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吵架也幸福

吵架也幸福

收录日期:2025-08-08 02:18:53  热度:10℃

就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下也没有不吵架的夫妻。既然吵架是夫妻之间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那么,怎样吵架才能“吵”出和谐、“吵”出幸福呢?听听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吧。

婚姻的台阶

谈恋爱时,只要一吵架,还是男友的他会千方百计哄我开心,不管他有没有错都会向我“赔罪”。结婚后,他很少主动示好,即使我使小性子,他也索性不管不顾了。事实上,“冷战”的滋味很不好受,俩人回到家,各做各的事,也不互相说话打趣,比一个人更寂寞。

好友丽达却没有这个烦恼,当我向她抱怨时,她便教了我几招。

再遇上“冷战”,我一一用上,果然效果显著。比如有一次,我在烧菜,忽然懊恼地说:“唉,没酱油了,又忘买了。”声音大到刚好他能听见。于是正在看球赛的他立马风一般跑出门去,不一会儿拿着新买的酱油回来,递给我,并说了声:“给。”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字,冰冷气氛却缓和了许多。

也许是感觉到了我的友好态度,再“冷战”时他也偶尔会嘟囔着:“我的白袜子怎么一双都找不着了?”我便不声不响地找来递给他,冰山就此融化。

夫妻本是最亲密的人,若是因为吵架而疏远了感情,那是很不划算的。所以,在适当的时候,搭建个台阶,让彼此的怒气“顺阶而下”,岂不是好?

找对吵架时间

每次吵架,他总是与我针尖对麦芒,仿佛不吵出个名堂誓不罢休。这样吵的后果,很伤夫妻感情。甚至让我对婚姻产生怀疑:这样下去,我们是否能够白头到老?

有一次,他说:“这样吵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以后,咱们能否尽量找对时间再吵?比如,你心情不好时,我不和你吵,我心情不好时,你也别和我吵。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说一些伤感情的话。”

吵架也要找对时间,听起来新奇,可细想一下,他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多数吵架都是发生在我与他情绪极坏的时候,而且吵起来后,也不管对方能否接受,专说些伤感情的话,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从那以后,再遇上吵架,我总要先想想,他今天的情绪是否很差,自己的话是否说得太过分。而他也尽量避免与我正面交锋。久而久之,我们吵架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

吵架留言簿

有一回参加活动,和一位邻座闲聊。他饶有兴趣地谈起了他们夫妻处理矛盾的方法,让我大开眼界。

他们家有一本“吵架留言簿”。夫妻两人在发生矛盾时,便争先恐后拿起留言簿,奋笔疾书。在留言簿上,将自己的心里话统统写在纸上。在纸上论是非,写出的文字往往经过大脑分析,比脱口而出更加理智,有些还充满智慧,颇为有趣。

一次,两人闹矛盾,妻子在留言簿上写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稳家心,将功补过,快去买米。丈夫看了之后,二话不说出去照办。等到中午,丈夫买米回来,餐桌上早已摆好饭菜,却不见妻子踪影。丈夫翻开留言簿,只见上面写道:生米已煮成熟饭,请你咽下,我去单位开会。丈夫一边读着一边开心地笑了,之前的不快早已烟消云散。

这几年,两人留下了几本厚厚的“吵架留言簿”,实录了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如此吵架,真是吵出了水平,吵出了默契。

吵架公约

妻虽不是“河东狮”,嗓门却是高分贝的。我俩结婚几年,总免不了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她喉咙一响,我也往往按捺不住大男子的“英雄气概”,“战争”便不断升级。

一天,妻笑眯眯地把我叫到电脑前,指着网上一则《吵架公约》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也立个公约吧。”我一看,这不正是时下在许多80后夫妇中流行的“家规”吗?不如一试。

当看到第6条时,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这绝对是“不平等条约”。妻见我这般模样,高分贝的嗓子又亮起来:“不愿接受?那咱们就接着吵。”我一听,急了:“为了维护安定团结,我接受这不平等条约还不行吗?”妻一脸的坏笑,说:“这才像个大老爷们儿。”从那以后,我和妻即使偶尔吵架,也很快就熄灭战火。

猜你喜欢

  • 千钧一发

    公元前154年,即汉景帝刘启即位的第三年,吴王刘濞因不满朝廷逐步削弱诸侯王封地,纠集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6个诸侯王,打着清君侧,诛晁错”(因为晁错力主削藩)的旗号,起兵叛乱。史称吴楚七国之乱”。据东汉班固

  • 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着名的大将军叫吕蒙。他带兵打仗非常勇敢,跟着孙权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国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位英勇的战将自小没有读过书,所以,肚子里墨水很少,行事也比较粗鲁,又不怎么懂礼仪。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吴下阿蒙”

  • 不翼而飞的故事

    《管子·戒》:不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故事如下:齐桓公想就自己出游的事征求管仲的意见,便问道:我这次出游,想要东起芝罘,南至琅邪。司马提出意见说,也要像先王的出游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呢?&r

  • 不堪回首的故事

    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当时,周围还有好几个政权。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赵匡胤先后攻灭了南平、后蜀、南汉等国,接着又把攻击的目标对准南唐。这时统治南唐的是李后主李煜。此人在政治、军事上昏庸无能,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有才能,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故事

    公元73年,东汉明帝的高级侍从官窦固奉命征伐匈奴,四十一岁的班超被任命为假司马。在这次征战中,班超立了战功深受窦固赏识。不久,窦固派他和军中的高级参谋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带了三十六名勇士,首先来到鄯(shàn)善国。国王开始

  • 不伦不类的故事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薛蟠从江南带了两大箱东西,送给母亲薛姨妈和妹妹薛宝钗。一箱是绸缎绫罗、洋货等家常应用之物,另一箱是笔、墨、纸、砚和各种小工艺品。薛姨妈将箱子里的东西取出,一份一份地打点清楚,叫人送给贾母、王夫人等处。宝钗

  • 不可救药

    西周王朝到了后期,奴隶主贵族日益腐朽,不断搜刮钱财,发动战争,压迫百姓和奴隶。周厉王即位后,对百姓和奴隶的剥削和压迫更重。他贪财好利,独占山林川泽,不许百姓打猎、砍柴、捕鱼,还派人监视他们的言行。谁议论他,他就把谁杀死。人民忍无可忍,到处都

  • 不自量力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就要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