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少年刘邦为何不爱学习

少年刘邦为何不爱学习

收录日期:2025-08-07 19:58:49  热度:11℃

汉高祖刘邦早年是个泼皮无赖,这个世所公认,有案可稽。“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喝烂酒,睡寡妇,私生子,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刘太公拿这个浪荡的儿子也没一点办法,只能作恨铁不成钢之叹。同乡的卢绾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俩人的父亲交情深厚,到了读书识字的年龄,一块上学,很是要好。正因为这一层,卢绾的学业也跟着荒废掉了。“有吏事辟匿,卢绾常随出入上下。”刘邦一逃学犯事被公安追逃躲藏,卢绾随之也不见了人影。

刘邦的厌学淘气,本朝的《史记》和后代的《汉书》均白纸黑字记载,完全不当做是丢脸面的事。刘邦为何不爱学习呢?对此,日后登基做了天子的刘邦,有个冠冕堂皇的解释。在《手敕太子文》里,刘邦这样对他的儿子刘盈讲:“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爹我年少时遭逢乱世,正赶上秦王朝焚书坑儒,学习好、知识多成了一件对自己不利的事儿,所以我才特别高兴不必用功去读书学习。读书不仅无用,且会带来杀身之祸。

事实果真如此吗?

刘邦生于公元前256年,始皇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后者比前者只大三岁。秦始皇继承王位在公元前247年,十三岁,这时的刘邦十岁;公元前238年始皇亲政,二十岁,刘邦十七岁;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三十九岁,刘邦三十六岁。照此一看,刘邦所说的“乱世”,应当指的是秦兼并六国的战争,是长达十年的合纵连横战事影响了他的学习。但我们都知道,在这一时期,许多人正是加紧求学以求诸侯君王赏识而光宗耀祖,更不用提孔夫子早就有言:吾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官至秦丞相的李斯,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何谈读书无用?

“当秦禁学”就更离谱了。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的说法是“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汉景帝时的经学家孔安国讲:“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结合《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等,史家一致认为,秦的“焚书”,发生在始皇已经统一中国的公元前213年,“坑儒”则再后推一年,公元前212年。而这时的刘邦已经年届不惑,四十二三岁了。也就是说,即使秦的暴政确实对文化和文化人大加残害,那也距青春年少该求知问学的刘邦,八竿子打不着了,他荒废的求学大好时光,早就成为二十多年前的过去时。何来因“秦禁学”而我才不爱学?

我们再不妨以与刘邦同龄的汉丞相萧何为例,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萧何生于公元前257年,仅长刘邦一岁,与刘邦同是沛县丰邑老乡,生活在完全相同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史载,萧何勤奋好学,精通法令文书,早早就做了秦朝的公务员;由于其学问扎实,办事细心,曾经被秦中央派到泗水的考察组看中,提拔到郡里任职,后来又推荐他到首都咸阳的中央朝廷去做官,只不过因为萧何坚辞才作罢。假如真是像刘邦所说的“乱世”、“秦禁学”、“读书无益”,同龄的萧何知识从何而来?公职从何而来?

显然,尊为天子又为人父的刘邦,撒了个大谎。在儿子面前,他羞于提及自己年少轻狂不务正业的斑斑劣迹,为汉刘江山长远计,他又期望儿子好好读圣贤书,但生怕儿子问及他的学生时代,于是只好拿“乱世”、“禁学”作遮羞布,拿“读书无益”来为自己当年的痞子作风寻个借口。可惜的是把时间先后忽略了,所以闹了个大笑话。

其实,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资本后——政治的或经济的,大多不仅不会以年少时的顽劣为耻,反而会以之为荣的。刘邦虽然在儿子面前撒谎,但夺取天下的他,骨子里压根就没把自己当年的不爱学习当做糗事。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大汉新的首都长安,辉煌壮丽的未央宫正式落成,高祖刘邦大宴诸侯群臣,酒宴就摆在未央宫前殿。乐声一起,刘邦首先端起玉制酒杯,向他的老父亲太上皇刘太公祝寿,顺便问道:“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老爷子,当年你总说骂我是个无赖不学无术不务正业,老表扬我二哥刘仲,你说说,我现在所置的产业与二哥的比,哪个大哪个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臣子们都知道这是高祖在跟父亲开玩笑呢。

以事业论,刘邦当然是巨大的成功者,但单就读书求学说,好学与厌学,主因在其性子上的贪玩好动,不爱学习是肯定的,客观环境是次要的因素。孟轲若不学,其母搬十次家恐怕也没用!

猜你喜欢

  • 李白的妻子是谁?李白最爱的女人是谁?

    唐朝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世人赞誉为诗仙。李白在中国诗歌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李白的诗歌,不仅是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深受人喜爱与赞扬。本文不讲李白和他的诗歌,俗气一点来八卦一下他的生活。众所周知的大诗人,

  • 薛仁贵一生最大的败笔 大非川战役为何失败

    后人在说起大唐军队的时候,无不称赞有加。先进而杀伤力巨大的武器,多兵种相互配合,优秀的将领,造就了英武的军队。大唐军队的确很强,否则也不至于有大唐盛世。周遭小国尽皆臣服,梦入大唐,人人钦慕大唐风姿。再强的军队也有衰竭的一天,唐军并不是无所不

  • 世界上最早提出细菌战的人中行说 中行说结

    想必大家都知道霍去病吧,此人可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天才少年将军,若不是年纪轻轻就病逝了,他极有可能成为古代成就最高的第一名将!霍去病之所以会病死,跟一个叫做中行说的太监脱不了干系!汉文帝刘恒在位时期,匈奴的冒顿单于病逝,新单于稽粥继位,史称老

  • 陈圆圆有多美?她迷倒了多少人?

    陈圆圆这个名字,不知迷倒了多少男子,就连吴三桂、刘宗敏这样的人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到底有多美?陆次云是这样形容陈圆圆的美,他说: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冒辟疆则说:妇人以资质为主,色次之,碌碌双鬓,难其选也。慧心纨质,淡秀天然,平生

  • 如何评价康有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还记得历史教科书中的戊戌变法人康有为吗?今天我们就来揭开他的真面目。本来以为康有为就如同他的名字那样,是一个有为青年,谁知道事实转脸就甩来一个大耳刮子!关于康有为,最大的谎言就是他自己说的,他接受了光绪帝的衣带诏。光绪帝的确写过一个衣带诏,

  • 诸葛亮有几位子女 诸葛亮后代结局最好是谁

    挂有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发明家等等称号的诸葛亮,娶妻黄月英,留下三子一女(养子亲子以及传说中的子女加起来)。诸葛亮三子一女:养子诸葛乔、长子诸葛瞻、次子诸葛怀以及女儿诸葛果。这几位你们认识多少,又知道他们结局如何吗?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本来

  • 李白长子李伯禽简介 李伯擒后代结局如何?

    大诗人李白的名号,没听过的人应该没几个。因为自小读他诗的关系,大家对他都很熟悉。这样一位名人,对于爱历史的朋友来说,应该都曾了解过。李白什么时候出川,祖上是干什么的,他在长安饮酒赋诗,与杜甫、孟浩然相交等故事为人熟知。很多人熟悉李白本人,那

  • 卓文君为何选择司马相如为夫?两人爱情的考

    一曲《凤求凰》,于是有了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千古爱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流传后世,许多人为二人的爱情讴歌。但实际上两人身家相差很大,而司马相如后来还差点渣了卓文君。如果不是卓文君聪慧,那么这《凤求凰》的爱情故事可能会成为爱情悲剧。司马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