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月亮的时间

月亮的时间

收录日期:2025-08-08 02:35:41  热度:10℃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时候的人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所谓此时,大家不一定看得到同一个月亮。好比这一刻的我与他,分别身处两个相距甚远的时区,还有什么事情是共同的呢?

我们以日月区分日夜,又用这两个天体的移动和变化去标记时间的流动和往复,太阳和月球因此不只是空间的坐标,还是一种时间的象征。可是属于太阳与属于月亮的时间却有截然不同的素质。

我们为太阳发明了日晷,但是我们可以用月晷去显现时辰的变化吗?中秋之夜,我在地上树起了一根棍子。不是蜡烛,不是火把,就只是一根平凡细小的棍子。它不发光,它的作用只是让光线投射出自己的影子。结果当然是失败的,月光的轮廓太过阴柔太过模糊,尽管今夜月圆。月亮以自己的圆缺指示时间,太阳不会。所以属于月亮的时间总让人静观、默想与回忆,在人和时间之间拉开了一道可以回旋进退的距离。因此看见月亮,我们会想起另一个人是否也和我一样,看着同样的光景;但是对着太阳,我们就没有这点余裕了。

我曾自问,我之所以忘不了他,是不是因为我们还在同一个城市。我们不再联络,不再同桌,不再同车,我们失去了所有可以用得上共同去形容的东西;可是我至少知道我们还在同一个城市。假如他回到他自己的城市,我还可以凭什么依据去连起两个人呢?如此稀薄又如此可怜的联系。难道真的是可共此时的明月?

现在他真的离开了,而且我实验月晷的时候,它应该正在明媚的日光底下散步湖滨,我们被分别放置在两个不同的时区,分别归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时间质素。我还能凭什么去盼望他记得,记得在异地为我带回一片树叶?没有。

猜你喜欢

  • 齿亡舌存

    相传老子的恩师叫常楸。有一年,常楸老了快病死了,老子赶去探望。老子扶着常楸的手问:“先生怕快要归天了,有没有遗教可以告诉学生呢”常楸缓缓回答:“你就是不问,我也要告诉你的。”他歇了口气问:“经过故乡要下车,你知道吗”“知道了,”老子回答,“

  • 安知鱼乐

    战国时期,庄子是一个很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有一天,庄子和惠施二人外出散步,走到潦水的一座桥上。俯身向水里望去,庄子看见一条条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你看,鱼在里面游来游去,多么快乐!”惠施回答说:“真奇怪,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

  • 一叶障目

    楚国有个人家境破落,生活贫困。妻妾都劝他读书考取功名,但是他嫌读书太累,不想读;妻妾又劝他去地里干活,秋后丰收也可以用来赚钱,可是他又害怕辛苦,不去好好劳动,整天就躺在床上想着能发一笔横财。有一天,他闲来无事,就拿起一本叫《淮南子》的书看。

  • 偷金

    从前齐国有一个人,由于从小家里就很穷,所以整天想着能够得到一块金子。一天清早起来,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把衣服穿得整整齐齐,赶到集市上,看到一家金店,于是就走了进去,伸手拿了一块金子回头就跑。店里的老板见到他光天化日并且有很多人围观的

  • 囊萤和映雪

    晋朝的时候,有个穷书生名叫车胤,家贫买不起灯油,夜里读书,就捉萤火虫装在纱袋里照明。还有一个人名叫孙康,冬天常常站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读书。于是,这两个人苦学的名声被人们到处传颂,大家都把囊萤和映雪作为学习的典范。有一天,孙康去拜访车胤

  • 一鸣惊人

    春秋时期,楚国的储君也就是楚庄王在登基后,为了观察朝野的动态,也为了让别国对他放松警惕,当政三年以来,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朝廷百官都为楚国的前途担忧。楚庄王不理政务,每天不是出宫打猎游玩,就是在后宫里和妃子们喝酒取

  • 所树非人

    春秋时期,魏文侯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叫子质的人因为做官犯了罪,文侯罚他永世不得踏入魏国半步。于是,他不得不离开魏国北上谋生,辗转来到了赵国。他进见赵简子并说:“我算是看明白了,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对别人施恩德了。”简子说:“为什么呢”子质愤愤不

  • 守株待兔

    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个农民,以种田为生。有一天,他下地干活,阳光太强烈,不一会的工夫就大汗淋漓,于是就靠在田里的一棵大树下乘凉、休息。可能是干活太累了,没一会的工夫他就进入了梦乡。等他醒来准备再次到田里耕作时,突然看见一只兔子飞快地跑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