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事比名长久

事比名长久

收录日期:2025-08-07 23:00:09  热度:9℃

有个前辈,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写作,他创作的一本书曾经重印20次,在文坛上有一定知名度,当年还参加过著名的第四次文代会,然而,我对他的名字一无所知。老先生写的是儿童文学,其时肯定也有不少朋友读过他的作品,只是那时还在农村读书的我没有机会接触这些,因此也就不知道就在离我的城市不远的地方还有这样一位作家。

我喜欢读画,也知道古今中外一些画家的名字,比如莫奈、凡·高、毕加索、范宽、八大山人、黄宾虹、刘海粟、齐白石、徐悲鸿、黄永玉等,然而,我相对了解的这些画家与在社会上著名画家的数量相比,绝对是九牛一毛。不说别的,中国美协会员和各省美协会员少说也超过10万人了吧,我能说得出名字的,还真的没有几个。

一个人是很容易被别人遗忘的,遗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圈子因素。在某个圈子里,你确实很被认可、光芒四射,但到了圈外,这种光就被无数的其他光稀释了;有的是由于时代性,某个特定的年代,你作品适应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一时之间,粉丝如云。后来社会向前走了很远,人的内心发生了变化,你的作品再也引不起别人的兴趣,知名度也就降下来了。换句话说就是:不是你不牛,是世界和时间太强大。

对于知名度,我们还真不可以太在乎。知名度确实跟人的成就有一定关系,却未必成正比。早些年,芙蓉姐姐、凤姐、木子美等都非常出名,但论起实实在在的人生成就,我周围那些默默地做企业的、当律师的、做老师的朋友不知要大多少。既然知名度不是人生成就最可靠的呈示方式,一个人太在乎,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人生最可靠的应该还是所做成的事功。海子生前只在《十月》《草原》等少数文学报刊发表过诗歌,其中《十月》还是他的好友西川在那儿做编辑。西川有意识地想把他拉进北京的诗歌圈子,但聚会时,除了西川,没有人理他。海子跑到四川,与诗歌界的朋友聊天,他们也对他的诗不感冒。换句话说是,在其生前,海子没有知名度。然而,海子诗歌的魅力并未因为他当初的知名度不高而降低,反而像黑茶一样,时间越久,味道越醇厚。

生活告诉我们,一个人能不能产生知名度,知名度可以维持多久,其实都是未知的。我们唯一可以做的是:看准一个目标,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不管前面是萋萋芳草,还是泥沼烂坑,也不管脚步踏出之后是否还有回头的机会。有破釜沉舟之心,有撞了南墻也决不言悔之志,我想再苛刻的命运之神也会对你露出欣赏的微笑。只要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就算没有知名度,或知名度不长久,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句话说,“事比人长久”,意思是说,人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但他做的有意义的事会留下来。现在我想改一字,叫“事比名长久”,你的功业、建树、成就,才是你名垂千秋的真正根源。

猜你喜欢

  • 老婆不在家的日子

    一老张的夫人梅梅听到丈夫有外遇的传言,半信半疑。老张在一家公司财务工总管,是出了名的“妻管严”,一事三请示,他哪有那花花肠子?不过,男人有钱变坏,不得不防。一天,老张很晚才回家,微醉。梅梅敏感地发现丈夫有些异态。老张上床后,梅梅试探地要做那

  • 吃野鸡

    今天上午来校上班,梅生老师经过一片农田,偶然间发现田沟里斜躺着一只野鸡。 他特高兴,下车过去把野鸡捡起放进自己的车篓里。进了一号楼办公室,他把野鸡丢在地上。这是一只漂亮的雄性野鸡,五彩斑斓。它闭着眼睛斜躺着,全身抖索,仿佛快要死去。此刻,

  • 我先死

    有个被娇生惯养的宝宝,叫“小黄毛”,十岁了。小黄毛”爸爸妈妈的溺爱使他养成什么都要争抢的习惯。可等到父母亲着急想帮助宝贝改掉这个坏习惯时,似乎已经来不及了。一天夫妻俩愁眉苦脸的闲聊起来。妈妈说:“宝宝长大了一定不会孝顺我们的,所以我先死以免

  • 理发

    马上就要过年了,小明准备提前美一次发。这天,他向爸爸要了钱,便去“黑又亮”发廊理头,可等啊等,一个小时过去了,还是轮不上他。他便去了雅芳美发店,同样是人多。他等了将近两个小时才轮到他。小明向老板仔细地交待了自己想要的头型,可一个小时下来,他

  • 太不像话

    话说远在一亿九千九百九十九万年前,朱无能的哥哥朱有能,在天庭担任玉皇大帝侍卫队的副队长。他本领高强,悟性极好。玉帝龙颜大喜,意欲擢升其担任正职,便派遣他下得凡来,做了个县令。本想经过锻炼以后,择机召回天庭,将他扶了正。谁知道,这位朱有能来

  • 蠢子刘文才

    我们村子里头有个后生崽叫刘文才。他家里呀,是我们岭南地区远近闻名的大地主。他的老子老娘是姑表兄妹,生下这个刘文才,看到哪个都是嘿嘿嘿地笑,有时候嘴巴里还流起口水。我们郴州人说他蠢里蠢气,长沙人喊他保里保气,四川人称他傻(hà)里傻气。依仗

  • 别人骑马我骑驴

    王小路,在我们村子里头算是个老实巴交的人了。他世代以农耕为业,辛勤耕耘着祖宗传下的几亩薄田,由于冒得“外水”,手头总是紧巴巴的,小日子过得清贫拮据。他虽然也读了点书,又因为冒得可供“荫佑”的大树,照样是做不了官,发不了财。今天,逢圩日,他

  • 婆娘,你朗个不想我嘛

    从前有个蠢子崽,讨了个如花似玉的婆娘。蠢子虽然傻乎乎的,做田里土里的事却是一把好手,吃得苦,耐得劳。他婆娘长得很漂亮,做事又麻利,里里外外都能干,把个家调理得尉尉贴贴。小两口的日子呀,过得是有滋有味,拿我们四川人的话说嘛,叫做巴适得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