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张骞通西域

张骞通西域

收录日期:2025-08-07 02:25:41  热度:13℃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汉武帝想,月氏既然在匈奴西边。汉朝如果能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这不是等于切断了匈奴的右胳膊吗?

于是,他下了一道诏书,征求能干的人到月氏去联络。当时,谁也不知道月氏国在哪儿,也不知道有多远。要担负这个任务,可得有很大的勇气。

有个年青的郎中(官名)张骞(音qiān),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首先应征。有他一带头,别的人胆子也大了,有一百名勇士应了征。有个在长安的匈奴族人叫堂邑父,也愿意跟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就派张骞带着一百多个人出发去找月氏。但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他们小心地走了几天,还是被匈奴兵发现围住了,全都做了俘虏。

匈奴人没有杀他们,只是派人把他们分散开来管住,只有堂邑父跟张骞住在一起,一住就是十多年。

日子久了,匈奴对他们管得不那么严。张骞跟堂邑父商量了一下,瞅匈奴人不防备,骑上两匹快马逃了。

他们一直向西跑了几十天,吃尽苦头,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闯进了另一个国家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

大宛和匈奴是近邻,当地人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交谈起来很方便。他们见了大宛王,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个富饶强盛的大国,这回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很欢迎他们,并且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大月氏国王听了张骞的话,不感兴趣,但是因为张骞是个汉朝的使者,也很有礼貌地接待他。

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看到了许多从未见到过的东西。但是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在外面足足过了十三年才回来。汉武帝认为他立了大功,封他做太中大夫。

张骞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他说:“我在大夏看见邛山(在今四川省,邛音qióng)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当地的人说这些东西是商人从天竺(就是现在的印度)贩来的。”他认为既然天竺可以买到蜀地的东西,一定离开蜀地不远。

汉武帝就派张骞为使者,带着礼物从蜀地出发,去结交天竺。张骞把人马分为四队,分头去找天竺。四路人马各走了两千里地,都没有找到。有的被当地的部族打回来了。

往南走的一队人马到了昆明,也给挡住了。汉朝的使者绕过昆明,到了滇越(在今云南东部)。滇越国王的上代原是楚国人,已经有好几代跟中原隔绝了。他愿意帮助张骞找道去天竺,可是昆明在中间挡住,没能过去。

张骞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他虽然没有找到天竺,但是结交了一个一直没有联系过的滇越,也很满意。

到了卫青、霍去病消灭了匈奴兵主力,匈奴逃往大沙漠北面以后,西域一带许多国家看到匈奴失了势,都不愿意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和他的几个副手,拿着汉朝的旌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带着一万多头牛羊和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礼物去结交西域。

张骞到了乌孙(在新疆境内),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送了他一份厚礼,建议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乌孙王只知道汉朝离乌孙很远,可不知道汉朝的兵力有多少强。他想得到汉朝的帮助,又不敢得罪匈奴,因此乌孙君臣对共同对付匈奴这件事商议了几天,还是决定不下来。

张骞恐怕耽误日子,打发他的副手们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大月氏、于阗(在今新疆和田一带,阗音tián)等国。

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

这许多副手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先送张骞回到长安,他派了几十个人跟张骞一起到长安参观,还带了几十匹高头大马送给汉朝。

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了乌孙王送的大马,格外优待乌孙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张骞派到西域各国去的副手也陆续回到长安。副手们把到过的地方合起一算,总共到过三十六国。

打那以后,汉武帝每年都派使节去访问西域各国,汉朝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交往。西域派来的使节和商人也络绎不绝。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过西域运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后来人们把这条路线称作“丝绸之路”。

猜你喜欢

  • 梦想是一种柔韧的倔强

    这个男孩子,在最后的时刻,亲口向我表白了对我的爱慕,但我却不能给他一个后知后觉以后的明确答复。这样的遗憾,成为我青春里最坚韧的部分。 荆纯:典型的双鱼座,总喜欢不切实际的幻想。终有一天忽然发现这些幻想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可以拿来编故事;于是

  • 辛柏青和朱媛媛:破译淡泊婚姻的“幸福密码

    因为怀孕,朱媛媛推辞了《潜伏》剧组的邀请,放弃女主角,更错失了一次事业攀上又一个高峰的机会。朱媛媛曾经为此情绪低落,但在丈夫辛柏青的细心关怀下,朱媛媛找到了生活中属于她的幸福密码 产后复出,朱媛媛极其坦然,又带着几分调侃地表示道:如果当初

  • 村里有个女人叫小芳

    刚子一进村就听到了风言风语,那个叫小芳的寡妇想再嫁,可是条件却很离谱。 刚子知道小芳是工友强子的媳妇。两年前,他和强子在一起建楼,都是钢筋工。高高的楼外沿是保险网,他们踩在架子上扎钢筋。那时的强子是幸福的,有个如花似玉的娇妻,还有个乖巧的

  • 李春波抑郁归来,爱让未来不孤单

    20年前,李春波以《小芳》红遍大江南北,然而,在事业最鼎盛时期,他却突然从乐坛消失20年。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 2014年10月15日,本刊记者在北京朝阳公园的咖啡馆,采访了刚从湖北利川演出归来的李春波。 人生低谷,民谣教父深陷抑

  • 爱的谎言

    多年前,杜梅就和丈夫离异,含辛茹苦独自带大儿子。儿子也很争气,十足是众人眼里的励志模范,靠自己努力考上全国有名的重点大学,又拿全额奖学金出国读研,还长得很帅,给他一匹马,一套骑士服,就是现实版的白马王子。 我出国读书就是希望能给妈妈一个好

  • 爱的谎言

    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一个谎。 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

  • 双胞胎硕士感恩继母:妈妈您只少孕育了我们

    襁褓中双胞胎重获母爱 1989年夏天,向阳的妻子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向阳给大的一个孩子取名为向威,另一个取名为向武。 向阳庆幸妻子有惊无险地挺过了分娩这一关。夜幕降临时,他让亲友们回去休息,自己留下陪护在妻子病床前。可没过多久,

  • 我的“傻子”母亲

    为了寻亲而远行 2006年的夏天,我去了贵州。那一次远行,对我意义重大。爸妈对我一直很好,可因为一次车祸,我发现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双重打击之下,一度萎靡。爸妈不得不把一个小盒子给我,里面装着我的胎发和写着我亲生母亲的名字和地址的一张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