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千万别给我涨工资

千万别给我涨工资

收录日期:2025-08-08 10:52:02  热度:9℃

千万别给我涨工资

局里的门卫换了一茬又一茬,进来的人全都跟局领导沾亲带故的。现在的门卫老张是前任胡局长手上进来的,干门卫已有三四年了。老张是名下岗职工,因还不到退休年龄,所以不能领取劳保资金,没办法只好托关系找了门卫这个差事,拿点临时工资养家糊口。

年初,胡局长退居二线,新任贾局长继任。贾局长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地精简人员,并信誓旦旦地保证提高干部职工待遇。贾局长的这一举措,赢得了全局上上下下一片赞扬之声,所有的干部职工无不欢呼雀跃,认为贾局长是一位以人为本的好领导。

贾局长上任不久,首先拿庞大的临时人员开刀,通过清理、买断、补偿等一系列措施,清退一大批临时人员,但仍保留着司机、门卫、炊事员这些必不可少的岗位临时人员。老张因为是门卫,因此自然而然地列入“受保护”对象,依然干着吃力不讨好的门卫工作。

富余临时人员清退后,接下来就是增加干部职工待遇了。这天下班临出门,贾局长一改往日的严肃样,笑容可掬地对门卫老张说:“刚才局里研究了,准备给你涨工资呢,你可要请客啊!”老张头一听,短短的发愣之后,一连串地问:“真的假的?是真的吗?”

贾局长丝毫没有注意老张头的表情,以为他听说涨工资肯定会高兴得跳起来,见老张一副质疑的口吻,便认为他高兴得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堂堂一局之长会骗你?“看你高兴的,一听涨钱,就高兴成这样。”贾局长边笑边走说,“不要光顾高兴,要请客啊。”

吃过晚饭,贾局长正在看《新闻联播》,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竟是老张头,手里提着一大堆东西。“看你,这是做什么?”贾局长忙把两手提着一大堆东西的老张头让进来,“涨工资是局里的决定,你弄这个干啥?不用谢我!”贾局长还以为老张头来感谢他呢。

老张头放下礼品,双手搁在双腿上,小心翼翼地坐在沙发上,欲言又止:“我,我是想……”贾局长没等老张头把话说完,便打断他:“啥也别想了,来,咱俩喝一壶,一会儿你再把礼品带走。”说着,贾局长就喊正在厨房忙碌的老婆,让她赶忙准备几个下酒菜。

老张头一边推辞,一边说道:“我不是谢你,我是求你来了。”老张头苦笑着说,“求你给局里说说,千万别给我涨工资,好吗?”贾局长一听,觉得这事挺稀罕,这等好事儿,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呀!贾局长还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什么,你不想涨?”

老张道出心中苦衷:“是啊,就是因为工资低,我才能在这干,钱多了,就不会轮到我了。食堂的李师傅涨工资没几天,就换了马副局长的二叔;打扫卫生的老黄涨了,换成了赵副局长的姨夫;开车的刘师傅涨了,换成了孙局长的外甥;我要是涨了,是不是又要换人了?”

贾局长一听,觉得事情有些蹊跷:这老张头平时看上去有些傻不拉叽的,没想到他鬼点子还蛮多,信息掌握得准,还有点贼精呢。贾局长听完老张头的心里话后,心里猛然一惊,随即仍摆出一副“心地无私天地宽”的样子,反问道:“这事儿你听谁说的?”

老张头没有正面回答贾局长的问话,只是不住地央求道:“求你给局里说说,别涨了,让我在这干吧。我一家老小全靠我这点工资呢。”老张头接着又说,“不行的话,哪怕再减点也成。”此时贾局长一脸的不自在,心里想:“难道我四舅要来的事他知道?”

猜你喜欢

  • 莎士比亚的那些糗事

    莎士比亚在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夏洛克的形象,是莎士比亚喜剧的巅峰。可惜,生活中莎士比亚自己后来也沦为金钱的“奴隶”。他像夏洛克一样放起了“高利贷”,后来,他经常将那些还不起债的借钱人送上法庭。莎士比

  • 赫鲁晓夫的“恶作剧”

    1956年4月,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布尔加宁对英国进行了首次访问。两位领导人是乘坐当时苏联海军最现代化的舰艇“奥尔忠尼启则”号巡洋舰抵达英国的。笔者作为随行记者目睹了后来所发生的一切。4月18日,“奥尔忠尼启则”号巡洋舰顺利抵达英国朴次茅斯

  • 悬在天边的钻链,谁是查韦斯一生最爱的女人

    2013年3月5日,委内瑞拉总统乌戈·查韦斯因癌症去世,消息立刻轰动了全世界。身为玻利瓦尔革命的领导人,这个在支持者眼中的“反美斗士”和“平民总统”,在反对者和西方国家眼中的“独裁者”终于放下一切走了。他的人生经历,情史八卦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 卡塔尔王妃,全球最会赚钱的女人

    为王室赚钱1977年夏,位于亚洲最西南端的小国卡塔尔,正在举行一场王室婚礼。新娘叫谢赫·莫扎,18岁,是卡塔尔大学社会学系的一名平民大学生。她有着如雕塑般的面孔,沙漏型的性感身材。婚礼十分盛大,可莫扎忧郁而愤懑。莫扎并非不爱丈夫,嫁给王储哈

  • 美国总统的“穷亲戚”

    9月1日,白宫发言人杰伊·卡尼在记者会上,首次对总统奥巴马的叔叔奥扬戈·奥巴马醉驾被捕以及非法移民身份被曝光做出回应:“白宫期待此案将像其他非法移民案件一样处理。”事实上,奥巴马出生于一个关系网十分庞杂的平民家庭,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散落着一

  • “弄斧”也要找高手

    德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沃尔夫因成功发明一种从熔炼废渣中回收铁的方法而誉满欧洲。不少爱好物理和化学的年轻人,都甘愿当他的学生。一次,沃尔夫的一名弟子罗蒙诺索夫在权威学术杂志《德国科学》上发表了一篇化学论文。在文中,这名“狂妄”的学生,竟然点名批

  • 12岁开始研究相对论

    雅各布·巴内特(Jacob Barnett)喜欢坐在起居室的一角,在一块白板和落地窗前涂涂画画,那些涂画并不是一个12岁男孩的幻想,而是围绕现代物理学中许多难题的演算。记者、著名物理学教授蜂拥而至,人们沉浸在发现天才的狂喜中,但雅各布从不理

  • 凯恩斯的手

    没过几天,战火就蔓延开来。财政部长看到凯恩斯呈上去的那份硬币支付问题备忘录之后说:“凯恩斯是什么人?”旁边的人告诉他说,凯恩斯在剑桥教书,懂得不少经济学。部长说:“为什么要找外人来出主意?”可是,财政部长还是细读了那份备忘录,并且吸收了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