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灯心草

灯心草

收录日期:2025-08-08 09:36:29  热度:9℃

那年我病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不过晚上有些低烧,有些噩梦,有些盗汗,有些惊悸。白天什么都好,只是偶尔暗咳几声。

母亲要煮一碗灯心草水给我喝。母亲说喝一碗灯心草水就会好了。

我马上告诉母亲,我知道什么地方长有灯心草。说着一溜烟跑了出去。瑶村谁家的废园里长有灯心草,谁家的屋后沟也长有灯心草,我真的清楚得很。

灯心草一蔸蔸长在那里,像一支支倒立的拂尘。灯心草的每一根草都是通圆碧青的,又有很强的韧性。瑶村的孩子们喜欢把它织成辫子,然后拿着一根根碧青的辫子,在头顶挥舞,村前村后地追赶,把宁静的村庄弄得鸡飞狗跳。

没一会儿,我就扯了几蔸灯心草回家。母亲要我去洗一下。我又应声而出。等我洗净灯心草回家,母亲已在火膛上架好了药罐。

点燃火,把灯心草投入罐中。一切准备就绪。然后我支着下巴,守着笑嘻嘻的燃火,把药罐上的盖子煮得一下下微微扑动。喘着气,仿佛里面盖住了什么活物似的。母亲揭开药盖,小心地吹着溢上来的药泡。我闻着药香,看着母亲细腻的动作,心里有种好幸福的滋味。

我看一眼火光映照下的母亲,又一眼,再一眼。心里的幸福感就增加了些。母亲没有发觉,她在全神贯注地望着药罐。

把灯心草水从药罐里倒出来,刚好一小碗。母亲舒展地笑了,这是她的拿手活儿。母亲熬药往往看得特准,想熬多少就是多少,一点也不会多余。父亲,还有我与小妹这方面的技艺就差远了。

也是在这时,我才记起灯心草水不那么好喝。苦、涩、麻,种种滋味都有。

我趁母亲不注意,一溜烟跑了出去,并且一整天不再回家。母亲屋前屋后地喊我,我只当没听见。等到黄昏,我偷偷地跑回家,将药汤泼了。然后得意洋洋地去找母亲。母亲这时再要我喝药,药已经没有了。母亲气得扬起巴掌,可终究打不下来。她长长地叹一口气,咒道:让你去死,我再不管你了。

但我没死,过了几个晚上,我以上所有的症状都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现在想来,整个童年,我不知泼掉了多少碗母亲悉心熬好的汤药。我只是觉得好玩,到现在都没有认真后悔过。

长大后,我也不知多少次拂却了母亲以她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的关心,我总以为那是多余而可笑的。但我分明错了。文章写到这里,有一种很深的悔意,细细泛上心头。

我一直想对母亲说,童年时的那些药汤虽然泼了,但熬药过程却一直温暖我的心头。药的气息也注入我的心田。而后来母亲的关心虽然每每被我拒绝,但转过身来,我的眼眶分明是湿润的。

我希望母亲能知道这些,要不然,她该有多伤心。

猜你喜欢

  • 斯大林的模样

    俄罗斯音乐巨人季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在回忆录《见证》里说:“我见过斯大林,也和他谈过话。我没尿过裤子。也没见他有什么魔力。他是个貌不惊人的普通人,又矮又胖,头发略带红色,满脸的麻子,右手明显比左手瘦小,他总是藏着右手。他的相貌与无数画像上的

  • 鲁迅醉酒

    许多年前我说过:“一个会喝酒的男人,如果他没有醉酒的历史,我不跟他做朋友。”我当时认为,会喝酒而从不醉酒并非一定是酒量过人,只是这样的男人城府太深,对谁都不信任,时时藏着掖着,真比“横眉冷对”的鲁迅先生还警觉。对这种人最好敬而远之,免得被算

  • 底线

    一次,一位在江南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很快要上市了。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不断技术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我笑道:“我的一位

  • 所有绝境都必藏生路

    他诞生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桑顿乔森林地区的一块贫瘠的土地上。他的出生,似乎就意味着要尝遍世间的悲苦与辛酸。3岁丧母,7岁丧父,童年的笑声还不曾透出他的咽喉,他便成了举目无亲、孤苦伶仃的孩子。命运将所有的不幸都压在他柔弱的肩膀上。为了生存,他

  • 只做自己懂的事

    赵本山说,他就是一个表演二人转的民间艺人。这话不假,在未成名前,他是靠表演二人转为生的。那时候的二人转,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就在这种情况下,赵本山开起了他的“本山传媒”,主要经营项目就是表演二人转。刚开始,公司一直亏损,赵本山想了很多改善方法

  • 毛泽东妙说“求同存异”

    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独领风骚的书法家和诗人,更是一位才华横溢、前无古人、无与伦比的语言大师,其语言风格幽默风趣,在阐释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妙用比喻,信手拈来,一语双关,举重若轻,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1962年6月,阿尔巴

  • 有根的“韭菜”割不死

    “啪啪”是一款“图片+声音”的移动互联网小应用。它不仅操作简单:即便是老人和小孩都能上手即来而且还特别有趣:可以为照片配音、唱歌甚至跟家人及朋友互动。刚上线没几天,便高居苹果商店社交应用首位。这个项目的开发者便是有互联网老兵之称的许朝军。每

  • 韩寒和郭敬明的列传

    韩寒者,沪上才俊也。公元一九九九年,韩寒以《杯中窥人》角逐首届新概念,大胜之,取甲等,引起轰动,以叛逆闻于江湖。后一年,《三重门》出,继而七功课未及格,留级退学,众皆哗然。然韩寒志在天下,笔耕不辍,后十年,以文章与赛车名满天下。郭敬明者,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