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文震孟十试入仕的故事 文震孟为什么第十次

文震孟十试入仕的故事 文震孟为什么第十次

收录日期:2025-08-08 05:53:59  热度:10℃

文震孟是明朝官员和书法家,官至礼部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去世之后追赠为礼部尚书。他生于1574年,为明南直隶长洲人氏,文征明曾孙,文天祥后代。据历史记载,他生而奇伟,遐棱上指,目光射人,与世所传文信国像无异。

文震孟自幼接受良好的教导,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成功中举,但是等到进士及第却已经是明熹宗时期,他五十多岁的时候。

文徵明是吴中四才子,文天祥更是南宋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和将领。祖辈上都是一等一的才华横溢之辈,怎么到了文震孟这儿考个进士都这么难呢?

万历二十年,文震孟考中乡试。第二年的时候,文震孟赴北京参加会试考试,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他最后落第了。

文震孟出身书香官宦世家,先不说祖辈上有文天祥、文徵明两位大名人,就说他父亲官至卫辉同知,也以文才闻名遐迩。祖父文彭,也继承了曾祖父文征明,诗书画三绝。

书香世家,家庭条件也可以担负起供他读书,文震孟本人也十分出色,想来他当初去参加科举的时候,是认为自己一定会 高中的。这一次落第,给文震孟带来很大的打击。但是文震孟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往前。他一次又一次的前往北京赶考,到万历四十七年的时候,已经是他第九次参加考试了。这一年,就连他的外甥姚希孟都高中,但是文震孟却仍然落第。

天启二年,文震孟第十次参加礼部会试,三场考试下来,终于高中进士。在第十次考试中,不仅考中进士,而且殿试过后被点为头名状元。

文震孟自幼出身书香之家,受到良好的教育。第十次科举考试,更是直接考中了状元,那么久说明文震孟是绝对有才之人。那么问题来了,在前九次考试中,为什么文震孟没有考中呢?

有人说,这是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的。文震孟前九次参加会试考试,都是在万历年间。这个时候,当皇帝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万历帝。

万历帝在职之时,沉迷于酒色之中,导致朝政混乱。当时整个朝廷上下,出现人滞于官和曹署多空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皇帝不理政事,不见大臣。按照规矩,应当是每日上朝,就像今天咱们开会一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关键是,皇帝根本就不出来主持会议。

皇帝不上朝,不处理政事,许多必须由皇帝批准的事务,就只能慢慢堆积。就像是人事这一块儿,该上的上不去,该走的走不了,十分尴尬。甚至这期间出现过,官员直接走人,皇帝都不知道的情况。

后来万历帝又在立太子一事上与内阁和百官对上,这使得万历帝的反抗情绪更加严重。许多人猜测,文震孟当时参加考试的时候,实际上是得到推荐的。但是万历帝偏偏要反着走,所以就不录用文震孟。不然为什么天启帝刚刚登基,文震孟就高中进士,而且还拿下了状元的名号呢?

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文震孟最初九次会试考试,的确不入其门。第十次参加考试的时候,算是厚积薄发,一下子就考中了。这倒不是说文震孟无才,当时许多有才华的人同样考不中。因为当时科举已经逐渐走向僵化,考试答题自有一个框架。所以许多有想法的人,反而因为格式之类的,不能命中。

猜你喜欢

  • 贾古董计骗吉三官

    江南水乡梧县有个做丝生意的掮客,姓吉,因他排行第三,大家叫他吉三官。吉三官的父亲祖父也做丝掮客,还倒腾些古玩,到吉三官辈里,免不了也弄点古玩卖卖。不过,他不精于此道,也从来舍不得花大钱,所以进进出出大都是些不上品的东西,赚不了什么钱。好在吉

  • 轮流当乞丐

    早年,皖南宣城出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大奇闻:原任县令乔昌文因治理地方成绩显著,在即将被升为省观察的时候,朝廷突然来了一道御旨,说乔昌文必须和他那以行乞为生的跛子哥哥乔昌武对换行当。省观察一职由乔昌武去顶任,而让乔昌文去当叫花子。乔昌文和乔昌武是

  • 喋血唐古拉

    1995年,我作为援藏干部,在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羊绒加工厂保卫科工作。厂址远离县城,周围就是广大牧区。多年来,职工们与牧区同胞唇齿相依,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厂历来把扶助牧区当做一项政治工作来抓。那年3月,厂里辗转千里从四川运来一批课外读物

  • 真假借据

    清朝福建永安县有个叫赵前的知县,刚上任第三天,当地富户张大昆就来告状。张大昆有地数十顷,开着三个杂货店,他告穷小子李小山借钱不还。公堂上,张大昆把李小山两次借钱的情况讲了个明明白白:一次是乾隆三年腊月,一次是乾隆四年五月。赵知县问有何证据?

  • 棋痴

    清末民初,新宁县有个姓毕的人,人称毕争胜。只因他最爱下棋,棋艺却不高,而且有个怪癖,纵然连输七天七夜,也定要赢上一局方肯罢休。

  • 绝雕

    登州府有个柳一刀,祖传根雕的独门绝技,从他手里出来的根雕,那是雕鸟鸟似飞,雕虎虎生威,而且没有一丝雕琢痕迹,竟像天生地长的一样。一时间,柳一刀的根雕成了达官贵人热衷收藏的物件。

  • 上帝与世人

    有一天上帝下凡来巡视人间,他想在人类的行为上看到善与恶、美与丑。 他先变成一位有权之人,他很快发现他所到之处人们热情相迎,住做好的酒店,最好的食物,有最美的美女陪伴,他觉得很欣慰,人们如此热情,不就表明人类善念未消嘛! 于是上帝又

  • 米糕藏银

    明朝朱元璋治国年间,南方有个叫莫里思的少年,靠在江中摆渡为生。这天,莫里思正守在江上等生意,突然发现江上漂来一个奇怪的竹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