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感悟人文

感悟人文

收录日期:2025-08-08 01:33:27  热度:8℃

“人文”是什么?即便读过书的人,恐怕也未必说得清楚。

据说,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竟用了3个星期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为了说明“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着外交部的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飘着雨,前边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断地从后窗看着我们的车。车轮滚起的尘土扑向我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我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下来了,下来一位先生,对我们的司机嘀咕了几句,然后回到车上,把车靠边,让我们先过。我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告诉我:“他说:‘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边,这不公平。’他还说,‘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就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

异国的侄儿也给我讲过另一个故事:一次周末休闲,他随一位在澳大利亚生活多年的台湾同胞去悉尼近海捞捕鱼虾。每撒下一网都有收获,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位同胞总要挑拣一番,然后将剩下的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我侄儿不解地问,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那位同胞平静地回答道:“在澳大利亚,每个去海里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法规规定尺寸的魚虾才可以捕捞。”我侄儿道:“远在公海,谁也不管你啊。”那位同胞淡淡一笑道:“处久了你就知道,在这里,不是什么都非得要别人来提醒,来督促。”

两则故事,生动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文”。“人文”其实并不玄乎,它就是“文化”,就是我们常言的“素质”,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养成,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承认约束的自由,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诚如梁晓声所说,在高层面,它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最朴素的层面,人文就在我们的寻常生活里,就在我们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我们人性的质地中,就在我们心灵的细胞中。

对照别人,看看我们自己,我想,感到羞愧的不应只是梁晓声。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得好:“文化可以立国。”我想,为国家更发达,社会更和谐,也为我们自己更自在,补经济课,补科技课,补法律意识课,都不错,但我们现在最需要补上的应该是人文这一课。

猜你喜欢

  • 郦道元撰写《水经注》

    郦道元(约公元648年-约公元730年),字幼安,号鹤林先生,唐代文学家、史学家,他在文学和史学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他所撰写的《水经注》是一部重要的地理学著作,对于我国地理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水经注》全书分成了己、甲、戍、戎四

  •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贾思勰,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人物,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和政治家。他以其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才智著称于世。而他与《齐民要术》之间的故事也成为了后来人们口中的佳话。《齐民要术》是贾思勰所著的一本关于农业的重要著作,它详细记录了种植

  • 高允实话实说

    高允,一个名字,意味着坚守真实、敢言敢为的人。他与众不同的特质,使他在朋友圈中倍受尊重和喜爱。高允是一个坦率的人,他以实话实说而著称。无论是私下的交谈还是公开的场合,他总是以真诚和直率的态度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使他赢得了朋友们的信任和支持。正

  • 周亚夫治军

    周亚夫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军事家,他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于世。他的治军之道及其遗产,对中国的军事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周亚夫生于公元307年,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年幼时,他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军事天赋。在成年之后,他开始

  • 高祖回家乡

    高祖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他在城市里生活了几十年,但始终无法忘记他的故乡。他的故乡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村庄,那里有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淳朴的人民。无论高祖多么忙碌,他的心总是牵挂着故乡。终于有一天,高祖决定回家乡看望亲人和朋友。他收拾行李,乘上了

  • 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是汉朝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才华出众,聪明智慧,被后世称为“智囊”。而韩信则是当时关中地区的一位知名将领,他用勇猛果断的战术征战沙场,被誉为“战神”。两人虽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显著的成就,但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月夜,

  • 密谋沙丘

    15162世纪,人类已经征服了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科技的进步让人类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与安宁。然而,在这个看似和谐的世界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密谋。这个密谋发源于沙丘,一个位于亚洲大陆边缘的地方。沙丘覆盖了数千平方公里的面积,高山与沙漠交

  • 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信陵君窃符救赵.秦昭襄王听到魏国和楚国发兵去救赵国,就派人去对魏安王说:邯郸早晚得给秦国打下来.谁要去救,我就先打谁!”魏安王吓得连忙派使者去追晋鄙,叫他在当地安营.晋鄙把魏国的十万兵马驻扎在邺城(今河北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