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没有画的地方也要钱

没有画的地方也要钱

收录日期:2025-08-08 06:02:27  热度:10℃

没有画的地方也要钱

作者:黄永玉

人家问我为什么有那么多同班同学,初中三年总共六学期,我留了五次级,150个老同学总是有的。几十年后,回到厦门,集美大学的老同学聚在一起,有时也开玩笑地帮我计算老同学的名字,现在在哪里,当什么大医师、院长、教授、将领……

“书读成这副样子!留这么多级!你每回还有脸借这么多书,不觉羞耻?”这是管图书出纳的婶娘骂我的话。

有时她干脆就说:“不准借!”

留那么多级还借那么多课外书,羞不羞耻?唔!不要紧的!

我只是烦!那些数、理、化、英课本让我烦!不借书给我也烦!有没有脸借书这句话我至今觉得好笑,借书还要脸吗?

我的第一篇文学“著作”是70年前四五岁时写在故乡老家新房子的窗板上的,全文是:“我们在家里,大家都有事做。”旁边还画了几个京剧脸谱。

“稿费”很丰富,挨了一顿痛打。

世上多的是这号人:放下前头好景致不看,干脆转过身来,一肚子气,总认为过去的都好,如此的耽误时光,空耗了力气,靠回忆过日子,苦瓜当饭,黄连煮汤,以为是天下第一味道。

世上写历史的永远是两个人。比如,秦始皇写一部,孟姜女写另一部。

我的经验是,碰到任何困难都要赶快往前走,不要欣赏摔倒的那个坑。

对社会要世故,对生活对自己当然要孩子气。

卡夫卡说要客观看待自己的痛苦,要有节制。

那年我在意大利开画展。我画了一幅六尺的兰花,几枝兰花叶子,比较抽象。意大利人很喜欢。有人问这张画卖多少钱,我告诉他,中国的办法是一尺多少钱,他就说,没有画的地方也要钱?我说,那就把没画的地方剪掉,光买画过的!

猜你喜欢

  • 莫言成名前不为人知的故事

    1955年,莫言出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个偏僻小村落里。村里有习俗,产妇分娩时,身子下面垫着一层浮土,婴儿呱呱坠地时,就落在那层浮土上,应和“万物土中生”的道理。浮土是父亲从大街上扫回来的,它是莫父与这个世界交流的第一种物质,混同着浮土里牛羊粪

  • 程门立雪的故事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

  • 追求目标越来越高的高尔基

    1873年,高尔基的父亲因霍乱突然去世。当时高尔基只有5岁,他跟随母亲寄居到开染坊的外祖父家里,不久,母亲又离开了人世。那时,外祖父的家业濒临破产,实在无力供他继续上学。外祖父不得不对他说:“好吧,宝贝,你不是—枚勋章,我的脖子上没有你的地

  • 沈从文曲折的一生

    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

  • 孙中山追打儿子

    1923年的一天,孙中山命令胡汉民以大元帅的名义发出手令,到广州市政厅提款20万元,作为军饷发给滇、桂军,让他们出发攻取惠州的陈炯明。那天早晨,胡汉民让孙中山的侍卫副官张猛亲持手令到市政厅提款。张猛8时半赶到市政厅,一直等到11时正,才见市

  • 李嘉诚塑胶花大王

    李嘉诚经过几年生活磨砺之后,逐渐成熟了起来。干推销工作的这段时间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便毕竟只是一名高级"打工仔",而他所管理的塑胶企业、塑胶公司的财产毕竟是董事长的,失败的最终承担者也只有董事长本人。企业的成败都与李嘉诚的关系不大,这使十分

  • 李嘉诚辛酸的童年

    李嘉诚的祖先原为中原人士,因灾荒而南迁至福建莆田。后又因战火连绵不断而由世祖李明山带领全家迁至粤东潮州府海阳县,定居于潮州城内北门面线巷。从此李氏家庭同大批因战乱而南迁的中原人一起成了潮州各部落、各家族中的一支。李氏家庭可以说是书香世家。李

  • 郑秀文:女人最大的功课是学会爱自己

    在许多人眼里,郑秀文是一个神话。但是她自己说:“回头再看我过去的路,我觉得我更像一个笑话。现在,我不想做神话或笑话了,我要快乐地做我自己。”曾经一点都不爱自己,只爱那个“第一”是因为和许志安再度复合给了她无限力量,还是因为“消失”多年后,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