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剪辫

剪辫

收录日期:2025-08-07 20:29:05  热度:10℃

剪辫

作者:马昊羽

这是一座省城,去上海,坐船顺着长江走大概两三天就可以到,坐火车要快很多,一天就可以到。

现在的政治环境很微妙,每天从上海过来的报纸都在鼓吹革命,清政府对即将可能发生的革命防范、盘查得很严。但从上海过来的鼓吹革命的报纸没有被政府限制,而且卖的很好,不仅是在上海,其他地方也一样。上海的报纸畅销全国。

这是一座国立中学,这个时节,这些学生也不安分。每天早上会有一小撮学生逃课,跑到火车站的站台等当天最早的火车。

等的火车到了,这伙学生还没等乘客下车,都挤在第七号车厢门口,期待一个人到来。这些中学生等的就是他,一个专门倒卖报纸的年轻人,抱着一捆报纸挤出车厢。由于这报纸在上海就已经供不应求,再倒卖到内地,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但是买报读报的人大有人在,而且大都是年轻人。这家报纸的主笔是宋教仁,他的笔锋犀利,立意深刻,对民族的自由、民主的辩论,对清政府的抨击让人兴奋、激动。

这几个中学生一起凑钱买了份报纸,找个角落,一人读报其他人听,一字不落的读完才回学校。

“你们说什么时候大清国会发生新的革命?”这一小撮中学生中的刘明问。

“不知道。”其他的同学纷纷回答,其中的项飞接着回答:“估计应该就在这段时间吧,不会很久。”

“应该就在最近的几个月内。报纸上都说了革命党要发动一场新的革命,革命会比以前的更加激烈和强大,目标就是推翻清政府,建立新的共和国。”另一个学生陶昊说。

“满清入关时,为了瓦解汉人的反抗,强制要求汉人剃额蓄辫表示顺从清政府统治,‘留发不留命’,杀了好多人呢。现在革命党呼吁先从剪掉辫子来反抗清政府统治。”关兴说。

“这辫子确实讨厌,在体育课那辫子特碍事,出了汗还特别容易脏发臭。”

“可不是,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个理发匠每天梳头织辨子都把我们的头弄得特别痛。不织辫子又被罚站。”

“我们也是。”

这些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着蓄辫的不好。

“你看报纸上刊登的革命党的照片,剪掉辫子,前额的头发长出来,带上帽子,那神气让人羡慕。”

“在外国,我们的辫子经常被外国人耻笑,说得甚是难听。”

“你怎么知道外国人会耻笑辫子,这里又没外国人,你也没去过外国?”

“我是没去过,我的表哥去过,去的是日本,受不了被耻笑,在日本的第二天就剪掉辫子了。”

“我们去过你表哥家,你表哥有辫子啊。”

“那是假的。在家里没有外人时才把假辫摘下来。”

“是啊。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清政府在抓革命党人的时候见到没辫的就杀,不知道错杀多少人呢?”

到了学校,课间休息时间,从车站买回的报纸在同学们中间传阅,最后都不知道传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时间,一间宿舍非常热闹。原来刘明、陶昊他们两个昨天晚上把辫子剪了,前额光秃后脑短发,这发型很有意思。其他室友看到他们都纷纷议论。有说他们犯傻,现在还没革命就剪掉辫子,在给自己找麻烦,弄不好还会送命;也有佩服他们勇气的,不想要脑后的辫子又不敢剪。

这么轰动的校园事件很快传到学校老师那里去了。

今天的课还没开始上,刘明、陶昊两个人被学校主任叫去谈话。处分很快就下来了,刘明和陶昊两个人被开除,并且下文禁止读报,已经把开除处分给他们的家长送去,明天就要离校了。同学们看到公告栏上的处分公告,有伤心难过的,有未他们两个打不平的,有看热闹的,有喝彩的。对禁止读报很是不满,张贴的禁止读报的公告很快被死掉。

中午课间时间长,半个钟的时间。项飞召集班上的同学到宿舍,关好门,说:“把大家召集起来,希望可以找到让刘明、陶昊不被开除的办法。大家说说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

“刘明、陶昊没有犯错,只是把辫子剪掉了,清政府也已经发出官文说民众有留辫或不留辫的自由。要不我们去跟老师理论?”一个同学发言。

“要不罢课,直到刘明、陶昊复课?”

“现在有他们两个剪掉辫子,学校可以开除他们。如果我们都剪掉辫子,学校不可能把我们都开除,那样刘明、陶浩的开除也就没有意义了,自然也就可以撤销他们的开除处分。”关兴望着大家说。

“对,这是个好办法,大家都剪辫。”其他同学都赞成这是个好办法。

“那我们现在就剪。我第一个。”项飞找到剪刀递给身边的同学说。

剪刀不够锋利,同学们的辫子也都是蓄了有些年头,要慢慢地剪,剪得有些吃力。到上课时,班上还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剪掉辫子,老师看到这么多学生没辫子,赶紧去报告学校主任。

这么大胆的事情,把校长也惊动了。早上开除陶昊、刘明的决定校长也是赞成的。学校的几个领导都过来了,包括校长。校长看到班上大部分学生剪辫子,猜到这些学生剪辫的原因。

在讲台上,校长清了清嗓子,说:“各位同学的心情我们校老师都很理解。做出开除陶昊、刘明的决定是为了保护他们,也是为了保护大家。当下时局未定,革命党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动革命运动,能不能成功还是未知数。在省城剪掉辫子是很危险的,开除他们,让他们回老家呆着更安全。时局定了,再回来上课就是了,你们没必要这么做。剪了辫子的同学都不要到校外去,以免发生意外。”

校长安抚稳定学生们后,和学校领导离开了。第二天陶昊、刘明也没有离开学校。

几天后,武昌起义爆发,同学们虽然在学校没有再读到报纸,有些胆大的逃课在外面获得些有关革命的消息带到学校。很快省城的革命党响应武昌起义,革命军占领了省城。城门被关,满族的同学被革命军带走,或者放学回家后就再没来上课。这时很多学生不想上课了,甚至出现集体逃课现象,跑到火车站、茶馆等地方搜集革命军的最新消息。街上,革命军、巡警在巡街时都带着剪刀,见到有辫子的就将它强制剪掉。学校里也有些顽固的学生和老师,被学生围住强行剪了辫子。

猜你喜欢

  • 埃勃拉古国之谜

    叙利亚境内寸草不生的沙漠中有一个名叫特尔·马尔狄赫的巨大山丘,高出周围地面约10米,远远望去气势非凡。就在这座引人注目的荒丘之下,一座鲜为人知的古国都城已经静悄悄地沉睡了3000多年……在亚洲西部的叙利亚北部城市阿勒颇与哈马之间,横亘着一望

  • 苏撒古城之谜

    西亚地区以盛产石油而著称。世界上最早的油井是古波斯首都苏撒附近的阿尔利卡油井,它在25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产油。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告诫后人说:“谁要是占有苏撒的财富,谁就可以与宇宙斗富”。然而,希罗多德所说的“财富”并非指石油。就让我

  • 土耳其地下城市之谜

    土耳其的格尔里默谷地状如月球,光秃秃的地面上矗立着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石堡。不可思议的是,石堡的地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远古城市,地道林立,气孔随处可见,堪称“地下迷宫”。它是谁建造的?又是如何建造的?有什么用途?卡巴杜西亚是一个火山岩高原的总称,

  • 古巴比伦游行大街之谜

    神秘而古老的古巴比伦文明,如同一颗璀璨的珍珠,吸引着世人广泛的注目,但人们对她的了解通常又较多地限于“汉谟拉比法典”和“空中花园”。你是否愿意更多地倾听一些来自古巴比伦远古文明的回声?如果愿意,请跟我来。没有人会怀疑,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蔚为

  • 埃特鲁斯坎人之谜

    早在罗马崛起之前意大利中北部地区就生活着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民族。他们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民族文化,对后来的罗马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对于这个民族的来源以及他们自身的神秘文化,人们所知不多。公元前8世纪,在亚平宁山脉以西、第伯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生

  • 哈马丹城之谜

    在中国古代社会,“金屋藏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典故所描绘的黄金屋境界令多少文人学子神思遐想。出乎意料的是,古代伊朗却告诉世人,他们的国家曾有一座黄金做成的城市,它就是伊朗人最初的国家米底帝国的都城——哈马丹。真的有这样一

  • 庞贝古城和赫库兰尼姆城覆灭之谜

    维苏威火山的突然爆发,使得古罗马的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城消失在熔岩和火山灰中。从此这两座繁华城市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其名字也逐渐被人淡忘。时隔1600多年之后,这两座被灾难冻结的城市重见天日,成为再现古罗马人社会生活面貌的“活化石”。庞贝城和赫

  • 马耳他岛巨石建筑之谜

    除了神秘莫测的英格兰巨石阵外,20世纪初以来在地中海上的马耳他岛也陆续发现了多处规模宏大、设计独特的史前巨石遗迹。这些不可思议的巨石遗迹的建造者是谁?在蛮荒落后的石器时代,他们为何耗费如此巨大的精力来建造这些巨石建筑?它的用途何在?人们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