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岳父的遗产

岳父的遗产

收录日期:2025-08-08 03:14:38  热度:9℃

小超家算得上是薛庄镇的“首富”,他爸爸在外做生意积攒下了一些财产,因此小超就有了一种优越感。小超谈了一个女友叫英英,和他住在一个镇子上,小超按照当地风俗找了媒人上门提亲,英英的爸爸却不同意。小超听了有些想不通,英英的爸只在镇子上开了一个小卖部,也就是勉强能够养家糊口而已,不光小超,就是其他人也都以为是英英家攀了高枝,谁能想到现在却是英英家拒绝了。

媒人回来传话,小超不死心问到底是什么原因,媒人说:“我也帮你问了,英英爸没说别的,就说你太懒了,每天都是睡到九点多才起床。”小超一愣,有些不服气地说:“在我朋友里我算是早的,还有好多都是睡到中午吃饭才起的呢!”媒人摇头:“就是啊,我也说这算什么缺点呢,不过英英爸就是不同意,算了这媒人我也没法做了。”

媒人走后英英来了,她看着小超失魂落魄的样子忍不住笑,小超气得脸发青:“你还笑呢,你爸不同意咱们今后怎么办?”英英止住笑:“你是和我结婚还是和我爸结婚啊?”小超说:“你这不是说废话吗,和你爸结婚我结得了吗?”英英说:“你还知道啊,只要我这里没意见,我爸那早晚能通过的,我问你我爸为什么不同意?”

“嫌我起床晚呗!”小超有些郁闷地说。

“那你不能早些起床吗,每天起来你就围着我爸的小卖部转上一圈,他不就知道你能早起床了?”

小超点点头,说:“这倒是好主意,就听你的了。”说是这么说,可真正做起来却很难,小超只坚持了七八天就懈怠了,这天快七点了还没起来,英英在外“咚咚”敲门,喊:“小超,你还要不要娶我了?”小超一个鲤鱼打挺就起来了,慌忙穿上了衣服,没办法,谁叫自己那么爱英英呢。这以后英英也坚持早起,陪着小超跑步。

一年下来,英英的爸终于改变了对小超的认识,点头同意了这门亲事。也在这一年,小超的爸在外地突发脑溢血去世,留给了小超上百万的家产。小超的爸是做煤炭生意的,因为是与人合股一时抽不出股份,小超只得接下了父亲扔下的生意。半年后小超和英英结了婚,结婚没多久,小超赔了生意,最后连房子都卖了。

英英的爸把他们一家接了过去,仍然是靠着小卖部和几亩田养活着一大家子人。小超有些消沉,早上也起不来床,但英英的爸每天都早起喊他,并且一再告诫他不要把早起的好习惯丢了。小超有点反感岳父,有一次实在憋不住了就问他说:“爸,你说每天要早起,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问你,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机会我现在还能翻身成功吗,我要这些好习惯到底有什么用啊?”英英爸拍了拍小超的肩膀,然后抓了一把脚下的黄土说:“你说这土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但要是种上庄稼那就不一样了,就可以吃了。”

“我告诉你,好习惯就是这土,你说的那些机会就像是种子,那些成功了什么的就像是庄稼,但是没有这土你说你这种子又往哪里种,你的庄稼又怎么活呢?”小超有点明白岳父的意思了,他再也不要任何人喊了,每天都是早早起床,要是有农活就干些,没有农活就在田里转一转。

两年后岳父去世了,临死的时候他抓着小超和英英的手说:“孩子,爸没给你们留下什么遗产,最后就给你们留下一句话吧,一定要记住了,每天要早起,养成好习惯!”小超和英英哭着说记下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岳父去世后小超正式接手了岳父的小卖部,在第一天开业的时候一大早五点多钟有人来买烟,一看到小超吃了一惊,说:“我听说老爷子去世了,还担心一早买不到烟呢,这下好了,以后我还来买你们的烟。”原来在小卖部不远处有一家水泥厂,当地的一些村民在里面干活,因为天热都是很早就开始干,等到太阳出来的时候收工,而这时候往往有很多小卖部还没开业,只有英英爸一直坚持着在五点就打开门营业。这一天小超卖到八点多钟,等其他的小卖部和店家都开门营业的时候,他已经卖了上百块钱的东西了。

从此小超也坚持了下来,每天早上五点就打开了小卖部的门。有一天小超刚打开门,一辆汽车在他门口爆胎了。开车的是一个胖子,他一脸愁容地问小超哪有修车的,小超左右看了看说:“修车师傅们都在家睡觉还没来呢,你要有备用胎我帮你换好了。”胖子感激不尽,忙取下备用胎让小超帮他换上了。胖子掏钱要感谢,小超摆了摆手:“算了,一点小事儿。”胖子过意不去,他在小卖部里看了一会想买点东西,最后他看到了店里放着的扫帚就说:“我是水泥厂的副厂长,叫刘玉强,我们厂里迎接领导检查,厂里要打扫卫生正好需要一些扫帚,我一大早起来是想去县里的土杂店买扫帚的,干脆我也不去别处了,遇上你也是缘分,你就卖给我一千把,五块钱一把,这是县里土杂店的价格,等下你帮我送过去就行了,我用现金给你结账。”这可是天上掉下的好事儿,小超批发的扫帚都是两块五,这一单生意他就净赚了两千五百块钱。

又过了十多天,早上五点小超照例打开门,一个水泥厂的工人来买手套,还给他提供了一个信息,说水泥厂现在实行三八制了,但厂里没食堂,所以在上夜班的时候就没东西可吃。小超灵机一动又在小卖部边上盖了一间棚,和英英一起卖起了饭菜。

几年时间下来,小超夫妻靠着勤奋积累了一些资金,他们开了一家大型超市,后来超市的生意越来越好,就又开了分店,到最后他们把超市开到了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小超也成了真正的大老板了。

但无论小超的生意做得有多大,他一直坚持着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早上五点起床,雷打不动。在公司总部,每天第一个到公司的肯定是小超,他到了公司后首先打开公司的大门,年年天天都是如此。后来有人想不通,问他说:“您现在身家过亿,已经不需要再工作了,就是天天什么活不干也吃不完了,为什么您还要每天起那么早,再说您来了也只是开一下门而已,其他的事情也不需要您做,您完全可以在床上多睡一会享福呀?”

小超笑了笑说:“我从我父亲手中已经失落了一笔遗产,所以再不能失去我岳父给我的这笔更大的遗产了,每天早起是岳父给我的土壤,我所有的财富,都是在这个土壤上面长出来的庄稼啊!”

猜你喜欢

  • 马革裹尸的故事

    马援是东汉名将。他年轻时当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个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肃一个僻远的乡村。 汉光武帝时,他奔赴沙场抵御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屡建战功。光武帝封他为“伏波将军”。 不久,“威武将军”刘尚在贵州阵亡。消息传来,光武帝十

  • 食言而肥的故事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大臣叫孟武伯,他最大的毛病是说话不算数。有一天鲁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参加了。在宴席上,孟武伯不喜欢另一位大臣郑重,便故意问他:“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胖了?”哀公听见了,说:“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胖起来呀!

  • 颐指气使的故事

    汉书·贡禹传》:“家富势足,目指气使。”《资治通鉴·唐纪·昭宣帝天佑二年》:“见朝士,皆颐指气使,旁若无人。” 唐·元稹《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今逊等有地千里,有禄万钟,颐指气使,无不随顺,所不足者,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

  • 顾曲周郎的故事

    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了孙吴政权。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

  • 顽石点头的故事

    传说道生法师被师父逐出,回到南方,住到虎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石头讲《涅槃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点头示意。围观者将这一奇迹传扬开去,不到十天拜他为师的人越来越多。 出自: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

  • 青出于兰的故事

    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捋虎须的故事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桓 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 权 冯几前席, 桓 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 权 大笑。”后因以“捋虎须”喻撩拨强有力者,谓冒风险。 【示例】:唐 韩偓 《安贫》

  • 问道于盲的故事

    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求教于一无所知者,没有助益。语本 唐 韩愈 《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於其人,乃以访 愈 ,是所谓借听於聋,求道於盲。”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而书生便以为 长淮 不易守者,是亦问道於盲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