倒出来。可是,她却看见,他与一位女子正牵着手散步。她傻傻地呆住,几近晕倒。他远远地唤她,笑容还是那般的亲切:“小曼,恭喜你呀,进重点啦!以后,可要常常回来看看陆老师呀,呵呵……”

她忍住泪水,咬住嘴唇,勉强地挤出一个笑来,应道:“会的,我会的。陆老师,有空我会想你……”

她含着泪水,半明半暗地把那层意思给说了出来。

他笑,走过来,抚一下她的头,叮嘱几句,眼神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爱怜,如父如兄又如学长般。他侧过身来介绍:“噢,对了,忘了给你们介绍了,这是我女朋友芷若;这是……陆小曼。浪漫诗人徐志摩的情人!呵呵……”他笑,她也笑。天空一片蔚蓝,远处有几朵不起眼的小白云,不知要飘向哪里。

6月初,她妈妈过来接她回家。她轻轻地走了,一句话也没有留。临走的那天,大雨无边,一直下个不停。

四 成长

高一的日子,云淡风轻。没有了中考的压力,暂时可以悠闲恣意。临放寒假的时候,她听到他结婚的消息,忽然便泪不能禁。残梦飞尽,她哭得是稀里哗啦形容憔悴。

所有的梦都得醒,所有的昨天都得说再见。高三的时候,她接受了一位叫风的男孩子。他们约好,一起努力,到时填报同一所院校。暑假的时候,这个愿望如愿以偿,她和风双双考进了南方的同一所院校。她喜笑颜开,带上男友去看她久违的陆老师。

陆雨还是那个陆雨,只是比当年成熟了许多,有了一种为人父的味道。陆小曼唤他陆老师,他愣了一下,然后惊喜地喊道:“陆———小———曼!”呵呵,她笑,这次他终于不再唤他小曼同学了。

“小雨,快叫小曼姐姐!”他从爱人手里接过忽闪着眼眸的小孩,给她看可爱的BABY:长长的睫毛,红嘟嘟的小嘴,一笑起来两个小酒窝,可人得不行。三口之家,可真是幸福啊!她在心里暗暗地羡慕。

五 重逢

大学4年,轻舞飞扬,一路上溜达到底。谈恋爱,看小说,上网聊天玩游戏。青春恣意,年轻真好。

毕业。她被分回市第一人民医院。风留在了南方,不愿意回来。这之间,曲终人散,不难领会。她因此伤感过一阵子,不过倒也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

8月初,他火火地送她爱人来医院急诊。满眼含泪,大汗淋漓。在急诊室门前,他焦急不安地来来回回。她颇为意外,没有想过在这样的时间和地点,多年后彼此依然会再次相遇。

“陆老师,你……怎么在这里?”她轻轻地启问,眼神里满是诧异和惊喜。

“陆———小———曼?”他一愣,随即启开干唇,一字一顿地颤出那几个字。

这时在她眼里的他:满脸的憔悴,胡茬一根根静然地挺立,眼角的血丝一条条纵横交错,哀伤和绝望,就快要把他吞噬。陆雨已并非当年的陆雨。

六 守望

四年一别,物是人非。他两年前因教学突出,已被从镇上调到了市里。一年前,他爱人患病:脑癌晚期。这个意外的打击,几乎让他瞬间崩溃。他不服输,不认命,不停地走南访北,征战于城市的数家医院。可是没有用,顶多只能延缓寿命。

没有人愿意伤悲,如果可以坚持住不伤悲,青春的时节、绽放的年华,我们没有理由不过得笑容满面……可是,世间的事情,至少有一半不遂人愿。8月中旬,他的爱人不治而去。

他悲伤了一整个秋天。浑浑噩噩,低迷度日。

她知道:这是个过程,他需要疗伤。时间有时候就像一把刀,一不小心会将人划伤。可是时间更是一剂顶好的良药,可以让疼痛的伤口慢慢地愈合。

她悉心地照看着他,照看着小雨,不顾一切,无怨无悔。她似乎听到了春天花开的声音。

其实:爱一个人,不就是无怨无悔地为他去付出吗?

她想:如果允许,她为什么不可以去守望陆雨的爱情呢?

七 幸福

12月25日,幸福终于姗姗来迟。陆雨已好了许多,谈笑风生,渐如往昔。

下班后,她依然很习惯性地去他那里,打理他们父子两人的衣食。推开门,她讶然间呆住:一连串梦幻般的音符,轻轻盈盈地从客厅里传来。叮叮当当的炒菜声,烟腾雾绕地从厨房里溢出。“你回来啦?”陆雨大声地招呼,一副男主人的架势。

她心醉神迷。回想起平日里,陆雨至多不过饭后陪她坐坐,然后不咸不淡地把她送回,从没有过浪漫的举止。可是今日,却不知为何。

“进来,你进来呀!”陆雨轻轻地唤她。

她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自己还站在门外。她笑,轻轻地走了进来。

关灯,点蜡烛,入座。陆雨取出一个很精美的盒子,递给她:“圣诞节快乐,小曼!感谢你这些日子以来,为陆雨父子俩所做的一切!”

“没什么呀!”她泛红了脸,假意去看盒子里的东西。

“别!等回去再看,好吗?”

她点头。窗外,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洒落下来,跟屋里的音乐渐渐地和成一片。

送她回到宿舍,已近半夜。借着灯光,她一个人打开了那盒子:《爱是怎样炼成的》,一本装帧精美的日记,上面记录着这个月以来,他复杂的情感斗争和矛盾的心路历程。而最后一篇的篇名竟是:

小曼,可不可以为陆雨煮一辈子的饭?

猜你喜欢

  • 感谢困难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街上问人:“请问您可不可以给我一些困难、一些挫折,一些痛苦?”所有的人都拒绝我,我着急地恳求别人:“那么,我雇用您,每小时五百元,请您给我一些折磨!”那些陌生人摇摇头,沉默地离开,我因找不到愿意折磨我的人而惊醒。我坐在

  • 把心活舒服了

    我有一个好朋友,这些年,一直活得幸福而悲催。说他幸福,是因为这个年近不惑的兄弟是一家公司的中层主管,待遇不错,有房有车,而且前几年还娶了一个家境优越、年轻漂亮的老婆;说他悲催,是因为他的顶头上司与他不和,没少给他小鞋穿,而家里那个漂亮老婆又

  • 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

    19世纪,英国有两位哲人——弥儿在东印度公司任职达35年,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在哲学、经济学、政治思想史上都占有很高的位置;斯宾塞是一位测量工程师,然而他的业余工作使他成为当时思想界的一个重镇。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闲暇时间

  • 帮忙与帮闲

    “脸书”创业之初,人少事多。一次,创始人扎克伯格手头有件急事,要找个人帮忙。他来到办公室,环顾一圈后,径直走到一个案前堆满材料、正埋头紧张忙碌的员工面前说,放下你手头的活儿,先帮我完成这项工作。在那名员工的帮助下,扎克伯格圆满地完成了工作。

  • 人生不过如此

    在不违背天地之道的情況下,成为一个自由而快乐的人。这就好比一台戏,优秀的演员明知其假,却能够比在现实生活中更真实、更自然、更快乐地表达自己。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

  • 绷断了的背带

    1990年的春节晚会上,逗得观众们哄堂大笑的小品《主角与配角》中有这样一段画面:朱时茂与陈佩斯按剧本的安排准备交换角色的时候,朱时茂一边说话,一边取下背在身上的枪,并在身后给背带打了个结。当陈佩斯终于实现了当主角的愿望,把枪背上身时,却发现

  • 做出最适合你的选择

    人的一生总是要面对许多选择。选择就是横亘在我们前行途中的门。进,还是退,是个问题;向左,还是向右,也是个问题。每个成功的人生,都是一串正确的选择所决定;每个失败的人生,也是由不明智的选择酿成。选择的过程是纠结的过程,痛苦的过程。但是也正是在

  • 当你一心想着薪水时

    在工作中,有的人认为,薪水是衡量一切的标准:给钱多,我就多干;给钱少,我就少干。他们的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薪水,不会自觉做事。日本松下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问一个员工:“如果公司付给你1000元钱,你应该做多少事情?”员工回答:“你给我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