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故事>光的间隙

光的间隙

收录日期:2025-08-08 02:02:13  热度:8℃

你喜欢的作家有多久没有出新书了,他在上一部作品获奖后,销声匿迹了许久,也许他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才会写一部作品,那么在写作的间隙,他在做什么?对于作家写作以外生活的窥视,在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大概可以明了:教书、跑步、思考,构成写作的间隙。

因为一篇轰动报道而出名的记者,在成名前甚至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也许跑着日复一日琐碎平常的社会新闻,今天的新闻掩盖昨天的新闻,明天的新闻埋藏今天的新闻,他们的大部分文章被日常的平淡覆盖,唯有代表作被留下,在历史里闪着陈光。

我们常常被某位音乐家或作家的代表作吸引,于是绞尽脑汁找全他们各个时期的作品,待欣赏完却索然无味,才发现不过是徒劳一场。真正优秀的作品已经被历史大浪淘沙,逐渐被遗忘的平庸之作,散落在他们创作巅峰的间隙。

曾经在录播间外隔着玻璃看主播播音,也会在灯暗之后看主播摘了假发换下正装,顶着太阳跑琐碎的市民新闻,会看到她们卸妆之后的眼袋和雀斑,也会听到她们在办公室和同事们讨论教育孩子。工作和生活的两面,镁光灯下有多闪耀,灯暗之后就有多平淡。

这个世界价值观很多元,没有谁是唯一,舞台很大,选择很多,观众也健忘,有才华的人轮番上阵发表声音,各有各的支持和反对。旁观者看着媒体圈,绚烂精彩,每天都有新话题,那些谈论者似乎因为这个公共平台,天生被打上了一层光,然而,每一个发表声音的人评论家、学者、媒体人,并非时时刻刻被光照亮,他们的观点在光与光的间隙之间,随着阅历沉淀。

光的间隙,也许迷惘,然而迷惘期,也是思考期。

人生怎么可能永远高潮。学业职场的某个进步是高潮,而进步之后是更长时间的高原漫步,从高原再到顶峰,又要熬多少时光;酣畅淋漓的一次旅行是高潮,而旅行之前的准备和之后的回味,又充斥多少年月;不期而遇的短暂艳遇是高潮,而艳遇难有善终,若孤注一掷让艳遇有结果,那逃不了相识恋爱厌倦放弃的老套桥段。在一个个巅峰之间,是我们要学会与之友好相处的日常,是琐碎,是无趣,是平淡,是日复一日,是耐得住寂寞。

那天在复旦参加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国际政治讨论会,一群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巴黎政治学院的留学生们,四分之一时间谈美国法国大选欧洲政局走势,四分之三时间谈中国政治体制能否改革怎样改革有什么契机。一派唇枪舌剑后,在七月残阳里,在迎面热浪中,大家各自道别,回到会场之外的轨迹,每一个人继续自己原有的生活。

人生能做事的时候不多,不能做事的时候,就做人。

人生能跑起来的时候不多,原地踏步的时候,就走好每一步,看看身边的风景。

青春期的时候,爱看闪烁的光影。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留下一簇斑驳树影,光斑随风摇动,一闪一闪,甚是迷人。树叶间隙之处能透光,很多年后,才明白,光的间隙之处,是将光芒衬托得更明亮的暗影。

猜你喜欢

  • 毛毛虫的梦

    有一年的春天,一只毛毛虫正在草尖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忽然从远处飞来了一只蝴蝶,这只蝴蝶十分的漂亮,但最吸引人的还是它的那一双又美丽又迷人的翅膀,飞起来的时候,翅膀向两边张开,蝴蝶随风舞动漂亮极了,毛毛虫站在草尖上,双眼一直更随着蝴蝶的那双翅

  • 变化

    小张最近有些异常的变化,许多人都看出来了。他每天都很早就来到单位,提水、拖地、整理办公室,等同事全部到齐,办公室里已经整洁有序了。下午大家都走了,他还在办公室加班,迟迟不离开。几个老党员同志说,今年单位又来了一个入党名额,估计是不是小张他有

  • 狐狸之死

    大山脚下的村庄里,住着一户农家,男主人姓王,因为平时为人比较老实,大家都叫他王老实,今年他家养了一群鸡,大约有三十只左右,从十几天前,这群鸡每天都会给主人下二十多只鸡蛋,这可让他心里乐开了花,如果一直按照这个数量发展下去的话,到了年底就可以

  • 平安果

    今晚就是平安夜了,上午就有好多三年级的小朋友给我送平安果,他们都很喜欢我这个体育老师呢。平安果包装精美、色彩艳丽,里面的苹果品种各不一样,但是寓意都是相同,那就是祝愿大家平平安安。铃声响起,小朋友们都散去回了教室。一个小女孩急忙走到我身边说

  • 放长线钓大鱼

    黑头三是一个犯罪团伙的首领,干的是入室盗窃的勾当。本市近年来发生了数起举室皆空的失窃大案,都是他的大手笔。案子至今一例未破,警方为此伤透了脑筋。虽然怀疑是黑头三一伙所为,但拿不到切实的证据,警方也无可奈何。民众的不满和媒体的舆论越来越强烈,

  • 女人是老虎

    曾怀仁是个强盗,干的是专门打劫女人的勾当。据他的经验,打劫这事儿,无非是半夜吃桃子,捉到软的捏!打劫女人最容易,只要刀子一晃,再加上几句气势汹汹的恐吓话,女人们都会乖乖的就范,缴械投降。这晚,他用刀在城西一条昏暗的巷中逼住一位中年妇女,让她

  • 猪肺汤

    在冀中地区有个镇,叫李家镇,这个镇大约是在清同治年间设立的,这个镇虽名李家镇,但一镇之主绝非姓李之人,而是由朝廷任命,清政府灭亡后,就由北洋政府任命,现在这任命的活交给了蒋介石的民国政府。话说这李家镇有一家酒楼,名叫美味楼,老板都是一代一代

  • “抛夫弃子”的女人

    管师傅住我对门儿。他大约和我一样,家属不在同一个厂里,没有资格购买单位的福利房,只好自己攒钱买了商品楼。管师傅品性温厚,加之我女儿灵灵和他女儿姗姗同龄,又在一个学前班,形影相伴,情如姐妹,故两家堪称友邻。只是我没有见过管师娘。从搬来到现在,