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禅语故事三则

禅语故事三则

收录日期:2025-08-13 02:46:53  热度:8℃

1.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突然动了念头,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归宗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禅师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关怀地说:”你在此参学13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你整理好行李,再来找我吧。”

稍后,灵训禅师又将整理好的行李放在门外,然后去见归宗禅师。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灵训禅师依言前行,准备聆听教诲。

归宗掸师轻轻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多多珍重!”

灵训禅师顿有所悟。

“天气严寒,途中珍重”,如看成是征程中的艰辛、挫折、坎坷,那么“途中珍重”则是以平常心对待一切的告诫。禅是如此平常,如此简易,一句叮咛即可露出禅意。

2.本分事

石榴禅师有一次看到侍者拿着钵盂往斋堂方向走,就把他叫住问道:“你到什么地方去呀?”

侍者回答道:“到斋堂去。”

石榴禅师不以为然地斥责道:“看你手拿钵盂,我怎么会不知道你要到斋堂去!”

侍者反问道:“禅师既然知道,那又为什么明知故问呢?”

石榴禅师认真地辩解说:“我是问你的本分事。”

侍者神色庄严地回答道:“禅师若问我的本分事,那么我实在是要到斋堂去。”

听到侍者如此问答,石榴禅师拍掌赞道:“你实在不愧为我的侍者。”

诚然,每个人都应改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很多人不能够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因放弃和气馁、懦弱带来的苦恼随之而来。如果能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本分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则能在那本分事上干出一番成绩。

3.无明的产生

一个禅师在讲禅:“禅可以断除人的无明烦恼。”

这时有一个人出来反驳说:“我真不知道自己有烦恼。请问禅师,什么叫无明?无明是怎么产生的?”

禅师说:“这么简单愚蠢的问题你也能提出来?”

这个人立刻恼怒起来,理直气壮地质问:“你不回答也就算了,为什么要侮辱我呢?”

禅师笑着说:“这就是无明,无明就是这样产生的。”

什么是无明?无明产生于愚昧,它是对佛法真理的错误认知,也是诱发“贪嗔痴”的根源。我们往往被愤怒、抑郁、烦扰等不良外力所压迫,如“无明之火”等就源于无明。


猜你喜欢

  • 马槽中的狗

    一条狗躺在马槽中,不停地叫,不让马吃干草。一匹马对同伴说:“这条狗太自私了!他自己不会吃干草,还不让会吃的去吃。” 这故事是说那些总是不愿别人得到好处的人。

  • 狮子、熊和狐狸

    狮子和熊同时抓到一只小羊羔。他们俩为争夺小羊凶狠地打了起来。经过一场苦斗,双方都受了重伤,有气无力地躺在地上。狐狸早已躲在远处坐山观虎斗,一见他们两败俱伤,都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便跑过去,把躺在他们俩之间的羊羔抢了去。伤势严重的狮子和熊眼睁睁

  • 生金蛋的鹅

    有个人养有一只鹅,鹅生下美丽的金蛋。那人以为鹅肚里一定有金块,便把它杀了,结果发现它与别的鹅完全一样。他贪婪地希望得到更多的财富,却把微小的利益也失去了。 这故事说明,人们应该满足于现有的东西,切不可贪得无厌,杀鸡取卵。

  • 号兵

    从前,有个号兵,正当他吹集合号时,被敌人抓获了,他大声叫道:“各位,请不要无缘无故地杀我。因为我没有杀害你方任何人,我仅有这把铜号,没有任何武器。”敌人却对他说道:“正因为这样,你就更应当被杀死,你自己虽没打仗,可你召集所有士兵来攻打我们。

  • 夜莺与鹞子

    夜莺站在一棵大树上,像往常一样歌唱着。饥饿的鹞子看见她后,便猛飞过去将她抓住。夜莺临死时,请求鹞饶了她,说她难以充满鹞的肚子,如要彻底解决饥饿,应当去抓捕更大的鸟。鹞子却回答说:“若我放弃了手中现成的食物,再去追求看不见的东西,那我岂不是傻

  • 作客的狗

    一天,有个人大摆酒席,设宴招待亲朋好友。这人家里的狗也高兴地跑去请另一只狗,说:“朋友,快走,请你和我一起去赴宴。”那狗兴高采烈地跑来,见到如此丰盛的筵席,他心里暗暗地说,“太好啦!真想不到天底下还有这么多好吃的!让我饱吃一顿,明天都不会肚

  • 青蛙求王

    青蛙们没有国王,大为不快。于是,他们派代表去拜见宙斯,请求给他们一个国王。宙斯看到他们如此蠢笨,便将一块木头扔到了池塘里。青蛙最初听到木头落下的声音吓了一大跳,立刻都潜到池塘的底下去了。后来当木头浮在水面一点不动时,他们又游出水面来,终于发

  • 白松与荆棘

    白松与荆棘互相争吵。白松自傲地说:“我质地优良,躯干粗壮,既可以做庙宇的屋顶,又可建造船只,你能做什么呢?”荆棘说:“如果你一想到劈你的斧头和锯你的锯子,你恐怕还是愿意做荆棘吧。” 这故事是说,平淡无奇的生活也许比富有离奇的生活更无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