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一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一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收录日期:2025-08-07 13:00:25  热度:13℃

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下午,快到5点的时候,我就开始坐立不安。到了5点半,我就会匆匆结束手里的工作,坐公共汽车到我的朋友包子家去,看6点播出的一个电视节目。如果该时段不巧碰上在外面吃饭,我们则一定选一个有电视可看的餐馆;如果朋友请吃饭的地方是没有电视的包间,我们宁可7点再出门赴约。总之,一定一定要看完那个节目。

那个让我们如此紧张的电视节目,是我们当地电视台办的一个市民生活节目,其中有40分钟,是由群众演员演出的短剧。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就是这个短剧。

这个短剧,如果拍的是室外场景,一定曝光过度;如果是室内情景,一定光线不足。如果是街头戏,多半是在电视台门口完成,永远看得见电视台的发射塔;如果是言情戏,需要主人公在咖啡馆谈情说爱,则肯定是盘旋路的伯顿咖啡那里离电视台只有一站路。剧中人散步,从来都是在兰州大学的花园里,背后永远有学生端着饭盆狐疑地打量着镜头走过去。剧中人是大富豪,办公室却摆着简陋的木头桌子。至于演员有的演员说台词像背诵课文;有的按剧情要求是去奔丧的,却眼看快要笑场了扮演历尽沧桑的50岁母亲的,是至多30岁的少妇,扮演她儿子的,却明显比她大10岁。他满脸泪水叫她妈的时候,我们笑得连茶水都喷在了屏幕上。

而剧情呢?则亲切得令人发指。剧情无非是一家人如何因分家产起了纠纷,或者公婆与儿媳如何和好;要么就是见色起淫心的花花公子受到了惩罚、20年前丢失的儿子跑来认妈、为情妇挪用公款的出纳锒铛入狱,等等。有时是推理剧,如来自浙江的商人被合作伙伴杀死在了宾馆房间,并伪造了抢劫现场。片子结束的时候,一个庄严的男声发表评论:就这样,老刘和他的妻子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或者:仅仅因为婆媳关系处理不好,就引发了这样的悲剧,实在是发人深省啊!老王一家的遭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所有这些,让它获得了超级爆笑片都没有的魅力。整个夏天,这个节目成了我们的最爱。我们热衷于竞猜剧中出现的场景都是什么地方。一个频频出境的老太太和一个衣着品位可疑却总扮演大帅哥和花花公子、打着话剧腔、有着丰富表情的中年大叔,几乎成了我们心目中的明星。

过了几个月,在一次荟萃本城名流的摄影展上,朋友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新朋友,说他是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而且就是这档节目的幕后编导!我和包子同时饱含热泪地伸出了手:我们特别爱看你们的节目,真的!

猜你喜欢

  • 寇准抗辽

    辽朝欺侮宋朝无能,多次进犯边境。到宋太宗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即位后,有人向宋真宗推荐寇准担任宰相,说寇准忠于国家,办事有决断。宋真宗说:“听说寇准这个人好强任性,怎么办?”这个大臣说:“现在辽朝进犯中原,正需要像寇准这样的人来承担大事。”寇准在

  • “儿皇帝”石敬瑭

    唐明宗在位的时候,他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是他儿子李从珂,一个是他的女婿、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两个人都骁勇善战,但又互不服气。到了李从珂做了后唐皇帝(就是唐末帝)以后,两人终于闹到公开破裂的地步。李从珂派了几万人马攻打石敬瑭所在的晋阳城。石敬瑭

  • “海龙王”钱镠

    从朱温建立梁朝开始的五十多年里,中原地区前后换了五个短暂的王朝——梁、唐、晋、汉、周(为了跟以前相同名称的王朝区别,历史上把它们称做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起来叫做五代。五代时期,在南方和巴蜀地方,还有许多割据政权,有的称帝,有的

  • 唐王朝的末日

    黄巢起义失败以后,唐僖宗回到长安。这时候,唐王朝的中央政权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藩镇在镇压起义过程中,扩大势力,争夺地盘,成为大大小小的割据力量。其中最强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和宣武(治所在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朱温。朱温出身贫苦家庭,从小游手好闲

  • 朋党的争吵

    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历史上把这种争吵叫做“朋党之争”。这场争吵还是在唐宪宗在位时候开始的。有一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能

  • 韩愈反对迎佛骨

    韩愈反对迎佛骨唐宪宗依靠裴度、李愬,平定了淮西叛乱,觉得脸上光彩。他决定立一个纪功碑,来纪念这一次大胜利。叫谁来写这个碑文呢?恰好裴度手下有个行军司马韩愈,擅长写文章,又跟随裴度到过淮西。唐宪宗就命令韩愈起草《平淮西碑》。韩愈是唐朝一位杰出

  • 李愬雪夜下蔡州

    在各个藩镇中,淮西是个顽固的割据势力。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去,他的儿子吴元济自立。唐宪宗发兵征讨淮西,但是他派去的统帅,不是腐朽的官僚,就是自己另有企图。结果,花了整整三年工夫,费了大量财力,都失败了。朝廷官员都认为不能再打下去

  • 刘禹锡游玄都观

    王叔文实行改革的时候,不但一批宦官恨王叔文,还有不少大臣嫌王叔文地位低,办事专断,也对他不满,到了唐宪宗即位,大伙都纷纷攻击王叔文。原来支持王叔文改革的八个官员,都被看作是王叔文的同党。宪宗下了诏书,把韦执谊等八个人一律降职,派到边远地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