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玩海之海味

玩海之海味

收录日期:2025-08-08 01:09:05  热度:9℃

玩海之海味

到位于胶东半岛的日照、青岛包括即墨,不吃海鲜就等于没来。我们在那里的三顿中餐,是导游收取每人30元×3=90元后由他集中安排的。其中,来回路上的两餐在日照,游玩时候的一餐在青岛,这三个中餐都有海鲜伺候。有蛤蜊、鲅鱼、青川鱼等。就连在即墨宾馆的免费早餐中,也有小海鱼的身影。

“我知道大家都会品味一下这里的海鲜,”导游小陈很职业化地介绍:“不过店家报出的价格,你们一定得问清楚了那是论斤、论个的还是每份的,否则我们山东老乡很可能会宰你一刀。这里的店家很多都是渔民出身,他们热衷于一锤子买卖、而不在乎回头客的!”

由于行程安排的紧迫,我们第一天到达入住点——即墨市龙华宾馆已是20:30。街上的饭店规模小一点的开始打烊。我和妻子找到位于岔路里的一家叫做房师傅饭庄的还算清爽的餐馆。我俩点了论份计价的辣炒蛤蜊、干煸鱿鱼和葱拌八带,“有没有即墨老酒啊?”我自以为了解当地特色。

“现在这个季节都喝啤酒、不喝这个,所以店里没有。”店家说:“不过,我可以上街去买来。”果真,店家就出去买来了焦香型的即墨老酒(黄酒)。还别说,三个菜份量十足,再吃就要撑了。“需要什么主食吗?”店家。“有啥呢?”我问。“只有米饭。”店家。“中饭时领教过了,山东的米饭不好吃。”我进一步解释:“我祖籍山东,这次是专门带妻子来体会山东味道的。我们要一个山东大馒头!”“好的,我这就出去买。”店家就到对面铺子1块钱买来两个大馒头,给我们一个算1块钱,她还赚了一个。买单时价格也还公道,我们没有被宰。

第二天在车上,陈导问:“昨晚都吃了什么?”许多人回答:“吃了烧烤。”我说:“到了山东却吃韩式料理,OUT了!我俩全部吃海鲜,并且喝了即墨老酒。”“我们虽然住在即墨,但旅游目的地却是青岛。到青岛不喝啤酒,那还是有所遗憾的。”陈导接着介绍:“青岛的啤酒有两个牌子,一是青岛啤酒,二是崂山啤酒。其中以青啤最为著称,当然了,现在这两个牌子的啤酒都是用的崂山泉水,水质都很好的。青岛啤酒呢,以一厂出产的最好,但你们找不到,因为全部外销了。其次就是五厂的好了,请你们选购时留意。”

为了调节气氛,陈导还说了一个有关青啤和崂啤的故事:“我曾带了一个团队到青岛,那是一个大型私企。全团除了董事长夫人、就还有一名董事长秘书也是女性,其他都为男性。那董事长与我事先有约,到达宾馆后若是他说‘晚上要喝青啤’,我就得安排他和夫人一个房间;若是他说‘晚上要喝崂啤’,我就得安排他和女秘书一个房间。结果,董事长要了两晚的崂啤后第三天还要崂啤,他的夫人就逼我道出实情。而后那妇人对老公发飙‘今晚你还敢要崂啤,我就请你所有手下人都喝青啤!’”一车人轰然喧笑。

“我和老婆今晚青啤、崂啤都要尝尝!”经我这么调侃,一车人包括陈导转而都说:“高!实在是高!”

晚餐,我和妻子点了论份计价的蛤蜊、蛏子及笔管鱼。份量更是多得惊人,我俩都不是浪费之人,但还是吃剩了十来个蛤蜊。主食也就免了,喝了5块钱一瓶的崂啤及6块钱一瓶的青啤。那青啤的厂名字迹太迷你,戴了老花镜我也看不出究竟是不是五厂的产品。我与店家套了山东老乡、妻子与老板娘套了东北老乡,我俩又没被宰。

回宾馆的路上我问:“究竟哪个啤酒好喝?”

“都不错,但还是青啤口感略佳。”妻子给出定论。

“连不喝酒的您老人家都品出差异来了?”我胡她的调:“毕竟青啤还贵了1块钱么!”

当然我还要强调,大海的味道不仅仅在于吃,还在于……

猜你喜欢

  • 阿P的身份证

    阿P为了照顾在农村的父母,主动“上山下乡”,并把户口迁回了老家,顺便办了新的身份证。过了三个月,阿P到派出所领取新的身份证,一看,真是哭笑不得:自己是1974年生的,身份证上却写的是1944年,足足提前了30年。他质问办事员:“你看我像70

  • 吹泡的王八

    绿城区煤炭局办公室主任吴小军调到市委综合科任科长后,办公室主任的位子就一直空缺着。办公室六个人中,最有希望填补这一空缺的当属素有局中“一支笔”称呼的王方信王秘书和素有“小诸葛”之称的局长司机孙发明。论素质、水平、人品,王秘书补缺当之无愧,但

  • 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张有一点神经衰弱,可楼上新搬来的一对小夫妻,一点儿也不自觉,经常吵架不说,一吵架还爱摔东西,老张被他们折腾得经常失眠,只要一听到他们在楼上发出各种声音,他的头就像炸开似的疼。这天,楼上又在摔东西,老张实在忍不住了,就跑到楼上去敲门。一个胖

  • 阿P旅游

    阿P和小兰决定,今年春节出去旅游。为此,他们特地找到一家旅行社咨询。这家旅行社名叫“冬天的回忆”,一见面,经理便热情地开始了宣传:“我们旅行社刚刚推出了一条新路线,林海雪原尽情游!智取威虎山知道吧?”见阿P点头,经理更来劲了:“我们这条路线

  • 听口号

    小涵是一家美发店的领班,为了提升店里的人气,每天要组织员工在店门口列队拍手,喊一些讨好顾客的口号。由于员工都是清一色的女孩子,刚开始时,众目睽睽之下都羞于开口,可随着小涵的不断鼓励,口号是喊得越发响亮了。这天,小涵看到有个围观的男人听得入迷

  • 捞丈夫

    一天,有个女裁缝在河边缝衣服,不小心把顶针掉进了河里,她急得哭了起来。这时,上帝出现了,问:“孩子,你为什么哭?”女裁缝告诉上帝,她需要顶针来干活挣钱补贴家用。上帝听了,从河里捞起一枚镶着蓝宝石的金顶针,问:“这是你的顶针吗?”女裁缝说不是

  • 遭遇彩迷

    这个大陈是个彩迷,早就到市里打工了,咋会落得身无分文的地步呢?看来是他把钱都买彩票了吧。回宿舍的路上,我感到肚子饿了,便到一家小吃店要了两块钱的素面填肚子。吃了一半我抬头擦汗时,忽然发现邻桌坐着大陈,正在狼吞虎咽地吃着4块钱一碗的排骨面呢!

  • 他也不知道

    大山深处有个小村庄,村里有个李大爷,从来没有吃过一片药,没打过一次针,一百多岁了仍能挑水砍柴。消息慢慢传出,好多人都想知道他健康的秘诀。记者小王闻讯赶来采访。岂料他走出没多远,就看到了一个“乡政府检查站”的大牌子,同时被一个汉子拦住,问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