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杨八姐大破铁甲兵

杨八姐大破铁甲兵

收录日期:2025-08-08 00:34:56  热度:12℃

在安次县的南头,有个地方叫宋六口。传说北宋的时候,杨家将的女英雄杨八姐,曾在这里破过韩昌的铁甲兵。

辽国的韩昌和杨家将交兵,打一仗败一仗,败了个一塌糊涂,这下子萧太后可恼啦!她挑选了全国的精兵猛将,令韩昌再次出马,非要把杨六郎打败不可!韩昌哪敢不听,就带着五万多铁甲兵,又来攻打三关。

这回阵势威武,那铁甲兵人和马都披着铁叶子甲,不怕箭射,不怕枪扎。人都是挑出来的精兵,马都是选出来的烈马,人使长枪,马套连环,可厉害啦!早先,攻打三关都是偷偷摸摸地来。可是这一回,来了个明目张胆,耀武扬威,还提前下了战书。

杨六郎听说韩昌来了,起初没当回事,又像以往一样,带兵出来迎战。两军在益津关和淤口关北面搭界的地方,安营下寨。

韩昌脚根还没站稳,就出来骂阵,骂得那叫难听。杨六郎一听火了,拍马迎敌,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杨六郎恨得咬牙切齿。

韩昌像一只发了威的狮子,又跳又叫:“杨六郎!这一回我要与你决一场死战,叫你也知道知道我韩昌的厉害!”

杨六郎也一点不含糊,大声喝道:“韩昌,你说怎么打,我都擎着!”

俩人照面后就打了起来。别看韩昌闹哄得凶。要是动真格的他哪是杨六郎的对手啊?俩人战了二十个回合,韩昌就有点招架不住了,拨马就往回走,杨六郎带大兵随后杀去。韩昌退到阵前,忙喝令铁甲兵出战。那铁甲兵一字儿排开,呼啦啦闯了过来,就像大河里发水一样,那叫猛!

杨六郎见敌兵来势凶猛,忙让军兵放箭,可哪里阻挡得住。这些铁甲兵五匹马连成一排,过来后横冲直撞,宋兵死伤可海了。杨六郎一看怒从心头起,大枪一抖,挑了一排,又一排过来了。他一个人能耐再大,也敌不住这么多雄兵猛将啊,只好带着败兵退回营去,关上营门死守。韩昌跟着铁甲兵追到营门口,得意地一阵狂笑,大骂不止。

杨六郎跟韩昌交战,很少吃过这么大的亏。他退回营里。见军兵伤忙惨重,活着的一个个又都垂头丧气,心里十分难过。听到韩昌在外面叫骂,只好高挂免战牌闭门不出,他又气又急,可硬拿不出破敌的主意来。

这天夜晚,杨六郎正在帐里发愁,忽有守门的军兵进来报告,说是外面有人求见。杨六郎以为是细作,开头不允。守门的军士出去后又进来报告,说是外面只来一人,非要参见元帅不可,杨六郎这才点头答应。

只见进来的这个人青衣小帽,眉清目秀,是个漂亮的小伙,进帐后拱手施礼。

杨六郎拍案喝道:“来者何人?定是细作,左右给我拿下!”两边的随从立刻围上来要动手。只见那后生瞅着杨六郎一乐,随后抓下小帽,露出盘在头上的乌青青的长发来,原来是他的妹妹八姐。

八姐转对六郎道:“六哥,怎么连我也认不出了?”

杨六郎又惊又喜:“啊!八姐,原来是你?你来有事么?”

八姐说:“咱娘听说你吃了败仗,很不放心,让我前来助战!”

六郎高兴道:“八姐,你来的正是时候,只是北国的铁甲兵十分厉害!我都不是他的对手,你能行?”

八姐说:“六哥不用发愁,小妹倒有一计。”

六郎催她:“那就快讲!”

“你不记得咱们去年打仗过的那白沟河吗?”

“记得!”

“咱们这么办……”八姐趴在他的耳边悄悄一说。六郎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连声说道:“好计!好计!这下何愁破不了敌兵。”

八姐与六郎商量妥当,便立刻返回三关调兵布阵去了,又连夜带军兵赶来。

第二天一早,韩昌又到营前叫阵,八姐带兵出战,身边有几十个女兵簇拥。这八姐身披亮铮铮的银甲,骑着一匹雪团似的大马,红战袍绿飘带,小粉脸蛋儿像朵出水荷花。

那些辽兵辽将一看,都惊呆了。韩昌见了,大笑道:“杨六郎怕我,不敢出战,叫一个女子前来送死!”

八姐怒道:“韩昌你别猖狂!看姑奶奶的枪!”说罢,拍马抖枪,冲韩昌奔去。

没等韩昌出马,就有部下将领跑出来迎战。八姐的枪法厉害,三下五除二,连挑几员辽将。韩昌一看急眼了。打马舞叉,亲自出战。

开头,他还没把八姐放在眼里,哪知道八姐越杀越勇。八姐的那杆银枪,一会儿舞得像银蛇乱窜,一会儿舞得像梅花点点。一会儿上扎,一会儿下刺。千变万化。韩昌左遮右挡,眼花缭乱,只能招架,不能还手,渐渐地抵挡不住了,只好拨马逃跑。八姐随后紧追。韩昌退到阵前,忙令铁甲兵出战。八姐一看,铁甲

兵像大河流水呼啦啦涌过来,急忙拨马。带领军兵慌慌张张往东南逃去,好像风卷的一样。

韩昌见了,仰而狂笑:“给我追!一定要把这小女子给我逮住。”说罢,随后跟着赶去。

这些铁甲兵,见宋军大败而逃。后面有个花朵一样的女将,还有几十名女兵,一个个馋得两眼冒火,拼命地打马追赶,恨不得要把她们都给吞了。

宋兵都是快马轻骑,十分灵活,跑得一会快,一会慢。八姐压在队后,边跑边回头,边打边走。最后跑进宋六口。

这宋六口在淤口关的北面,紧靠着白沟河,四周都是泥水沼泽,上面长满了芦苇和杂草,是杨六郎设下的一道防守卡口。

韩昌带着铁甲兵赶到这里,往里一探头,不敢轻易往前追了,忙喝令军兵停下。

这时,只见八姐又带宋兵掉过头来,离老远叫阵:“是好汉,你们追来啊!咱们到前边较量较量!”

韩昌一听,气得发疯,傲傲暴叫:“给我追!非把这女子给我逮住不可。”

说罢,他带着铁甲兵追了进去,见里面是一片泥水,八姐和宋兵都钻进芦苇中四散不见了。韩昌也下令四下追赶。

这芦苇里,只有一条窄窄的空缝里是硬道,两边都是烂泥潭。八姐和宋兵道都熟,在里头钻来穿去如走平地。北国的铁甲连环马横着在里头走不开,两边的马都陷了进去,眼瞅着不断往衬沉,一下子把韩昌的五万铁甲兵全陷在里头啦!就在这个时候,只听四处号炮连天,又见周围炮火飞来,八姐带着宋兵从芦苇里杀了出来。韩昌一看知道中计,这下可傻眼啦!

那杨八姐可来了威风,带着一队队男兵女将,把辽兵紧紧围困。他们的手里,一人一根长长的搭钩,把北国的铁甲兵钩下马来。这些铁甲兵身披重甲,离开马想动也动不了,眼瞅着往下陷!陷!陷!不一会就没了脖子,只露个脑袋瓜。

杨八姐带着男兵女将连砸带砍,杀个痛快!除了韩昌打马逃跑了,那些铁甲兵全部被消灭了。

猜你喜欢

  • 钮承泽:“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钮承泽是那种很难给他贴上标签的人。作为导演,偶像剧、文艺片、黑帮片他都拍过;作为男人,他混过黑道,爱讲粗话,但内心温柔,情感细腻;看似高深莫测的他,却极喜欢露脸,参与了自己执导的全部作品的演出,被人们戏称为“最爱演的导演”。《艋舺》里的青春

  • 奥运冠军之死

    那一幕,依然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脑海里,使大家难以忘怀。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最后一天男子马拉松比赛中,来自肯尼亚的22岁的选手塞缪尔·卡马乌·万吉鲁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是单独领跑,最终荣获冠军,并将奥运会最佳成绩提高了近3分钟。当奥委会主席罗

  • 带儿子去难民营

    带儿子去难民营作者:姚晨不久前,我跟家人念叨,等小土豆(我的儿子)长大了,我要带着他去探访难民营。我母亲当时正抱着只有几个月的外孙,连说我疯了。带儿子去探访难民营的想法,于我,不算是心血来潮。我觉得,探访难民营可以让孩子明白,个体不能脱离群

  • 两落两起的“中东王”

    两落两起的“中东王”作者:李铭郑金发他曾是一个穷小子,更曾一度深陷囹圄,但他又很快走出低谷,并在政坛大显身手。他不惜和叙利亚刀兵相见,与盟友以色列翻脸,同时铁腕镇压国内反叛势力。他被认为是“新时期的苏丹”,甚至有媒体封他为“中东之王”。铁腕

  • 六小龄童:企盼传人

    六小龄童:企盼传人作者:周群锋章金莱(六小龄童)家中门厅的墙壁上有一块“猴王世家”牌匾,这是冰心老人在上世纪90年代所题。至今,“章氏猴戏”在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今年六小龄童已经55岁。这些年,他通过很多方式,苦苦寻找,却至今未发现“

  • 《义勇军进行曲》在台湾

    《义勇军进行曲》在台湾作者:陈其禄抗战爆发77周年之际,两岸依旧各自举行纪念活动,不过,今年多了段小插曲。7月7日,95岁高龄的台湾前“行政院长”、国民党籍退役上将郝柏村,受邀赴卢沟桥参观抗战纪念馆。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老爷子神采奕奕,随口唱

  • 胡雪岩“烧冷灶”名利双收

    胡雪岩“烧冷灶”名利双收胡雪岩别出心裁地“烧冷灶”,甚或将竞争对手变成朋友。光绪年间,在左宗棠的鼓励和支持下,胡雪岩欲做丝绸生意。但这种生意并非冷门,因为那时庞云缯在浙江的丝绸生意已成气候。尽管他的背后有左宗棠撑腰,可胡雪岩并没有贸然行动,

  • 李宗盛的自我疗伤

    李宗盛的自我疗伤因为《顶级厨师》,有幸与李宗盛有金兰之谊。和宗盛大哥在一起,话题大抵离不开美食。而宗盛真正痴迷烹饪,源于与林忆莲那段婚姻。他俩喜结连理后曾于上海度过两年半难忘时光。Sandy父母是地道“老上海”,原先居住在法租界一带。一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