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植树与当官

植树与当官

收录日期:2025-08-08 05:16:49  热度:12℃

有个叫作郭橐(tuo)驼的人,是专门帮人家种树的。他植树的本领特别高强,经由他手栽种的树,全都成活了下来,还长得枝繁叶茂,结的果实也又多又早,他的同行们无论想什么办法总是比不过他

于是大家就恳求郭橐驼介绍一下他植树的经验:“请您侃侃您的植树经,教教我们吧!”

郭橐驼想了想,就回答大伙儿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诀窍,我只是随树木自己的生长规律让它发展而已。一般说来呢,移植树木的时候,要注意四个方面:树根要舒展开来;培土要尽量均匀;原上不能去掉,要保存下来;筑土则要紧密。照这样做了以后,就不用再老记挂着它、经常去动它,只管离开就可以了。总而言之,栽培树木时要像照顾婴儿一般精心,栽好以后要置之不理。只有这样,树木的生长规律才不会受到破坏,它的本来习性也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别的种树人,则有两种错误的做法。一种是栽种时不够精心,使树根得不到充分的伸展,原土全被丢弃,换成了生土,培土也不匀,不是多了就是少了,树自然长不好。还有一种正相反,对树爱护得太过分了。种下树以后,早晨去看看,晚上又去摸一下,刚走开又不放心地回头去料理一番,甚至用指甲把树皮掐破来看树是活的还是死的,还用手去摇动树根看土是松了还是紧了。这样弄得树一天比一天虚弱。原本是怀着爱它的心思,其实却是害了它啊,这和对它照顾不周也没多大区别,树也还是长不好。”

请教郭橐驼的人又问他说:“依您的看法,种树的道理和当官治民有相通的地方吗?”

郭橐驼说:“我只懂得怎么种树,可不会当官治民。不过我住在乡间,看到老爷们总是喜欢对老百姓发号施令,似乎是很爱惜人民,动不动就派人督促百姓们耕种啦、收割啦、抽丝啦、织布啦,还有养鸡养猪什么的。今天打鼓叫人家集合,明天敲梆子叫人家聚拢,百姓们穷于应付,疲于招待,连吃饭的时间都快没有了,还怎么有精力去搞好生产呢?这样看起来,当官治民也确实和栽种树木有很多相类似的地方啊!”

植树经和当官治民的原则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不仅要从外部尽量维护事物,更重要的,还是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啊!


猜你喜欢

  • 杞人忧天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杞国有一个人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莫名其妙。有一天,吃过晚饭以后,他坐在藤椅上乘凉,仰望天空,繁星点点,美丽极了。他想:天上是什么样子呢?我要是能看一看,该多好啊!突然一个念头在脑中闪

  • 南辕北辙

    战国时期,有一个魏国人要出使楚国。楚国在魏国的南面,这个人应该向南走,可是他却让他的车夫赶着车向北行驶。路上,他遇到一位朋友,朋友问他:“你到哪里去?”他回答说:“我要到楚国去。”朋友十分惊讶,忙提醒他说:“你真的要去楚国吗?楚国在魏国的南

  • 矮子看戏

    古时候有个小镇,镇上有个小矮人,身高不足三尺,他特别喜欢凑热闹。一天,他在街上闲逛,忽然听到一阵锣鼓声传来,心想:“真热闹,是干什么的?去瞧一瞧!”他顺着声音找去,只见不远处聚集着一群人,不知道里面在干什么,他急忙跑过去看个究竟。小矮人试图

  • 至死不悟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临江之麋》。说临江有一种鹿叫麋鹿,又叫驼鹿,它们长得十分招人喜欢。 一天,有一个猎人捕到一只小麋鹿,非常高兴,把它带回家养起来。由于它很小,猎人很细心地照顾它,喂它好的草料、清凉的泉水。猎人家里养了一只小

  • 庖丁解牛

    一天,一庖丁在街头的肉案上解牛,就是把一头去了皮的牛分割成许多小块儿。只见那个庖丁技术十分高超,几刀就把一头整牛分解成几大块,又几刀把几大块牛肉分解成了一堆小块肉。这时,梁惠王从此经过,见到解牛经过十分诧异, 不禁赞叹说:“手法太妙了!真是

  • 乌鸦和狐狸

    乌鸦和狐狸是邻居,它们一个在树杈上搭巢,一个住在树根部的树洞里,平时各忙各的,从不往来。一天,天气很好,乌鸦一大早就出去找食物。今天运气不错,它在路边寻到一块肉。于是,它很满足地飞回来,站在树枝上,准备饱餐一顿。这时,狐狸也起床了。“咕噜噜

  • 我不喜欢臭老鼠

    战国时代,庄子和惠施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问题,交换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有一次,惠施做了魏国的宰相,庄子知道了,就想到魏国去拜访这位老朋友,向他表示祝贺。魏国一些喜欢背地里说别人坏话的人就对惠施说:“庄子这次来我们魏国,可能别有企图。他

  • 三人成虎

    战国时代,魏国的太子被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跟随着一起去的人员中包括魏国有名的忠臣庞恭。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要是现在有个人跑来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当然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